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鲍勃·迪伦:真正的偶像不会被听者绑架


如果鲍勃·迪伦是一场戏,故事的主场地便是一切都要从那里开始的纽约格林尼治村,一切刚刚开始六十年代。


如果你想走出美国,就去格林尼治村

——鲍勃-迪伦《编年史》

 


一九六一年,从明尼苏达大学辍学的十九岁的鲍勃·迪伦来到这个美国各种前卫文化、地下艺术发生的地方,只为追寻心中的偶像伍迪·格里斯——一位幼年即开始流浪的美国民谣之父。


在村子里你能结识各种各样献身于艺术的人,爱读书的鲍勃捧读着他“能读的下去的书”,他是爱书的人;在村子里也能看各种外国电影,当然最重要的是写民歌,拜访心目中的偶像,结交志同道合的搭档。到“村子”后仅仅三年的时间,鲍勃·迪伦便成了一位先锋,即便在那个时候离去也会以传奇的形象被铭刻在音乐史上。


那个才二十出头的少年,他的首首代表作,用绝对抗议的姿态来表达对世界的不满,成为“村子”里的人和一个个青年理想主义者、激进主义者的榜样。


冷战的烟幕还在扩大,被强奸的女孩反而被舆论指责,面对犯罪的白人陪审团无动于衷……战争的阴影,政治的骗局,贫困和歧视,六十年代还是一个需要挥刀断臂的混沌年代,说出自己的话的“民歌”便始终给世人一种抗议的姿态。


而鲍勃·迪伦成为了舵手。


他把诗歌的创造手法融汇进流行文化,从他开始,充满大量信息、隐喻的歌曲才成为一种流行。二十一岁写下了《随风而逝》(Blowin' in the Wind):


 


How many roads must a man walk down 一个人要经历多长的旅途 

Before they call him a man 才能成为真正的男人 

How many seas must a white dove sail 鸽子要飞跃几重大海 

Before she sleeps in the sand 才能在沙滩上安眠 

How many times must the cannon balls fly 要多少炮火 

Before they're forever banned 才能换来和平 

The answer, my friend, is blowing in the wind 那答案,我的朋友,飘零在风中 

The answer is blowing in the wind 答案随风飘逝


里面杂糅着他对核战、死亡和种族不平等的关切,而一切 ”blowing in the wind“是告诉每个人答案在风中,要我们独自去寻找,只要我们愿意去找,而不总是接受权威。


《暴雨将至》(A Hard Rain's A-Gonna Fall)里,迪伦想象了战争过后黑暗的末日景象;《战争的主人》(Master of War)里,迪伦无所畏惧地抨击着极权;《北国蓝调》(North Country Blues)里,关注穷人的经济困境。他不仅书写,而且参与到各种事件里,成为和路德金一样的民权领袖。

 

他的歌词晦涩难懂,却又明明白白,如果你也能看到那些被抨击的东西,如果你愿意把你眼中的现实和词中的意象联系起来,那安眠等同于战争的死亡,把愤怒等同于反抗,如果你能看到被时代的拥趸推着往前走的这个年轻人的愤怒。



随风而逝 手稿


诺贝尔奖,医学或生物、物理、化学、和平,我们很容易看出它是为了表彰为人类做出贡献的人,文学奖也从来不能完全脱离政治和时代。“在文学领域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之最佳作品的人”,是文学奖的颁布标准。但这个标准近乎是没有标准,但通过每年的获得者的特点,我们可以大致推断这个“标准”究竟在哪。


作家叶匡政认为,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审基本上有三个标准:


  • 作家透过作品所表现出的追求要与人类的普世价值观一致,例如追求自由、正义、尊严等;

  • 作家要在其身处的国家或地域范围内形成长期的、较大的影响;

