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學習周易之前的基本認識(之一)

0.        源頭

話說在兩萬年前的某一天,伏羲大帝走在黃河岸邊散步,突然,從河中走出來一匹龍馬,身上被著許多黑白點點,伏羲將這些圖案記下來,這就是河圖。假如你問我龍馬是什麼動物?我自以為是鱷魚。又過了一萬許多年,有一天大禹王正在疏通黃河渠道,結果在洛水的水面看一隻散發五彩亮光的大烏龜,龜背上又有一堆黑白點點,大禹王將這圖案記錄下來,這就是洛書。幹麻說這些?因為河圖洛書就是八卦的本源,八卦的排列順序,就是遵從這河圖洛書





1.河圖

2.洛書

上面所講的故事,是咱老祖宗代代相傳的口述歷史,假如有人說,伏羲大帝是虛構的人物,因為沒有證據可以證明伏羲曾經存在,我以為這種人是完全否定中華文化,因為「伏羲」二字就是咱們老祖宗的統稱,是咱們生命共同的源頭,這代表咱們中華民族並不是從石頭縫中蹦出來的。伏羲大帝就是我們的祖先,我們都是伏羲的子孫,否定伏羲的存在,就好像否定自己是父母所生,不承認自己有父母,也唯有野蠻人會做這種喪心病狂的荒唐事情,咱們沒有必要與狂吠的野狗爭辯真理,但是卻必須在心中確立認同自己家族,認識自己文化的自覺。假如自己的能力不足夠,那麼就應該謹慎做事循規蹈矩,不要做出辱沒自己父母家族的醜事,假如能力足夠,就應該盡力去挖掘祖宗的苦心教誨,並且身體力行,將來為後代子孫豎立一個可以仿效學習的模範。也由於大部分的中華兒女都有這種體認,於是我們中華文化才得以淵遠流長。但是在今天二十一世紀初期,雖然學校普遍設立,文盲的人數減少了,但是我們的文化並沒有隨著教育普及而廣為流傳,反而更有被自己人消滅的危險,這種情況,政府難辭其咎啊!

現在我們不要扯遠了,假如不想讓自己的文化被消滅,那很簡單!也不需要大聲疾呼,不要辦募款餐會,只需要確實的把老祖宗的教誨搞清楚就好了,這也是我注解易經的初衷,希望各位能夠在沒有壓力的環境中,由自己自發性的去挖掘,由自己的腦子去判斷,到底咱們老祖宗是瘋言瘋語,還是真的金科玉律,都要自己去辨明。念完之後覺得有用,就把易經用在工作生活當中,若是念了一半覺得不切實際,那你就不要念了,也並不影響自己是中華兒女的身分。

乾鑿度曰:易者易也,變易也,不易也,管三成德,為道苞籥」在各位進入我的注文之前,有件事情要先說一下,有三個精神,一簡易、二變易、三不易。

「簡易」的意思是「這個的道理簡單容易懂」,乾鑿度說:「易者以言其德也易經的德行就是一個簡單而已。乾鑿度又說:「不煩不撓,淡泊不失,此其易也的道理並不複雜,是很平易近人的,用白話來說,就是「單純」,用俗話來說,則是「簡單」。如何的簡單?因為易經是在介紹天地運行的法則。天地又是如何運行的呢?地球繞著太陽公轉,月亮繞著地球公轉,地球自己又自轉,這就是的運行法則。而地球因為受到天的運行影響,於是地球上出現了白天與黑夜的變化,產生了春夏秋冬四季的交序,這就是的運行法則。以上我講的這些自然現象,有那一位不能理解?有誰不能接受?大家都懂,這不是很簡單嘛!日夜變化四季輪替,這是我們從小到大親眼所見親身所感,是絕對不會懷疑的事實,我們也可以相信,縱使再過一千年一萬年,這種輪替的現象,還是會出現在地球上。而易經就是從這種簡單的現象當中,告訴我們這些不肖子孫,要如何去學習天地的規律,並且善用這種自然變化,來達成我們想要成功的願望。如何學習天地規律?又如何去善用自然變化?這就是易經要教導我們的主題!我在此先做個小小小的舉例,那就是早睡早起身體好,晚睡晚起得癌症,追隨天地的規律,你就能活的長久健康,若是違反自然運行的法則,你就是跟自己過不去,等著接受病痛夭壽來折磨自己。這是不是很簡單呢!但是,說是這樣說,這麼顯著的現象,如此簡單的道理,明擺在我們眼前,卻沒有人去重視,更沒有人想去思考,以為這種現象叫做「科學」,沒啥麼好研究的,以為的道理未免也太簡單了,以至於一般人都輕忽了,以為自己懂了,反而更放肆隨便,更是做不到。這種因「簡單」而「輕忽」的行為態度,就導致的精神,離我們愈來愈遠。

