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止于“回忆”/竹儿

   ——读《曼德施塔姆夫人回忆录》

    这本书回来好几个月了,直到最近才静下心来阅读。厚厚的一本回忆录,从开始至掩卷,一个瘦弱单薄的身影,一直在眼前闪现。她目光坚定,闪着灵性的光。躲藏再黑暗中,用语言来固化记忆,用坚韧来保全自己,结晶情感。

   译者这样说:丰富独特的叙事内容与音乐的结构和政论的风格相互交织使曼德施塔姆夫人的这部书成了一部“不止于”回忆录的文学作品,一部富有史诗韵味的特殊时代的编年史。对隐秘的诗歌创作的洞悉,对诸多历史事件的沉思和评判。深刻的心理描写与书中不时穿插进来哲理思考和抒情文字相互呼应,共同交织成一种起伏跌宕、浑然天成的有机文体

    作者娜杰日达·曼德施塔姆(1899—1980)俄罗斯著名诗人曼德尔施塔姆的妻子,作家,翻译家。1919年5月1日与曼德施塔姆相识于基辅一家咖啡馆,三年后二人结婚。经历了二十年代中后期的短暂平静之后,娜杰日达不得不面对丈夫的两次被捕。这位被丈夫称为“黑暗岁月的同志”的妻子,仅与丈夫共同生活了十六年,其中的最后四年还是在流放地度过的。六十年代初,娜杰日达开始撰写关于丈夫、关于那个恐怖时代的回忆录,即七十年代相继成书的“回忆录三部曲”《回忆录》。人们这样评价她,说曼德施塔姆少年得志,而曼德施塔姆夫人则是大器晚成。

   《曼德施塔姆夫人回忆录》,让我们见证了另一个时空领域里的文革时代。那些对于学者、作家的流放、身心劫难,集中营里的残酷,令人不寒而栗。

   全书内容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诗人曼德施塔姆及其诗歌的回忆,另一部分是作者所处时代及其本质的反思与评判和拷问。期间穿插着人性的幽暗与善良。

   这是一部溶于感性和理性相结的叙述。是一篇满含血泪的控诉和声讨,可我们听不到作者的哭泣与哀怨,只感觉到作者在平静中,以低缓的音律娓娓道来,女性独有的细腻,以及坚韧和坚强。

   在曼德施塔姆死后,她为自己确立一个终生的目标,她无力改变丈夫的命运,但可保全他的手稿,背诵他的诗文,只有她自己能挽救这一切,为此,她也要保存体力,坚韧的活下去。

   1933年曼德施塔姆因为一首《斯大林讽刺诗》被捕,他们开始一次次躲藏、流放、被逐、幸存,其中在沃罗涅日的那次放实际上是诗人生命中最后春天,因为那短暂的喘息里也是曼德施塔姆创作的高峰期。他的与人格,是漠视极权时代那些用来维护自己的所有潜规则的一个例外,而娜杰日达的记忆,是捍卫这个例外的力量。他们一起证明了“死亡不能统领一切”,专政与潜规则不能让所有人噤声。在写到曼德施塔姆最后的挣扎之时,娜杰日达从容道出:“当人民大众全都走上我们的道路,他们就会明白,自由就是一种被意识到的必然性。” 

   贯穿回忆录的的精神线索际是诗人与知识分子何谓与何为的问题。“诗歌在我们这里扮演一个特殊角色。诗歌唤醒人们,塑造他们的意识。知识分子阶层的生成,如今就伴随着对诗歌的空前爱好。这就是我们价值体系的黄金储备。诗歌唤起人民的生活热情,唤醒了良心和思想。”书中写道。曼德施塔姆的诗歌与其他俄罗斯诗歌,在俄罗斯知识分子的坚守与重生中扮演了这样一个角色,绝非偶然,因为诗人贵真,始终藐视说假话的人,诗人贵想像力,始终反抗一切压制自由思想的铁板。

