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谈学术研究中的问题意识

浅谈学术研究中的问题意识

2011年4月1日,张怀通导师给我们几人做了一个学术讲座,主题是“漫谈研究与写作的关系”,下面就张老师所讲内容其中的一部分,即“研究中的问题意识”,根据我的理解做一梳理:

研究生期间的主要任务有两个,一是研究,即选择一个题目,进行研究,得出自己的研究成果;二是写作,也就是将研究的成果以论文的形式表达出来。

两者是层次上的递进关系,在研究的过程中,两者顺序往往是交叉的。如果在研究过程中有其中一点较为成熟,就应将其写出来;而往往在写作的过程中又有新的问题发现。

在研究过程中首先要选题,确立一个研究目标;其次要考察研究现状,着重点在学者们的成绩与不足,特别是不足之处。只有先了解的前人的不足之处,才知道这一题目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为什么没有解决?从哪个方面入手才有可能解决?在考察研究现状的过程中搜集、整理、分析材料。分析材料的过程也就是解构与结构。最后,在研究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基本看法。

研究是写作的基础,而在研究的过程中问题意识是非常重要的。以张怀通老师的《小盂鼎与世俘新证》的研究过程为例,顾颉刚对《世俘》篇进行了详细研究后写出了《逸周书世俘篇校注、写定与评论》。在本书中顾氏认为《世俘》篇有以下三个问题:1、历日乱,文本中有错简。2、第一句话为后人所加,他在写定本中将其删去。3、对《世俘》篇中最后一段的位置是合适的。之所以把最后一段“武王俘玉”放到最后他的解释是:俘玉不如俘人重要。

顾先生的不足之处是利用的古文字材料较少。罗琨,改正了几个历日,解决了第一个问题。小盂鼎中记载的献俘礼与《世俘》篇的内容进行比较。出现了这样一个问题:小盂鼎铭文中的“以区入,凡区以品”作何解释?刘雨先生没有名确指出,王国维和李学勤先生认为“区”是指玉,“以”训为有,“品”是计算金、玉的单位。很多学者用《世俘》解释小盂鼎所载献俘礼的仪注,再反过来用小盂鼎证明《世俘》所载献俘礼的可信,但都没有把小盂鼎与《世俘》的整个结构作对比。这样就会发现小盂鼎是按照献俘礼的程序来记述的,《世俘》篇也是按照献俘礼的程序来记述的。所以,《世俘》篇中的第一句话是献俘礼中的赏赐礼,是赏赐给武王以天下,所以应保留,不能删去。最后一段是献俘礼中的献玉程序,它在篇章中的顺序是合理的。这样就出现了新的问题:《世俘》篇和原始材料是什么关系,可不可以作为武王伐纣的材料?张老师从四方面论证了《世俘》篇章结构的材料来自原始记录,《世俘》篇的作者是对原始材料进行了谨慎、科学的取舍。这是文章的第一个层次。

还有问题的另一方面,《世俘》的作者既然是对原始材料进行了谨慎、科学的取舍,并且是依据献俘礼仪程序来组织材料的,那么朱熹将《世俘》认作纪事本末体的源头是很有道理的,张老师则给出了坚实的证据。这是文章的第二个层次。

先有原始记录,后有成篇,是由记录周王及其他统治者言行的档案文书改编而成为“周书”的典型案例,值得我们倍加珍惜。这是文章的第三个层次。张老师长期思考“以《世俘》篇为代表的可信的周书是怎么形成的,形成于何时?”这一问题,这是之所以能得出这些结论的基础。

《世俘》成篇有所“取”、“舍”,那么所“舍”的部分有哪些呢?这就是张老师之后所写《武王伐纣史实补考》这一文中所论的两个问题:武王把一部分殷移民中的上层分子迁居西土;武王登临太室山选择雒邑地址。关于这两个问题,学者也有研究,但都没有又把这两个问题放入到武王伐纣的过程之中去考察。

张老师在研究过程中的例子说明了问题意识是进行研究工作的基础。如果没有问题意识也就解释不了《世俘》篇中的诸多问题,也不会证明出《世俘》是纪事本末体的滥觞,更不会得出《世俘》是由记录周王及其他统治者言行的档案文书改编而成为“周书”的典型案例这一结论。我在今后的学习和研究中必须时刻谨记“问题意识”的重要性。

                                                                                 2011年4月2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研究中“问题意识”的运用与反思
文献综述与学术谱系
学术研究 | 法学研究中的问题意识
浅谈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创造思维的培养
什么是学术论文
【300】古代文学考研复习:学术思维第二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