易的第二個精神是「變易」,就是指萬像不固定,是無常態,由生到死,永不停止。這個變易的精神,就是明確的告訴我們,人類的未來是不固定的,是會變化的,絕對不是永遠固定的。今天的安定生活,明天可能會遭遇飢寒交迫;而今天的窮困潦倒,改天又可能會飛黃騰達。這種不固定的變化,就是變易的現象。但是,變易是如何發生的呢?這是由於人類自己的行為改變,就會導致生活環境也改變,而環境一旦改變,未來的際遇就一定產生變化,就會與今天不相同。舉例來說,我今天富足安定生活優渥,但是,我若是想不開,在自己家中放把火,那麼所有財產飛灰煙滅燒個精光,我明天就立刻無家可歸,甚至家破人亡,這種情況慘不慘?但是,這種慘況是誰造成的?是自己造成的,所以自己就是未來的決定者,我們未來的富裕安定,或是一事無成,甚至萬劫不復,都是取決於我今天的行為行動,是絕對不固定的。這個放火燒房子的例子,雖然太極端了點,常人是不會如此喪心病狂,但是,有些人每天多抽一支菸,多吃ㄧ口豬油,以為沒啥大不了,結果十年後就很有可能爆血管,這種結果,不能怪他人,完全都是自己找的,這就是變易的現象。

最後「不易」則是說萬物不會改變,這好像與「變易」有衝突,其實並沒有衝突!雖然你我生命有時盡,總歸會死亡,但是我們的子孫永遠存在,一直繁衍下去,這是物種不會消滅的意思,也代表現今世界不管是如何的胡作非為,人類的作為不管是如何的荒唐,宇宙之中還是有一個永遠不可動搖的真理存在,這個真理,絕對不會受到任何外力影響,絕對是經的起千錘百鍊,更是絕對的值得我們人類去尊從去信服。這個真理,就是易經的道理,是絕對的不易。以上這三個精神,我很簡易的說一下,若是認真討論,寫個十萬字跑不掉,但是在各位初學乍練的時候,不深入去談它,反而是念完易經之後,自己就有覺悟,也不需要我多解釋。

現在進入主題,有三個內容,一理、二象、三數。的數是由河圖洛書中產生,有了「數量」的概念之後再生「圖像形狀」。如此萬物的形體確定之後,就產生了彼此的互動,互動之後到底是互相幫助?還是相互競爭?我們應該如何行動才能生存下去?要如何行動才能使自己更安全更壯大?這就是的「義理」,這個義理也就是我所要表達的東西,而且我會非常清楚明白的說明解釋,讓各位知道的內容到底在表達什麼道理。而這個道理是由「象」「數」中衍生出來的,所以下面就要先為各位介紹象數的來源。

1.        易的數

河圖洛書出現的年代有很大的差距,但是到底差了多少年?沒人知道,因為上古時代沒有紀錄歷史的習慣,之所以沒紀錄,就是因為沒有戰爭。歷史所記錄的主要事件就是打仗,再來就是人殺人,又再來是有人死了才會被記上一筆。而上古時代對於生死這件事情看的很平淡,天天有人出生,又天天有人掛點,而且死後也沒有葬禮,因為還沒有發明「禮法」這種制度,死人的屍體就丟到河中放水流,或是掛在樹上任禽鳥來啄食。而紀錄歷史的工作必須有個重要關鍵,那就是文字,伏羲大帝之前還沒有文字,從伏羲開始,發明了兩種記號,一個是圓圈(代表陽),另一個是黑點(代表陰),這就是最早的文字。我們八卦圖今天所用的一劃為「陽」,虛劃為「陰」,這已經是改良過的記號,與當初伏羲所創的陰陽不同,最早的記號可能是黑點與圓圈,並不是一長橫劃。這種陰虛陽實的兩種筆法,等於是今天電腦語言的「零」與「一」,陰就是零,也等於「無」,陽則是一,也就是「有」。

