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推动药学服务能力建设 | 《可持续发展的药学服务与人才培养模式》研讨会上海站圆满闭幕!

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入,国家正大力推进药学服务的发展,并对药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卫健委等相关部门多次发文引导药学服务转型,“以药品为中心”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并多次提到“加强药师服务能力建设。”


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积极响应号召,发起《可持续发展的药学服务与人才培养模式》研讨会(以下简称会议),并邀请来自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药学领域的核心专家、各相关单位领导以及南京、济南、沈阳、上海、北京等十余个区域内多家医疗机构药学部门的管理者参会,希望通过交流、研讨等形式,与药学同仁们一起,探索我国药学服务模式转型和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和解决方案。

《可持续发展的药学服务与人才培养模式》研讨会上海站已于8月15日圆满闭幕,本次会议由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主办,上海市药学会承办,武田中国协办。下面,和药小匠一起回顾上海研讨会的精彩内容。

嘉宾致辞

首先,为我们致辞的是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药剂科主任吕迁洲教授及上海市药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晓敏女士-。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药剂科
吕迁洲主任致辞


上海市药学会
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张晓敏女士致辞
报告分享
在报告分享环节,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药剂科郭澄主任首先做了《聚焦未来药学-探索可持续发展的药学服务模式》主题报告报告涵盖了处方审核、长期用药药学服务、用药咨询指导服务、合理用药科普宣教等多方面内容。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药剂科
郭澄主任报告分享

而后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办公室的孙路路主任,为我们带来的关于《互联网+处方审核能力提升解决方案》的主题分享,孙主任在报告中详细叙述了处方审核的政策法规依据、药师的责任、处方审核的难点及方法等内容。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
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办公室
孙路路主任报告分享

短暂的茶歇过后,苏州科技城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王诚及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医药知识管理(MKM)专项基金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伍勇分别做了《家庭药师与慢病药学服务实践》系统组织化高效赋能-药师线上学习任务管理端》的报告分享。


随着分级诊疗政策的逐步推进,医务工作者的工作地点不再仅局限在医院,家庭药师团队的建设也是一个新的方向。


王诚副院长在报告中表示:“家庭药师有利于药师专业形象的建立,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建立契约式服务关系,为患者居家药物治疗提供个体化、全程、连续的药学服务,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帮助患者实现长期的健康管理目标!”


苏州科技城医院
党委副书记、副院长
王诚报告分享

本次研讨会报告分享环节可谓精彩绝伦,专家们的分享涵盖了国家政策、处方审核、慢病药学服务、互联网+云学习平台等多方面内容。其中,伍勇副秘书长和大家分享了,如何借助互联网工具提高药师学习培训的效率。


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
医药知识管理(MKM)专项基金专家委员会
副秘书长伍勇报告分享

多年来,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医药知识管理(MKM)专项基金众多专家委员一直为药学工具网和方刻APP提供了大量的支持,设计、研发了超过1500门包括:处方审核、用药交代、药物治疗管理、人文能力等内容的线上课程,及超过15000道的练习题,包括设计包含处方审核、用药交代的课程和题库,已经成为药师朋友平时学习、练习、考试、比赛的必备工具,未来还将陆续上线更多适合药师和医疗机构的线上功能和课程。目前,学习管理端已经开始在全国数十家医院药学部门进入了应用阶段。

话题讨论

报告分享环节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药剂科吕迁洲主任、上海市同济医院(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药剂科祝徳秋主任、上海市同仁医院药学部李玲主任、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药学部李智平主任及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药学部刘晓琰副主任等就“在国家大力推动合理用药健康科普的大背景下,药师参与健康科普的难点是什么;药学服务回归到对患者的药物治疗管理,过往的药师人才培养方式,存在哪些问题;我国目前药师队伍人才严重短缺,有哪些措施可以满足快速增长的慢病及居家药学服务的需求”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来自上海市同济医院(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药剂科的祝徳秋主任率先发言,她表示:“我国已经迈入老龄化社会,有数据统计,截止到2018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数量的17.9%,老龄化程度是非常高的,而且慢病在整个居民患病率中所占比重也是非常高的。在这种情况下,医院的药师如何下沉到社区去,做好以药师为主导的慢病管理已是迫在眉睫。但是,我们现在药师队伍人才又非常稀缺,如何才能做好这项工作,我认为,我们二级和三级医院的临床药师,整体的药学服务水平或是药物治疗管理水平相对较高,这些药师要下沉到社区去。同时,对于社区的药师也要有同质化的培养,让他们也具有能够开展MTM服务的能力,在这种同质化培养后,提高更多的能够参与慢病治疗管理药师的水平和能力,让更多的药师参与到慢病治疗管理当中,这是比较好的一个举措。


另外,我们医院的药师也可以到社区去开展药学服务门诊,这样可以带动社区的药物治疗管理,不仅是社区,还可以深入到社区中的各个站点、学校、养老院等,扩大辐射面。除了面对面的形式外,我们还可以采取线上或手机APP等终端的培训课程或一些科普文章形式来扩大整体的受众面。同时,我们还要做好科普宣传,让每一个人都成为自己健康管理的身体力行者,提高全民健康管理的服务意识。”


随后,在谈到“药学服务回归到对患者的药物治疗管理,过往的药师人才培养方式,存在哪些问题”时,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药学部李智平主任表示:“药学服务模式转型对我们药师来说是一个契机,过往我们都埋头于“搬砖头、拉车”,现在医改相当于是对我们专业能力的一种提升。比如,如果你想制作一个好的苹果派,那么你要先有很好的苹果,也就是我们临床药学学生的教学和培养。还有在职药师的继续再教育,一些线上线下的培训,一些信息化、现代化、智能化的学习方式,我希望能由主任们带头学习,不光要学还要有考核,这样才能学以致用。”

科普是传播健康知识、提升公众健康素养和促进人类健康、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讨论环节已逐渐接近尾声,上海市同仁医院李玲主任药师在谈到“在国家大力推动合理用药健康科普的大背景下,药师参与健康科普的难点是什么”时说:“当前,国家高度重视合理用药健康科普,药师做科普要学会换位思考要具有临床思维,那么就对药师的专业化和沟通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希望能够有专业的平台来做这件事情,能有一些提升药师的沟通能力和技巧的培训。”

将合理用药科普知识持续的传递给每一个人。提升百姓的素养,让百姓知道是药三分毒的“毒”在哪,是每一位药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可持续发展的药学服务与人才培养模式》研讨会上海站在与会嘉宾的热烈讨论中圆满结束,8月31日,《可持续发展的药学服务与人才培养模式》研讨会将去到长春,届时将依旧由药小匠为您带来现场报道,敬请持续关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当药学服务遇上互联网...
药师解药 | 你的血管正在加速衰老!血管中的“水垢”——动脉粥样硬化该如何预防?
临床药师与药师有哪些不同?
【专家风采】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药学部主任、《中国药房》杂志常务编委——隋忠国
医院药事管理与合理用药培训班在贺州市人民医院举行
关于发布《静脉用药安全输注药护专家指引》的通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