  • 作家作品的文学样式、表述方式等要有创新性,与传统作家的作品相比较,要具有独特性。


为什么鲍勃·迪伦很久之前就会被诺奖提名并最终摘得桂冠,原因也许便在此。


评论推测说,这次文学奖的推迟颁布是因为评委之间存在很大的争议,把奖项颁给一个歌手也的确令部分人不解,但这个结果似乎在扩大着“文学”的边界,没人会否认迪伦的歌词单独拿出来会是逊色的无病呻吟。


科学家用理科知识来拯救、增强人的能力,政客公民用行为来挽救和平,而作家则通过文字的方式来浇灌人的精神。但在精神上施肥的人,不止是用诗歌、小说来表达的作家,理应是全体的艺术家。该存在的奖项是不是该是诺贝尔艺术奖呢?




鲍勃·迪伦,又绝不仅仅是停留在一个愤怒的民谣歌手形象上,诺奖的肯定,也绝不仅仅是表彰他曾经的“抗议民谣歌手”那个单一的形象。


当人们还在肆无忌惮地把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美好希冀投射到鲍勃身上,希望他能代替自己以更猛烈的姿态进攻时,鲍勃却选择了转身。

  

一九六三年,他在《不停歇的告别》(Restless Farewell)里写下: 


虽然线在这里被切断,但这还不是终点

这里只是暂时告别,直到我们再度相遇。


在这之后,连新专辑的名字都变成了《鲍勃·迪伦的另一面》(Another Side of Bob Dylan)。他不再热切地抗议一切,不再棱角分明,他转到了被人看来是滑稽小丑才玩的摇滚领域。



那个曾经像切·格瓦拉的头像一样被广泛地张贴在革命场所的鲍勃专辑图片在这时已经变成了一个忧郁的青年。


人们无法接受一个经过180度转变的迪伦,不停地采访他,打扰他,询问原因。他们无法接受一个像是被他们想象出来的偶像,他们仍然需要这样一个偶像,需要一个如知识分子一样的歌者。


 

也许有很多原因,也许原因只有一个——迪伦早早地看透了这样走下去所能到达的远方,他的战友琼·贝茨问迪伦他俩有何不同。他说,很简单,你相信你可以改变世界,而我知道没有一个人可以真正改变世界。 


“抗议什么的早就不新鲜了,它到底有什么用?有人真的会听这种东西吗?歌曲又不能拯救世界!”


他摘掉了曾经的面具,往更远的地方去了,去唱自己真正想唱的东西去了。他的这条路走的有多孤寂,摇滚的前途最终在多大程度上被他书写,都要回溯到一九六六年五月二十七日才有答案,在那天,迪伦用生命演奏了一场摇滚演唱会。


马世芳在《地下乡愁蓝调》里详细描述了这场演唱会上的迪伦,和咒骂他的观众。


 

“迪伦的头发纠结夹缠、散乱地爆开,宛若火山喷发瞬间凝定的熊熊烟雾。他的肤色呈现病态的苍白,原本圆润的脸庞整个瘦了下来,困顿的双眼漫无目标地游移着。那个态势,似乎随时身子一倾就要倒在舞台上了。”


而他的听众,竟有大半完全是为了喝倒彩、闹场子而来的。



 

迪伦不解释,不调低电量,玩命般地、似乎随时就会死去一样地继续吼着像老头子的嗓子。


终于,有个观众跳出来大声朝他喊:“犹大!我不相信你。你是个骗子!”


迪伦不睬他,对乐队成员说:“Play Fucking LOUD!!!”用尽全身的气力,把《像一颗滚石》的歌词一句一句吼了出来:


Once upon a time you dressed so fine
Threw the bums a dime in your prime, didn't you?
People call say 'beware doll, you're bound to fall'
You thought they were all kidding you
You used to laugh about
Everybody that was hanging out
Now you don't talk so loud
Now you don't seem so proud
About having to be scrounging your next meal

How does it feel, how does it feel?
To be without a home
Like a complete unknown, like a rolling stone 


