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社区居家养老运营攻略(难点剖析、模式解读、政府购买...)
社区居家运营难的表现

中国的传统观念让老人更倾向于居家养老,社区居家养老的落地推行对我国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在实际运营过程中,社区居家养老还面临诸多困境。

首先,专业人才的匮乏以及养老服务缺乏规范的技能标准和服务质量监控,使得人们的观念中把养老护理人员与家政服务人员的服务等同,难以对养老服务产生溢价支付意愿。

其次,社区居家养老的服务成本尤其是人工成本并不稳定,还有逐年上升的趋势,长期盈利性是个很大的考验。

运营不下去的原因是什么?

造成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难以持续运营下去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四个:

(1)客群需求不稳定。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开敞式、流动型的服务,开敞和流动代表了覆盖面广,覆盖人群多,同样也意味着服务需求不稳定。居家养老是以“面”来开展服务的,对于每一个社区的老人来说,得到养老服务并不是那么迫切,钱是可花可不花的。本质上轻刚需老人刚需需求少,需求不稳定

(2)服务分散,运营成本难控制。不管何种养老服务,人力成本均占到整个经营成本中非常大的比例,而纯粹的居家养老公司就更是苫不堪言,服务的分散性和不确定性是最难解决的问题。政府也设想通过打造养老服务平台来实现服务的效率,事实上,大部分社区居家依赖政府补贴,一旦失去补助,运营将难以为继续,而拥有补贴并不能给机构带来多少盈利,社区居家服务中心想要充满活力,最重要的是自身要具备造血功能。

运营成本的增加很大程度上也是来源于客群需求的不稳定,点状的、无固定化的需求对应稳定的人工成本支出,盈利难度相对机构养老更大。

(3)服务提供者缺乏市场分,不了解老人需求。企业提供服务不符合老年人消费习惯。例如,在居家养老网络服务平台使用方面大多数老年人不会上网,利用该平台获取服务更无从谈起。这就要求服务提供过程中,现有的产品和服务充分的适老化。保障老人安全的呼叫系统要简单易学,老人获取相应服务要简化程序等等。

(4)企业提供服务没有较好的诱导策略。企业在一个社区内建设日间照料中心或者提供相应的服务,往往没有进行市场预判。“先进驻,后宣传”是养老服务企业常常会犯的错误,很有可能面临服务无人问津的窘境,更有甚者遭到小区业主的强烈反对。

通过资源整合提高运营能力

西方国家和地区能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有序开展的重要原因,是拥有全民性的专业化志愿服务组织和队伍。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展服务,除了充分利用社会人力资源,还有其他资源。人力资源包括社区居民、大学生志愿队伍、社会工作者和非政府组织其他资源如互联网资源、医疗资源等。

(1)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居家养老

目前,在中国的一些城市,政府相关部门通过购买岗位或项目开展社会工作介入居家养老的服务,利用社会工作专业的独特优势增添居家养老的特色,弥补存在的一些不足,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社会工作介入居家养老可以协助提供常规外展服务,如对社区行动不便的老人、贫困家庭老人、独居和空巢老人,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入户探访,根据老人的实际情况进行需求评估,制定服务方案等;可以帮助组织老年活动中心定期活动和大型活动。

(2)利用社区人力资源增强服务中心与居民互动鼓励有专长的社区居民参与体验式为老服务活动。

采用“养老储蓄银行”或“服务置換”方式鼓励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如,针对活力老人,鼓励有专长的退休老人——医生、护士、社会工作者、教师等参与服务提供,获得养老服务积分,可以换取他人为其提供的养老服务;针对有子女的中年家庭,星期天时,鼓励他们带子女参与“一日为老服务公益活动”,通过给小朋友发放奖励或者奖章的形式使中青年家庭体验为老服务的困难,同时传达敬老、孝老、爱老观念;也可以聘用社区内的相关专业人士一一医生等作为外部资源,为老人提供附加服务。

鼓励社区参与能够使社区居民充分认识服务中心的功能,是无形宣传;良好的社区互动,能够形成和谐的社区氛围,增加中心和社区的亲密程度,获得社区居民的认可;特殊情况下,能够获得较好的外部资源,获得人力支持。

