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智囊传媒总裁傅强:什么是社群?什么是分享经济?


  • 根据山西财经大学“振东管理大讲堂”(第32期)傅强《从共享到共创——关于分享经济的思考与探讨》主题分享创作

  • 文字/编辑:李泽慧

  • 来源:华夏基石e洞察(ID:chnstonewx)

  • 华夏基石e洞察原创,如需转载请通过向华夏基石e洞察公众号后台申请授权

  • 管理咨询及内容合作:szy20121014(微信


今天,我们要谈的两个问题,一个是社群,一个是分享经济。我想说的是,谈论任何问题都要有一个边界。具体到我们今天要讨论的两个问题,社群与分享经济,也有一个重大的边界,就是要基于当下社会,尤其是与互联网相关社会。离开这个边界去讨论,问题就会漫无边际。我们目前所讨论的社群与分享经济是在现行商业制度和商业体系运行下,特别是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平台下的概念。互联网上好多社群的讨论为什么容易引起争论,是因为讨论边界不清楚造成的。当我说的问题与你说的问题边界不一样,我看到的事物和你看到的事物自然就不会一样,因此大家之间就特别容易变成鸡同鸭讲,就是说,当我们在说同一个概念,却完全说的不是同一回事。

 

社群经济

 

1.社群经济的地域性差别

 

回到互联网时代的商业制度与体系下,我们首先要讨论的是,社群经济是否存在地域性差别?


今天,有一个太原的学生告诉我,山西省内不同地方的口音差异特别大,甚至太原的南城和北城都不一样。我问他原因,他说,这可能与山西人口缺乏流动有关系。我认为他说得有道理,因为这在社会学上可以得到印证。比如,社会学上有一个“活标本”,就是满族的语言与文字。整个满族的语言和文字消失以后,有研究证明,又在新疆某地被找到了。据考证,在乾隆年间,满族有一支八旗军队被派到那里驻防,因为一系列的原因,从此没再也没有换防,并且由于驻防部队的封闭性,它的语言和文字得以保留。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流动性越差,语言就越具有地方特点,从而与其它地方产生的差异性越大。


再比如,不论古今,每个地区,甚至乡镇,都有自己的戏台。比如某地的老百姓特别愿意听戏,那就更是村村都有。我今天去了晋祠,晋祠也有个大戏台。但是,同一个剧种,村与村之间的、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却存在着明显的不同。


这说明了什么?就是说,社群这样一个组织,其原有的形态也是社群。当一群人聚在一起,发生了生活、文化等方面的交流活动的时候,社群就自然形成了。社群并不是因互联网的诞生而产生的新事物。虽然我没有深入去研究,但是可以模糊地判断,即便是经济或者互联网欠发达省份,比如山西,其社会学的社群状态其实是可以更发达的。在互联网时代的社群,与以往时代相比,只不过是从以前在同一个时空的面对面交流,改变为在不同的时空通过互联网交流而已。


我有一名员工,曾经在公司群里发起了一个九零后语言测试,满分是一百分,我得了三十分。这说明什么?说明我根本听不懂他们的语言。这有些类似于“方言”,尽管互联网也制造了很多语病,但是在社群里,你会发现,不属于同一个社群的人进来以后,他是很难加入你们的讨论的,在他没有找到融入的方法与契机之前,可能最好的办法也仅仅是“点赞”。所以说,互联网并不意味的完全相同的环境,而是社群创造了共同的话题,形成了一种群体的共同感。


社群就是一些人就共同关心的事所讨论的共同内容,在互联网上,即共同关心的话题。很多做O2O的人在社群里几乎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就是只要在社群里推销产品,就会被轰出去。很多群都有类似的规定,比如不让发广告。但是,当你把广告摇身一变,成为话题,就能引起更多人的兴趣。我们把想卖的东西变成服务和话题可以吗?当你真正了解了社群的本质,并把它运用于互联网,是一定会获得成功的。所以我认为,社群并不存在地域性差别,如果说存在,那我认为北京的离散性更大。比如我有多个群,把时间都分散了,在社群里发挥的效果可能反而不好。


互联网是一种虚拟形态,与传统社会的社群相比,类似于三维空间和平面空间的区别。互联网形态打破了很多时空的概念,使跨区域的时空迅速联结在一起,但社群的本质是没有变化的。如果能够找到社群的本质,并且利用这个本质去创造互联网的社群关系,那么互联网的社群其实可以有比现在更好的发展。

 

2.开放的收益大于其带来的问题

 

