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MBTTM不同转矩度托槽矫治尖牙牙根突出的对比研究
[摘要]目的:对比MBTTM直丝弓托槽-7°和+7°尖牙托槽在矫治尖牙牙根突出患者远中移动尖牙的速度。方法:选择20例成人上颌尖牙根颊向冠舌向倾斜患者,拔除14、24、34、44,设计为微种植钉支抗,用MBT直丝弓矫治技术,随机选择10例为实验组,使用+7°托槽,另10例为对照组使用常规-7°托槽,分别远移上颌尖牙,测量上颌尖牙移动距离。结果:实验组尖牙移动速度快于对照组。结论:对尖牙牙根颊向突出的患者,使用+7°托槽移动尖牙速度快于常规-7°托槽,建议临床优先采用。
  [关键词]MBTTM;直丝弓托槽;尖牙远中移动
  [中图分类号]R78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3)10-1091-03
  在口腔正畸中,尖牙的移动速度是影响矫治时间的重要因素,对于安氏Ⅰ、安氏Ⅱ类前突的错牙合畸形,尖牙根唇向突出位于外侧骨皮质内很常见,使用常规的MBTTM直丝弓尖牙-7°托槽,由于骨皮质支抗存在,尖牙移动速度欠佳,笔者使用+7°托槽使冠唇向根舌向转矩远中移动尖牙,并对不同转矩托槽对尖牙移动速度进行对比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研究对象:随机抽取临床上需拔除14、24、34、44远移尖牙内收的双颌前突正畸患者20例(男8例,女12例),年龄18~22岁。病例纳入标准:①所有病例均需拔除14、24、34、44,支抗设计为上颌强支抗,微种植钉支抗;②均角型病例,MP-FH:31.1°±5.6°,GO-GN-SN:32.5°±5.2°;③无明显的牙周组织炎症,口腔卫生良好,X线示牙槽骨无吸收。
  1.2材料和仪器:①MBTTM标准直丝弓托槽(3M公司,美国),槽沟规格:0.022'×0.025';②0.019'×0.025'不锈钢方丝(3M公司,美国);③0.012'镍钛拉簧(有研亿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④电子游标卡尺(上海恒量量具有限公司);⑤硅橡胶(DMG)。
  1.3临床设计
  1.3.1随机抽取10例(男4例,女6例)患者为实验组,使用尖牙+7°托槽,其余10例(男4例,女6例)为对照组,常规使用尖牙-7°托槽。
  1.3.2采用MBT标准直丝弓矫治技术,排齐整平所有病例牙列至于0.021'×0.025'超弹镍钛丝。上颌双侧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根间处,距离膜龈联合约3mm的附着龈位置与牙长轴约成70°角植入微种植体螺纹钉。依据各例病例弓形弯制0.019'×0.025'不锈钢方丝,排齐4周后,确认微种植体支抗结合稳定,于镍钛拉簧远中端固定于微种植钉,近中端以0.25mm结扎丝结扎于尖牙托槽上,以测力计测量加力大小,控制牵引力为100g。
  1.3.3在尖牙加力前及加力后28、56、84天各取硅橡胶模型,灌注硬石膏模型。以尖牙远中邻面外形高点至种植钉中心点的垂直距离为测量距离,以同一人用游标卡尺反复测量3次,取平均值。
  1.3.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行One-way ANOVA分析,用Student-Newman- Keuls法进行两两比较。
  2 结果
  均角型上颌前突,尖牙牙根突出的拔牙病例,使用尖牙-7°托槽上颌尖牙远移速度为(0.61±0.09)mm/28d,使用尖牙+7°托槽上颌尖牙远移速度为(1.05±0.12)mm/28d(见表1)。结果显示,在尖牙唇向突出病例中远移上颌尖牙时使用-7°托槽和+7°托槽远移的速度均明显不同,两组病例移动速度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典型病例如图1~4。>
  3 讨论