河圖洛書中黑點代表陰,白點代表陽,而白點所構成的集合都是單數,黑點的集合則成偶數,這代表一、三、五、七、九都是陽數,而二、四、六、八、十則是陰數。由這些陰陽數的位置、集合、分散關係當中,伏羲大帝領悟了天地的運行規律,於是制定了時間,更產生出數學的計算與運用。請各位注意,伏羲所領悟的心得,並不是天神托夢忽然得到的神奇心得,伏羲是經過縝密的計算、歸納、證明、試驗等等科學的程序,最後才有了數的運用方法。至於數要怎麼用?對不起,這不是我的專長,因為我不懂,所以我不亂解釋,不過可以舉個例子。在今天中學生的數學課程當中,有個非常重要的氏定律,三平方與四平方的集合等於五平方,這也早就出現在周髀算經(髀音必)當中,用來計算日照長短,這也是陰陽二數的衍申。周髀算經據稱是出現在漢朝,主要是集結了周公所用的算數法則,這本書是算經十書當中的首席,書中介紹如何用算術來測量天體運行規律,如何辨定方向計算時間,並且已經精確的測定出夏至、冬至、春分、秋分。這種算數的運用,是遠在歐洲人有文明之前的五千年前就被老祖宗們發現,所以請各位不要小看了咱們的文化。

由這種陰陽二數的運用,老祖宗證明了天地萬物的互動,是存在著一種固定的法則,這是地球上最早的科學,所以中國人在很久以前就已經確定了冬至與夏至的日期,明白了四季的交替,清楚了日夜的長短,以上的這些成果,都屬「數」的運用範圍,這就像是電腦的計算語言也是用零與一的二進位變化,光是零與一這兩個數字就可以計算所有的數學問題。

2.        易的象

「數」的運用可以讓人類明白自然界所有的現象,但是這種現象只是表象。老祖宗將時間計算完畢之後,閒來無事,又用陰陽二數來表現萬事萬物,也就是用數來規劃制定萬物的大小、長短、輕重,於是就發明了中國人最早使用的八個文字,這就是「八卦」,用這八個圖像來表現萬物的「象」。八卦就是八個圖像,代表了自然界中八種型態,又代表了八種力量。  



(3)

以上是八卦屬性的大概區分,是最低標準,只是約略的介紹一下,在說卦中還有更仔細的說明(見八卦取象表),各位剛開始入門,不需要背誦,因為勉強背誦太辛苦,先把這張表掛在這裡,遇到了問題時,再回頭來翻看,配合說卦的指點,等六十四卦都念過一遍之後,想忘也忘不了了。

雖然這張表不用背誦,但是八個卦的長相一定要記熟了,因為這八位大人從今往後將與各位如影隨形。古人為了記這八卦的樣子,還編了一首歌,現在介紹給各位,「乾三連、坤六斷、震仰盂、艮覆碗、離中虛、坎中滿、兌上缺、巽下斷」。這首歌將八卦圖形化,很有趣,其中「坎中滿」一句,我都念做「坎中實」,因為這與的作用有關,將來會用到。下面介紹八卦圖。

八卦圖是為了標示方位,是以立體空間的「上下左右」為界定,而不是平面的「前後左右」,這與看地圖的觀念有很大不同,請各位一定要界定清楚。各位請看文王八卦圖,上方是離卦,離為「南」,南字的意義就是「上方」,而不是專指地圖的南方,所以請各位要先把觀念扭轉過來。反言之北字就是有「下方」的意思,這是坎為北。左方是東方,震為東,是太陽升起的方位。右方是西方,兌為西,是每個月初一下午六點鐘月亮出現的位置,所以說「月出西方」。這個東西南北的關係要搞清楚先。





4.文王八卦配洛書

5.文王八卦配河圖

文王八卦」又稱為「後天八卦」,之所以稱為「後天」,是為了區別於儒所發明的「先天八卦」,又稱為「伏羲八卦」。在易經經文中所用的八卦順序,都是以文王八卦為準。雖然伏羲八卦在名稱上是「先天」,但是實際出現的年代晚於文王之後兩千年,為了避免思想上的衝突,各位在念易經的時候,必須使用文王八卦才能夠理解文義。

