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走进大唐的月色

读完这本书时,窗口正好飞进一片黄叶。

不由得一怔,风有意无意,送来一枚秋笺。一些草木的芬芳横亘在时空里。

在这个暮秋夜晚,蝉声切切,一阵阵的紧。夜的帷幕下,一边是沉重的现实,一边是飘渺苍茫的梦境。 而一个不属于现实的人,在历史盛景中,浊酒醉月,舞剑吟诗,走在名山圣水间,云里来,雾里去。人间的事,对于他是那么新奇。于是他以一个浩大背景,仙的神韵,说着一些疏狂,洒脱,不羁,豪迈,飘逸,浪漫的神话。

一首诗,能传几条街?

一位诗仙,传了多少了朝代?

余光中说他: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从小读李白的诗长大,真还没有仔细了解他的身世。朋友推荐此书,迫不及待买来一读。

此书,说是小说,亦是融合历史、传记、诗论为一体。内容主要是介绍李白的身世之谜,从师之谜,年少时经历与游历,三个部分。引诗句为章节点睛亮目,是此书的一大特色。期间穿插许多历史故事,有正史、野史、传说等等。读来既象通俗,又非通俗。作者虚实相间,笔墨纵横捭阖,让人读着读着,有时真的忘记了是在读一本人物小说。恍如走进了金庸、古龙,多数章节更像一本历史、诗词的论著。特别是诗论,有时我们分不清,是出自李白之口,还是作者之手。

作者张大春,共计划写《少年游》、《凤凰台》、《将进酒》、《捉月歌》4部,是台湾知名作家。说他好故事,擅书法,爱赋诗。难怪书中诗词典故,历史故事,诗评,手到擒来,气贯长虹。

少年李白,父亲李客,是流落西域的商人,母亲是胡人。从书中,得知李白兄妹四人,两个哥哥皆是父亲的生意助手,自有成就,有个妹妹叫明月。母亲有着高高的鼻梁,总是沉默中。李白四岁举家迁徙至绵州昌明。家族生意做的很大,主经从九江至三峡的水陆商运。李白的身世不论在历史中,还是他的诗文里,一直都是模糊不清,神秘莫测。这也和他一心出仕有关。无奈在唐代,商人的身份是属于底层阶级,商人的后代只能是商人,再不可能有其他出路。这就注定有两个截然不同的李白。本书既有李白生平,也有细致的唐代生活风貌。

家庭背景使得李白不能参加科举考试,流连市井。与结客少年,打斗伤了人。藏身大明寺,幸遇隐者赵蕤,拜为师。赵蕤著有《长短经》。道行深远,饱读诗书、能医能巫。妻子月娘,不只标致婉丽,性情高洁,且聪慧超逸,颇有眼见。他们夫妻过着神仙般日子。上山采药,治病救人。亲自然,识药草,招群鸟,博诗文。他们看透唐代天下读书人汲汲功名利禄,本已不问世事。收李白为弟子,意欲让少年李白走出不同于时人之路。赵蕤颇受两晋南北朝风气影响,以隐为仕或为名。所以(少年游)的大半内容皆是为详细阐述新唐书·李白传》中“州举有道,不应”六个字。

最喜欢李白跟随赵蕤三年那段时光。对于饮食起居,周围坏境,李白与赵蕤和月娘的赋诗论著闲适生活,闻草木芳香,听流水潺潺,观群鸟,随和风。那情景,仿佛不在人间,在画中,在幻境。在管弦丝竹声里。那月色下的子云宅,相如台,读后无不令人心生几分眷恋。难怪李白有诗云“朝忆相如台,夜梦子云宅”。

对于李白的诗与才情,在此无须多言。在他笔下,诗更接近街边的谣曲。时如简明清澈溪水,时如苍茫千变的云,汹涌万状的潮浪,以及高洁孤悬的明月。他让喷流而出的诗句冲决这科考所构筑起来的格律藩篱,就像他的前辈,那个因碎琴而成名的陈子昂一样,让整个时代的士子为之一震,并忽然想起了:诗,原本可以如此自由。

    赵蕤要教他的不是什么应试之术,而是勇破窠臼的那种睿智。想要不和世俗同流,就要有超越世俗的本领。 

诗原本可以如此自由。李白在赵蕤引导下,遍及大戴山,对于自然,对于诗,都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与领悟。为他后来出游,奠下一定基础。

《大唐李白》少年游,作者的文段,亦如神来之笔。不但凝重清灵,又美韵风雅。意境语境,开合有度,时而碧波荡漾,时而驰骋万里。比如穿插写霜鸣之钟写零丁奴,写斛律光与雕等等。这些超于现实之外又接近于现实故事,不但感人,更令人深深低徊。还有如写赵蕤教导李白所引出来的一些饮食医药知识也是趣味盎然。

这本书,从十月开始至今。从忙碌中抽身,不论读一页或一个章节,都会增添别样的景致。使得生活在凡尘间的我们也飞离了凡俗之地。哪怕是片刻阅读,亦是莫大的怡悦。

每一位人物的出场,都仿佛一种预示。李白自命谪仙,张大春就让他众星拱月,每位人物出没,似乎都有意无意在某个意义非凡的时点,完成与诗仙的逢遇。如神鸟翔集时,与赵相遇,又如即使不大待见的苏,一番诗论,也给他留了一个自愧弗如的伏笔。还有那位能预见世事的张夜叉,都是为诗仙的铺垫。

秋浦猿夜千里不留行吟到五更天马来出月支别欲论交一片之类正好与太白的诗,相呼应。书中章节飘忽雾如风,更近乎迷样李白的风神,很满足读者另一感官。加上辞彩雅美,诗歌与音乐的韵律,引人诵读忘倦,可谓是另一种意趣的诗传。 

不过一旦走出戴天山,我读着就有些漫长。又有些寂寥。好像离开了自然音律,到处几乎皆是嘈杂的喧闹声。幸亏作者妙笔升天入地,飞转藩篱,把那些寂寥淹没在一个又一个看似清晰又不着边际的历史烟尘中。苍茫中,那些细小的光亮,连接成一盏盏不息的明灯

如果是冲着故事来读的,自会有所失望。不过,故事亦在诗外,也在诗内。又在与之相及的因果人物里,也在起承转合的朝代更迭中。

纵观全书,李白的少年游,一直在历史朝代间跳跃,闪烁,没有我们想要的详细清晰的脉络。总感觉,作者的笔墨着重于与之相关的历史,典故,人物以及诗论。或许,诗仙留给我们的,也只是诗歌的背后的神韵,他的飘渺神秘,只在人间一闪,便化在月影与星光中。

                               (十月末,读书小记。于黄叶纷飞时。竹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跟着李白走过半壁江山,感悟大唐第一驴友的诗和远方
做官,不是风花雪月
有李白在,大唐的风就在。有诗仙在,少年的梦就在。 #古诗词 #李白 #浙里人民荐好书
开学季,从诗仙的崛起和陨落聊聊教育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李白的真实武功到底什么水平?
唐朝最懒诗人,仅有两首诗存世,却就靠一首盖过大唐众多诗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