  3.1 微种植体支抗的稳定性及以种植钉中心点作为测量参照点的可行性分析:正畸微种植钉植入骨组织后依靠螺纹和骨组织间的机械嵌合力固位,随后形成骨性结合增强其稳定性[1]。微螺钉种植体支抗作为稳定的口内支抗,代替传统的口内口外支抗,起到加强磨牙支抗的作用,且微种植体支抗内收前牙效果显著,起到绝对的磨牙支抗作用[2]。本实验采用的是德国DENTAURUM公司的Tomas微种植钉支抗,中心点为基台十字交叉点,易于定位。与尖牙的远中邻面虽成一定角度,但这个角度较小,且本实验采取的是在模型上测量两者间的垂直距离,将测定的垂直距离作为牙齿移动的实际距离。
  3.2 上颌尖牙负转矩可以避开尖牙牙槽骨骨皮质支抗:牙槽骨唇腭侧骨板均由密质骨构成,中间为骨松质[3]。上颌牙槽骨不同区域骨密度不同,在上颌尖牙区,颊侧皮质骨密度为(1111.0±141.95)HU,松质骨密度为(682.25±146.51)HU[4]。当尖牙根唇向冠舌向倾斜时,牙根大部分位于唇侧骨皮质内,MBT直丝弓矫治技术是利用滑动法远移尖牙关闭隙。由于牙槽骨颊侧骨皮质密度较大,大部分位于骨皮质内的牙根将受到骨皮质支抗的阻力,移动速度慢。选用MBT直丝弓尖牙+7°托槽,使尖牙产生根舌向冠唇向的正转矩,将尖牙牙根压入牙槽骨中间的骨松质内,避开过多的骨皮质支抗,去除尖牙远移的额外阻力,加快尖牙远移的速度。
  3.3 尖牙在不同牙槽骨骨质内移动的安全性:Lopatiene等研究发现,正畸后上前牙牙根尖受到骨皮质的压迫与牙根吸收的发生有关[5]。动物实验时一步证实该观点,Steiner等对猴的前牙进行整体唇向移动,使牙根穿过唇侧牙槽骨的骨皮质,发现明显的牙龈退缩和边缘骨丧失[6]。对于尖牙牙根唇向倾斜的患者,使用MBT直丝弓尖牙+7°托槽,在排齐阶段同时使尖牙产生正转矩将牙根压入骨松质内。当用滑动法远移尖牙时,不仅可以避开骨皮质支抗,同时防止出现牙齿移动中牙根吸收,牙龈退缩甚至牙龈裂等。
  因此,对上颌尖牙牙根唇向突出的拔牙病例,使用MBT直丝弓尖牙+7°托槽尖牙移动速度快于传统直丝弓尖牙-7°托槽,并且利用托槽的正转矩使牙根在骨松质内远移可以防止根尖吸收,牙齿移动更为安全。
  [参考文献]
  [1]Roberts WE.Bone dynamics of osseointegration, ankylosis, and tooth movement[J].J Indiana Dent Assoc,1999,78(3):24-32.
  [2]武冠英,徐宝华.自攻型微螺钉种植体内收上前牙的临床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10,19(8):1192-1195.
  [3]皮昕.口腔解剖生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63.
  [4]胡明华,米丛波,聂晶,等.上下颌牙槽骨不同部位骨密度的螺旋CT研究[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1,17(2):145-149.
  [5]Lopatiene K,Dumbravaite A.Risk factors of root resorption after orthodontic treatment[J]. Stomatologija,2008,10(3):89-95.
  [6]Steiner GG,Pearson JK,Ainamo J.Changes of the marginal periodontium as a result of labial tooth movement in monkeys[J].J Periodontol,1981,52(6):314-320.
  [收稿日期]2013-03-04 [修回日期]2013-03-26
  编辑/何志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精品笔记>您会用直丝托槽矫治吗?
正畸拔牙对各具体牙位的考虑
MBT直丝弓矫治基础理论与操作(二)
牙齿咬合正常六项标准
慧心学牙笔记 正畸早矫篇——5.下颌扩弓
文献优秀正畸病例赏析--通入上颌窦上颌后牙区间隙的关闭探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