至於為什麼伏羲八卦會被稱為先天八卦?這是因為人根據說卦第三章:「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錯,數往者順,知來者逆。是故,易逆數也」按照其中所說將乾天安在上位,坤地放在下位,其餘六卦順序排擺,就成了今天所見的伏羲八卦。而我們許多中醫、科學、藝術,甚至是卜筮命理的理論,還非要靠這個伏羲八卦不可。由於這段書的最後兩句,把易卦說成可以預知未來,方法就是逆反數回去,等於是老祖宗預留的隱藏版易經,所以人以為應該要比文王八卦還要更早出現才對,所以稱為「先天八卦」,但是我看了這種預知未來的說法,也只是笑笑而已。等各位把易經念完之後,可以自己體會一下,看看到底能不能預知未來。或是說,有沒有必要去預知未來。





6.伏羲八卦配洛書

7.伏羲八卦配河圖

坊間談易經的書籍,多是從伏羲八卦的介紹入手,由於伏羲八卦與科學的關係很密切,所以其中與天文時間氣候季節生理健康有關的部份很多,一旦走進先天八卦,往往愈走愈迷糊,這是因為科學研究與一般普通人的生活沒啥重要關係,除非是特有興趣者,否則很難體會其中奧妙。就像在下以論命為業,就必須清楚八卦與疾病的互動關係,但是對於一般家庭主婦,可能就很難上手,所以我的注文不會用到伏羲八卦,各位若是對伏羲八卦有興趣,可以找別的書再來補充。

3.        易的理

我註解的易經,主要是談一般人所關心的事情。那麼一般人所關心的是什麼事情?講的俗氣一點,就是怎樣發大財、賺大錢!而我所談的,也與這方面有關。各位是不是已經精神大作、嘴角微張,非常期待呢?其實一般人之所以想賺大錢,是為了想要滿足自己的欲望,但是也有些人慾望太大,存款有個兩三億,卻也整天愁眉苦臉,這是不能知足所致。或者,縱使有了兩三億,卻還是不能使家庭和樂,因為老公不回家、老婆不持家、父母不愛家、子女不成家,這些問題都沒辦法用金錢去解決,那麼有錢能夠有個啥用處?只能麻醉自己於一時而已,等到清醒之後,面對現實會更痛苦。對於這種「慾望不能滿足」的問題,老祖宗早就發現了,發現到人類內心所追求的基本慾望,只是期望自己能夠平安喜樂沒有煩惱,希望能夠家庭和樂沒有爭吵,希望事業順利照顧眾人,希望自己能夠被眾人所依賴,希望自己能夠領導眾人,做一個人上人,做一個一呼百諾的領導人。然而以上這些期望,沒有一個與金錢有關,反而是達成期望之後,金錢會自動來找我,我自然就能富足了。於是為了幫助我們達成這些期望,老祖宗就用易經來教誨我們,教我們如何做到心想事成,做到沒有煩惱無憂無慮,做到父慈子孝夫唱婦隨,家庭圓滿和樂融融,事業發達順遂平安,這是與人類生活有密切關係的部份,這是文王的目的,是周公作爻辭的初衷,是孔子易經的本意,這當中並沒有太多科學的成分,只有借用天體運行的規律做引子,來誘發我們與生俱來的良知,期望我們能夠悔悟反省,所以我將跳過伏羲八卦的介紹,直接進入文王卦辭的部份,所以請各位用文王八卦的配置來理解經文。在進入注文之前,各位還是必須先練基本功,以下將介紹學中的專有名辭,與輔助工具,希望各位能熟悉。

4.        周易的發生

今天我們所說的易經,正式的名稱應該是周易,這是因為另位還有兩本,一是連山易,另外一本是歸藏易,但是這兩種都已經失傳,我也不了解,坊間有專書在研究,各位有興趣可以再做探討。

周易的結構以「六十四重卦」為主,每卦的內容有卦辭、彖辭(彖音ㄊㄨˋㄢ,團字去聲)、爻辭、象辭,而在六十四卦之後再有繫辭說卦雜卦序卦,這就是今天你我所見的易經。但是這種編排次序,卻不是最原本的編排面貌,這是因為周易這本書,並不是同一個人所寫,最主要的作者有三人,第一位是周文王(姓),第二位是文王的兒子姬旦,也就是後人所稱周公,最後一位是孔子