有一些朋友害怕共享,他们担心在共享过程中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失去自己的IDEA和独有的价值。对此,我认为,开放带来的收益要大于开放带来的问题。如果在一个社群中,你特别害怕别人偷走你的东西,那么就不要和他坐在一起。你愿意共享的,一定是彼此之间需要进行共建的,是期待实现共同的目标。也就是说,与我们分享的人,一定是有共同愿景的,而不是一种单向的传授。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如果我们所在社群的目标和与我们共同讨论的对象都不对,那么有可能是我们自己所讨论的问题太“低”,不是基于未来的问题。讨论的“秘笈”是,要着眼于未来,以及未来的当下,然后才可能在社群中形成共同愿景。如果我们讨论的问题完全是当下的痛点,要讨论当下的解决方案,那么冲突必然会出现。事实上,社群的话题设计和如何确定参与的人都是技术活,而不是简单的组织一个聊天那么简单。这与听戏是一样的,你喜欢历史剧,他喜欢韩剧或者美剧,那就需要单独组织,你邀请来欣赏的人一定是要有共同爱好的。社群的组织管理是一个高级管理形式,例如我们的大讲堂,看似是一个社群,但是其组织形态却要比给学生上课难得多。普通的上课,学生是有组织的,老师是有既定课题的,上课下课,按什么进度,都是有流程的。所以,不要认为社群不需要管理,组织话题设计和流程、内容的确定等都是技术活,需要用心去考量。 

 

分享经济

 

1.分享经济的价值在哪里?

 

生态型企业是典型的分享经济,其中,BAT是最主要的代表。当BAT已经形成了他们完整的生态圈以后,其他人如果在创业过程中即立志于打造一个生态型企业,那是不会再有机会的。当腾讯开始有了“发红包”这个功能的一刹那,我就判断出,他的生态链形成了,他最后的交易闭环完成了。然后,微信支付等所有的环节都出现了,他的生态圈完全形成了。微信是生态圈中的一个环节,但微博不是,它一直仅仅是一个发表信息的地方,没有形成闭环,所以它的辉煌也非常短暂。虽然我现在仍然在使用微博,但是微信出来以后,微博就成了鸡肋。


生态圈里还有一类,是平台型企业。平台型企业要有其特有的商业模式和专业的运营团队,否则是无法运营的。平台模式并没有独立的商业价值,它的商业价值在于平台上所插入的品牌类,或者工匠式的企业和个人,在于有多少这样的企业和个人。所以,很多立志于做平台的企业的问题在于,一,没有专业的运营,也没有自己的商业模式;二,我们在其中插入的不是品牌类或者工匠式的企业与个人,而是个体的努力。如此,平台价值是不存在的。从这两点上看,这类平台型企业一定不会成功。其不成功的原因也不在于所在地经济是否发达,是否拥有多少的资源,而是因其原有的商业模式或者说商业逻辑存在着巨大的漏洞。当平台型企业把这些漏洞都补完了以后,选择什么样的商业模式可以发展得更快,这是可以再考虑的。

 

2.分享经济伤害了谁?

 

还有,对于分享经济,比如当滴滴打车、顺风车出现了以后,个体对购买车辆的需求就会大大降低,那么会不会损害到车企的利益?首先,可以肯定得是,如果分享经济被充分调动之后,虽然社会不再需要那么多的车辆,但是出行却变得越来越方便了,这其实是社会的进步。应该说,当下车企确实活得不好。因为当汽车保有量达到一定程度以后,就会有一些非自然的力量出现,来扼制这个城市的消费,比如北京的摇号、上海的车牌。对于车企来说,在销售持续下滑的情况下,如果仍然按照原有的方式去发展,也不可能接入分享经济。发展是没有一个无限大的可能性的,一定会在某一个瓶颈上被卡死。我也很反对苦行僧式的环保主义者。出行与享受都是与生俱来的一种权益,它不能被剥夺。不能因为我们肩负了很多责任,道义的、利他的等等,就必须牺牲出行的权利。就出行而言,分享经济是为了让人们出行更快乐而更换的一种方式。宏观上,分享经济可以把资源做出很好的整合,从个体角度,也可以说是对人的个性的释放。换个角度想问题,是不是人们都不出门了,空气就会变得更清新了呢?非也。真正的空气净化是因为生产方式的改变,而不是遏制人们的出行需求。分享经济是通过供给方式的变化,使人的需求得到更多的释放。因此,相对于社会的进步而言,一些产业必然会付出代价,这是经济社会必然会做出的平衡。

 

3.餐饮业如何利用分享经济?