    我不知道有哪些天才不需要打稿的。李白作诗喜好饮酒,那饮的过程,也应是腹稿的过程吧。还有唐朝的天才诗人王勃,写《滕王阁序》前,据说闷头大睡,然后一挥而就。谁能相信他是真睡,还是假睡?我更深信他闷头睡觉,一定也是酝酿的过程。从夫人的回忆录里,我们清晰的看到一个天才,是怎样写出那些传世之作。曼德施塔姆有惊人的创作才能。他可以在腹中一起构思好几首诗歌。他的腹稿,在脑子里,在唇嚅间,而夫人的责任就是当他灵思来时,只需用笔记录,构思的人行云如水般倾,记录者,是否有些应接不暇呢?有时诗意来时,不是去林荫间散步,就是静静的呆坐,不愿和任何人说话,哪怕是会议场所,他也会旁若无人,不停的踱来踱去。

    诗人有颗积极乐观纯真的心。他说诗歌就是对世界文化的眷念。一颗眷念之心,希望一切都有自然的结果。他总是不被那些阴险寒冷所屈服。尽管没有容身之处,可他从未认为环境优劣能影响创作好坏。他的创作全都是在简陋不堪之地产生的。诗潮汩汩而来时,从不来都是势不可挡之状。他说自己写诗,不叫写,而是记录。      

   一本厚重的回忆录,每一篇就是完整文章,前后又不失联结。从这些文章中,我们看到一个诗人鲜活的身影,善良高贵的心灵,以及一个妻子是怎么样娴雅温情,明慧善良。在那样一个黑暗的年代,他们总有闪亮的色彩,涂满艰辛生活的每个章节。读书,交友,散步,聚会,在斗室里看星光月光,在寒风中吟唱希望,希冀美好。

   诗人个性敏锐率真,对于朋友、对于那些苦难者,他的善良明知力不能及,却也要去尽微薄之力。可对于政治场的那些危机,潜规则,他无法使出应对的能力。文学界不敢承认他,不容许发表他诗文。他们在社会中找不到栖身之地。一直处于饥寒交迫,贫困交加中。这一点,不由的想起东坡。他也是因为诗歌差点招惹杀身之祸。那场有名乌台诗案。两位诗人,虽生在不同的时空领域,有着诗人共有的特质,又因年龄、阅历、时代,心态、环境等等,亦有着截然不同的归属。德施塔姆经常幽默的说:“还有什么好抱怨的呢,只有在我们这里才有人爱诗,爱到因为诗而杀人的。”东坡比他幸运,没有死在流放地。而曼德施塔姆四十七岁的生命,永远沉静了那个黑暗阴冷的世界。

   可曼德施塔姆又是幸运的。只因他有个终生爱他的妻子。娜杰日达,在俄语里意为希望,她也曾苦笑这一寓意的现实反讽,因为它并没有给她和他带来希望。可她用自己的爱,一步步深入另一个精神领域。燃起一盏明灯。在漫漫长夜,在记忆的余光里,将黑暗中的诗人唤醒。也向世人证明,她所保全的,她所等待是什么。。。。。。

   文中所写的关于高尔基、斯大林等另一面不为人知的面孔,我以为,任何一个伟人亦如所有普通人,都不可能是完人。他们和常人一样,都具有人的本性。只不过人们在评价这些时,主要看一个人功与过孰大孰小。功高者,被记录宣扬传颂中,形象越发高大,甚至无法令人看清本来面目。

   娜杰日达让我们看清了伟人的真实面目。还原了真实的历史。使得我们更深信,再伟大的人,也是人,而不是神。

   在曼德施塔姆去世后四十年,为保全自己,保全诗人作品,她有很长一段时间居无定所,随时都在流亡中。她终于逃过一次次的劫难。用漫长的一生,把自己隐藏在黑暗中,蜷缩着瘦小的身影,点起手中的香烟,喝着咖啡,阅读与回忆。纪念她的爱人,纪念那些为他们伸出仁爱之手的人们。    

   在今天看来,那些诗作与她的回忆录,孰重孰轻?真的很难区分。她深入诗人的灵魂。去回忆,诠释,记录,吟诵,倾诉给终生的爱人。成就了一个被埋没的诗人,也成就了自己。

                                  (九月二十七日晚.竹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谁保存了黑暗帝国的灵魂?
她不是诗人,却用一生来记忆他的诗句
“听觉诗人”曼德尔施塔姆
曼德施塔姆与他的同时代人
写诗是一门手艺活
汉诗英译 | 火车上读《曼德施塔姆夫人回忆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