話說三千年前殷商王朝,當時正是紂王主政,是天下人民倒大楣的時候,當時朝廷中最有權力的職位是三公,是由九侯鄂侯西伯昌(是後來的周文王,「伯」是職位,因為領地在西方歧山,所以稱為西伯)三人擔任。名義上雖然是三公大員,但是對於紂王的荒唐行徑卻毫無控制能力,於是九侯想到一個餿主意,想把自己的寶貝女兒送給紂王當作嬪妃,以為紂王可以聽從老婆的管教。結果九侯的女兒教養太好,太有貞德,而紂王卻是太渾蛋,太不尊重女性,九侯之女不想陪著紂王瞎胡鬧,紂王一生氣就把這好女兒殺了,更怨恨九侯不懷好意,於是就把九侯剁成肉醬。這還得了!紂王隨便就把三公大員殺了,於是鄂侯仗義直言,指著紂王的鼻子說不是,鄂侯以為自己是紂王的長輩就忘記君臣禮節。但是紂王哪裡是個能夠反省檢討的人,見到鄂侯爭辯疾切,立刻就把鄂侯切成肉條,再曬成肉乾。西伯昌最聰明,啥麼話都沒說,走出門外,輕輕嘆了一口氣,結果被紂王身邊的小人崇侯虎知道了,向紂王揭發,說西伯嘴巴上服從,但是心中對紂王怨恨。紂王很生氣,就把西伯關進羑里監獄(羑音有,又作牖里),這真是天外飛來橫禍,西伯不說話都會惹事。

西伯羑里被關了七年,期間還被迫喝下了自己兒子血肉做成的肉湯,是西伯人生中最悲慘的時段。西伯並沒有因此而喪失志氣,沒有對生命絕望,反而在監獄中反省,反省自己到底做錯了什麼事,為什麼會墮入這樣的困境而不能逃脫。於是西伯在監獄中,依照伏羲所流傳下來的八卦,兩兩相重疊成六十四卦,寫下了六十四卦的卦辭,這就是周易最原始的雛形。這也是周易創作的時代背景,是各位不可以不知道的事實。

最後西伯因為在監獄中安分守己,對紂王沒有做出怨恨的態度,紂王於是判定這個西伯是個沒有用的糟老頭,就放他回西歧去等死,於是才有後來周武王西伯的兒子)推翻商紂的革命事件。在文王作易之後約莫二十年(周武王十一年東征伐),文王的小兒子周公姬旦,又再以自己的領悟,將每一卦的六支爻(爻音搖)配上文字,這就是今天的爻辭。就這樣周易有了卦辭與爻辭之後,就算是完備了。完備歸完備,但是卻讓人看不懂,因為太深奧了!不知道在寫些啥玩意?怎麼會這樣?

因為卦辭是周文王在監獄中寫的,寫卦辭的目的是為了提醒自己不可以頹廢,應該要力圖振作,應該要拯救天下人民與水深火熱,應該要給天下一個安居樂業的環境。但是這種思想哪裡能夠明說,紂王身邊的小人一大堆,天天都在等著西伯表現反抗的態度,好把西伯送上斷頭台,最後可以併吞西伯的領地。因為當時西伯歧山的領地很大,面積甚至比商朝中央政府紂王所管轄的地區還要大上好幾倍,是三分天下有其二,人民富足武力強盛,只要把西伯殺了,大家就可以瓜分歧山的財富。西伯在這種危險的環境當中,時刻都有生命危險,但是西伯心中有話,想要把自己的感想用文字記錄下來,以便當作遺言留給後人。但是這些文字又不能顯露出自己的悲憤,要避免被紂王抓到小辮子,所以文字的運用就變的非常隱諱,非常簡略,而且是非常的生活化,因為都是寫些日出日落刮風下雨的平常事,或是嫁女兒娶老婆的動作,甚至連小狐貍游泳渡河都寫上一筆。其實這當中含有非常高度的隱喻,也還好紂王所用的小人學問都很差,看不懂,才沒有讓西伯遭到危險。