 

关于餐饮业在分享经济时代的发展,我对这一产业的了解得不够透彻。北大有关于这一产业的课程,同时也有一个专门投资餐饮业的基金。在这个过程中,遇到过一些问题,比如有一个案例,就是做了一个餐饮业的共享平台,为需求方和供给方在这个平台上实现互联网通。但是他不能解决两个问题,就是餐饮业里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与工业生产化相关的,比如火锅、快餐,供给方只要制定一个标准,然后不断复制这个方式,就可以开很多个连锁分店。而另一种是形式是依靠厨师的手艺来赢利顾客的,那么这种形式的餐馆的价值就在于这个手艺、这个味道。这种形式的可复制性很差,但其价值却正在于此。一个是很好复制,一个是很难投资,这两种完全不同的形式,使餐饮平台遇到了麻烦,就是如何使两种完全不同的形态在同一个平台上存在。比如依靠手艺的餐馆,大家知道,凡是有手艺的,有自己独到口味的,一定有其固定的社群。比如我从北京飞到太原这几天,觉得这里很多东西都特别好吃,但是我的朋友说,这些都是特别寻常的饭菜。同样的主副食品,本地人觉得平常,而我却觉得非常棒。所以,吃饭这件事,很难定标准。再比如,北京有一个很有名的小吃一条街,由于市政建设的需要,有一天,它迁到了另一个地方。然后,这条街的生意就变得十分惨淡。事实上,餐饮业是食客与厨师之间看不见的互动关系,离开了这个互动,口味就变成了一个工匠的产品,这个“工匠”从一个社群换到另外一个社群,他的受欢迎程度就发生了改变。这就是原有社群的封闭性和工业化生产的局限性。但是,尽管很难标准化,但是大众点评网等通过一系列的手段或模式,也实现了平台化的目标,只是这种模式、这一产业到底能够走多远,是否完全适合分享经济,能不能与分享经济完全匹配,我也需要作进一步思考。 

 

创业之前,我们要想什么?

 

首先,思想的开放性决定了很大一部分未来。我相信一个逻辑,就是人的思维方式决定了其看问题的视角,而看问题的视角决定了其行动的方式,行动方式最终导致了结果。所以,对于一个渴望创业的人,当你的思维没有创新,你看问题的视角就与常人一样,你的行动也与常人无异,最后的结果也不会带来什么惊喜。创业成功一定是小概率事件,自身不是一只“黑天鹅”,创业成功的可能性就不大。反之,用负向度来推导,传统思维一定转变为传统视角,传统视角一定导致传统的行为,传统的行为带来传统的结果,传统的结果使创业成功变得渺茫。


目前,大学生创业成为热点。就创业而言,北上广这类城市是存在优势的,比如由于信息量大等原因,人的思维方式可能会突破一些桎梏,从而创新可能变得更容易,但是,如何与优势相连接也至关重要。而其它地方也有它自己的优势。虽然二线城市可能会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封闭,会导致一些思维和视角上的差异,但是如果从自身找原因的话,如果商业模式不对,那么仅仅凭袋里几个人的热情,是不会做出很好的商业的。


因此,对于创业而言,我们需要在创业之初把很多事情想清楚。我曾经接触过一些非常有热情的大学生朋友,也看过很多项目,发现他们在越说不清楚的时候,思路越模糊的时候,所使用的语言反而越夸大。比如我们现在能想到的一些热词,包括共享型、成长型、使命愿景价值观等等,全都能用上,但是其实他们并没有想好。创业怕大不怕小,越大越找不到着眼点。比如我们讨论社群,讨论分享经济,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定会遇到一些具体的问题,就这些问题,我们可以思考,这些问题是否妨碍到我?我将如何克服或者规避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做哪些方面的实践,哪些实践的效果更好?等等。如果我们抛开具体的问题而直接去讨论整个共享经济和社群的发展未来,是没有意义的。对于创业,我们需要慢慢地想,直到想清楚为止。


最后,分享经济,尤其是分享经济品牌,是一个专业的买卖,绝对不能也不允许兼职,兼职是无法做成功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呼信:打破传统商业模式壁垒
一篇文章带你了解社群经济的前世今生
麻绅士,社群新商业(四)财富密码平台型企业如何做到四个效率
王旭川
专访王兴:多数人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愿意做任何事情
平台型企业如何做好合作方协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