(3)大学生志愿者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养老服务中心可通过对接高校领导层或者大学生自治组织一一各种社团来吸引大学生制原则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大学生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时,应以“多对一”为主要活动形式,如组织大学生成立“为老服务小组”或者“助老服务团队”等。

 (四)利用外部医疗资源

对接医疗资源,与社区卫生服务站建立合作关系,解决老人就医医保问题。

(五)开展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互联网+居家养老”在保留居家养老易于被老人接受、子女较好照顾老人等优越性的同时,通过“互联网+”带来的网络互通、信息共享、大数据分析等功能,还能够使居家养老服务变得更加智能化、便捷化、个性化。

社区居家养老可借鉴运作模式

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家庭养老一直是最主要的养老方式,然我国社区居家养老制度整体发展较晚,但也不乏较早的试点,总结各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开展情况,基本有以下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运作方式

(1)社区服务中心运作型

如上海市静安区目前打造了区一街道一小区居家养老管理服务的三级网络,并开展了“老年宜居社区”的建设。

(2)政府购买服务,社会组织运作型

如南京市鼓楼区所打造的“居家养老服务网”是由区政府出资以项目委托的方式委托社会组织运作,为居家老人提供“1+2”养老服务,并建立了区、街道、社区三级评估机制。

(3)民办养老机构运作型

如广州市鼓励民办养老机构在政府主导之下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广州市白云区松洲街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设在民办养老机构内,同时又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同处一院,相互呼应,资源共享,联结了民办养老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资源,实现了社区居家养老的一站式服务”。

(4)物业管理公司运作型

如苏州沧浪区通过与中国电信联合开发“居家乐211”服务系统,整合社会资源创建“虚拟养老”新模式,并将服务外包给物业公司对辖区内提供养老服务业的企业进行整合,为居家老人提供标准化、专业化、亲情化的养老服务,进而获得政府支持。

(5)星光老年之家运作型

如广州市从2002年起在各街道和社区成立“星光老年之家”,形成了以星光老年之家为中心,居家养老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义工队伍相互衔接、互为补充的助老服务体系。

(6)邻里互助运作型

如杭州市下城区打铁关社区尝试了“818”邻里互助站,即采取由社区居民每日轮流坐堂接待辖区居家老人服务需求的形式,开展邻里之间的互助、弱势群体的扶助、公共服务的协助等“三助”服务,并通过一个热线电话、一份邻里互助派工单、四道邻里互助流程、十类互助服务项目的“11410”工作模式完成。

搭上信息化、智能化的快车

民政部副部长邹铭表示,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应该紧跟信息化发展前沿,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技术手段创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实现标准化和信息化两翼齐飞。

为了提升养老服务信息化水平,适应“互联网+”发展新要求,民政部与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开展了养老信息惠民工程试点、远程医疗服务试点和国家智能养老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试点等3项国家级试点工作。

基于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平台和线下服务的“物联网养老”模式,有望打通养老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突破传统居家养老的诸多瓶颈养老需求多元与供给方式简单的结构矛盾,是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面临的一项突出问题。其中,老年人健康管理的信息化是一大难点。尤其是失能、高龄、空巢、失独和农村老年人养老面临很多困难。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成熟,让许多养老医疗产品“智慧”起来,并不断催生出新的供应商,提供更加充足而多元化的养老服务供给。比如,老年健康体系可以通过移动终端收集用户的健康信息,并提供个性化健康解决方案。通过互联网云平台计算分析,老人的健康监测数据结果发送给老人亲属,或者社区及养老、医疗服务机构,只要通过手机就可以查询老人的血压、血糖、心率等健康数据。此外,老人还能享受到紧急救助、康复护理、家政服务等一系列居家上门服务,并实现自助计时和即时评分。

互联网+”正全面融入金融、交通、医疗、保健等与养老服务相关的家庭服务业。不过,“互联网+养老”作为新兴业态,尚处于初级阶段,考虑到老年人群体的特殊性,其培育发展仍然面临着盈利模式、群体培育、路径保障等诸多挑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社区嵌入复合式养老服务的精准定位
互助养老如何行稳致远?
四方区充分发挥社区民间组织优势 创建社区互助养老新模式
南京龙潭街道“好邻养老社”互助养老的实践与思考
原创 | 在社区里安然老去—医养结合可行性探索与实践
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的构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