文王作易周公作辭之後五百年,有一位非常有學問的思想家念了周易,非常感嘆,覺得不應該讓這種偉大的思想埋沒,於是動手開始幫周易做註解,這個人就是孔子

5.        孔子的十翼

孔子對於周易的註解分作好幾部分,後人將孔子的注解稱做十翼,十張輔助的翅膀,分別是彖辭上下傳、象辭上下傳、繫辭上下傳、文言序卦說卦雜卦。雖然十翼周易的注解,但是今天我們早就把十翼當作的一部分,因為沒有十翼的輔助,你根本不可能明白周易在寫些什麼事情。所以就像是戴靜山先生在談易中所說:「這是一部叢書」,是一大堆著作混合在一起,這不是一本書,也不只一位作者。為了區別的內容,後人將周文王時代出現的卦爻辭部分稱作「易經」,而孔子十翼的部份則稱作「易傳」,這就是的「經」「傳」之別。今天在主流的學術界中,都把易經的名稱當作嚴重的事情看待,不過,由於你我都不在學術界混飯吃,不算是正統的學者,尤其是在下敝人小弟我,根本是不學無術遊手好閒,所以不太在意學術界的規則,對於的名稱,我就統一用「易經」二字來稱呼,這是我心中對我中華文化源頭的尊敬之意,是「易乃經典」的意思。

彖(ㄊㄨㄢˋ)辭的作用是來解釋卦辭,依照周易上下經的區別而分作上下傳。象辭也是按照上下經來分作上下傳,其中解釋卦象的象辭,又稱「大象傳」,解釋爻象的象辭,又稱「小象傳」。繫辭孔子的心得,我自以為繫辭是六十四卦的導讀,其中對於易卦的說理精闢,文字運用更是神奇,文章的結構紮實,是孔子真正親身的著作,在進入六十四卦之前,應該先對繫辭有所了解,才能方便入門。文言則是針對乾坤二卦做解釋而已。序卦是依照周易六十四卦的順序,對其中前後卦接續的原委做簡單說明。說卦則是說明「八經卦」的象、順序、互動,對於經文中幽冥隱諱的用字筆法,說卦的解釋具有很重要的輔助作用。最後是雜卦,等於是對六十四卦做出結論,但是雜卦的用字精簡,卻又靈妙,讀來會心一笑,我在每卦注文最後結論會解釋雜卦

今天我們手上拿的易經,當中除了文王的卦辭與周公的爻辭之外,其他所有的文字都是孔子寫的。但是也有人以為不只是孔子寫的,認為十翼秦漢後人解釋易經時所用的文章。近代有學者以為十翼的思想與論語有差異,甚至十翼的筆法與論語也是大不相同,於是就以此為證,不承認孔子十翼的作者。我自以為,十翼中的思想與論語的思想,是完全沒有衝突,我看不到有差異,真是不知道差在哪裡?這種思想差異多半是個人領悟問題,也就是讀書的方法對不對的問題,假如用儒的觀點去看十翼論語,那肯定是有偏差。再說論語的筆法是紀錄孔子的言論,而且是真實記錄,是生活寫實,是口語化,當然與字字珠璣的易傳不能相比。你我平常講出來的話,若是一個字不漏的紀錄成文字,那麼念起來肯定會有不通順的地方,所以論語十翼是不能相提並論。

所以我自以為,這種「懷疑十翼作者是誰」的態度是偏離易經的主旨,因為這些文字既不是你寫的,更不是我寫的,但絕對是兩千年前咱們某一位老祖宗所寫的,寫下這些文字的目的,一不求名二不求利,所求的只是期望我們後世子孫能夠循規蹈矩平安喜樂而已,是祖宗們的慈悲心,是苦心。我們沒有必要去懷疑作者是誰,更不可以否定這些文字的價值,因為這種偉大的思想也不可能是你我這種程度所能寫的出來(假如有人自以為比孔子還偉大,那他肯定是瘋了)。所以不管是誰寫的,我在心中都心存感念,也認定這就是孔子所寫,就像我認定「八卦是伏羲所畫」的道理是一樣。(未完待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周易》——领袖群经,神龙见首
《易经》的作者是谁?
★文王演易详解,文王演易与文王八卦
文王羑里演《周易》
浅谈《周易》的历史形成
西伯拘而演周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