演唱会结束,几乎快要死去的迪伦和成员没有荣耀,像度过了失败的一天。他们接下来还有几十场演唱会,没人会相信迪伦能活着结束这一切。一场摩托车车祸让迪伦选择了归隐,许久不见了踪影。“那个满头爆炸卷发的苍白青年,就这么遁入了历史,再也没有回来。”


他的听众,却要过很久才能从《随风而逝》的时间里学会自己思考,体会到那首伟大的《像一块滚石》的意义,从迪伦这里,摇滚的意义才变得丰富,摇滚又成了一种新的寄托方式。


而迪伦用他的破嗓子,告诉了世人他二十几岁就明白的道理——偶像是那种赋予你精神让你觉醒、让你有能力站起来的家伙,而不是那种替你说话,替你做一切的人。等他做完了该做的一切,不管你领悟与否,都没资格再困住他们。


他依然用生命演绎着他的巡回演唱会,世界没变得更糟,也没变得更坏。


就像他自己所说的:这世界既不是上帝掌控的,也不是魔鬼掌控的。


从这里了解迪伦


尽管可能从昨天开始,你就遭受了一轮轮大规模的关于鲍勃-迪伦的信息轰炸,但理解这个伟大的歌手远远不能靠几天的功夫,你可能不知道迪伦写过书,不知道关于迪伦的这些优秀电影、纪录片。


 

《没有方向的家》

导演马丁·斯科塞斯
主演鲍勃·迪伦 / 琼·贝兹 / Allen Ginsberg / B.J. Rolfzen / Dick Kangas / 
类型: 纪录片 / 音乐 / 传记
上映日期: 2005-09-03
片长: 208 分钟(DVD) / 


马丁·斯科塞斯执导的纪录片,记述迪伦至一九六六年为止的生平故事,片中收录许多首度曝光的六六年巡演实况。


 

《我不在那儿》

导演: 托德·海因斯
编剧: 托德·海因斯 / 欧伦·穆弗曼
主演: 凯特·布兰切特 / 本·卫肖 / 克里斯蒂安·贝尔 / 理查·基尔 / 希斯·莱杰 
类型: 剧情 / 音乐 / 传记
上映日期: 2007-11-21(美国)
片长: 135分钟(美国)


超豪华的传记电影。迪伦一生的多面,让这部电影选择了六位演员扮演不同时期的他,例如凯特·布兰切特。


 


 

作者: [美] 鲍勃·迪伦 
出版社: 河南大学出版社
原作名: CHRONICLES: volume one
译者: 徐振锋 / 吴宏凯 


鲍勃·迪伦历时三年在打字机上亲手敲出来的回忆录,记录了自己生命中种种非凡的时刻——初到纽约,签约哥伦比亚,遭遇创作瓶颈,家庭生活片段,点燃灵感火花,打破界限……这位民谣诗人用热情、怜悯和深邃的目光回顾的往昔岁月,将那逝去的黄金年代一幕幕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豆瓣)旧版本翻译为《像一块滚石》。


《地下乡愁蓝调》

作者: 马世芳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07-10

《低下乡愁蓝调》是迪伦一首歌的名字,这本台湾音乐随笔,随处可见迪伦的名字,迪伦的那场旷世演唱会,疯狂迷恋迪伦的迷妹,被迪伦影响的台湾乐坛和一个个长大的人。



《时代的噪音从迪伦到U2的抵抗之声》

作者张铁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0.9
页数: 280


歌手当枪和被当枪的历史,这本书记录了包括迪伦、帕蒂-史密斯等等音乐人抗争的姿态。

致歉及暂别声明

我再次为昨天的严重失误而向各位致歉。我可能也要离开一段时间,再会。


The answer, my friend, is blowing in the wind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诺贝尔文学奖|鲍勃·迪伦!
鲍勃·迪伦:一块滚石的刀锋时刻
鲍勃·迪伦必听的几首歌
【金沐通胜】听说诺贝尔文学奖给了Bob Dylan!
鲍勃迪伦:他从来都不跟着时代走
现场 | 鲍勃·迪伦《Blowing In The Wind》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