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公益界缺管理者还是执行者?

来源:北京晨报 记者 袁璐

上个月,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公益管理硕士正式招生,这是国内首个全日制的公益硕士项目。“我国的公益管理人才严重缺乏。”这是北大公益管理硕士招生宣讲会上中国银泰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银泰公益基金会创始人沈国军发出的感慨。然而,在民间公益界对此并不完全赞同。

捐助者:年薪百万招不到秘书长

“我招秘书长,找了好几年都找不到。”沈国军不乏遗憾地感慨道,很多企业都有这种情况,一些基金会开出的年薪已经非常高,甚至超过百万,却依旧找不到一个特别专业的管理人才,这种现象让大家都很困惑。

北大社会管理硕士项目由此而生。北大社会公益管理硕士项目是由北京大学、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和中国银泰投资有限公司、银泰公益基金联合发起,旨在培养投身于社会公益事业的高级管理人才或社会企业家。

“期望与北大合作能真正培养出优秀公益人才,也希望能够带动银泰员工的公益激情。”沈国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一直有参与公益教育的愿望,目前公益事业管理相对混乱,如何让公益机构更有公信力,关键环节在于人才。

“当年5·12汶川地震的时候,我们要捐款,求着人家捐款,之后到现在为止我们也都不知道这个善款是怎么用的。”沈国军表示,那笔捐款从来没有任何反馈,从来没有打任何招呼,也从来没有任何沟通。

职业公益人:执行人比领袖更重要

捐助者沈国军以及他的朋友圈所透露出来的信息,在民间公益领域得到的反馈并非一片叫好,不同的声音指出,相比领袖型的管理人才培养,善于筹款和接地气的执行人才更重要。

“当前的公益其实不缺乏创意,也不缺乏理论。”在职业公益人谭红波看来,真正需要的是专注于一个领域或项目,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探索出顺畅、严谨、完整且高效的项目管理方法,项目整个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流程化、制度化其实就是一个专业化的运作过程。

相比管理人才的匮乏,最缺的还是募捐的专业人才。“现在的情况是,很多公益组织服务很好、很专业,但是就是没人搭理,原因仅仅是没人可以去募捐。”一位曾走访过多家老牌基金会和草根公益组织的公益研究者表示,国内大多数公益组织都没有专业的募捐团队。

“很多公益组织的筹款大多靠领导完成,甚至全靠理事长一人。”该人士认为,很多公益项目策划、执行、晒单,都有现成经验可借鉴,也有足够人员来完成,但是募捐毫无专业性可言,“你说那些捐款者怎么敢将捐款交给这样一群在募捐上毫无专业可言的人。”

脱节的现状:公益硕士能否成为桥梁?

“壹基金、姚基金以及免费午餐活动等,这些基金因为名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名人效应,和良好的沟通渠道,极易获取捐助者的信任。”一位行业分析人士指出,以沈国军为代表的企业家、捐助者与基金管理人员之间缺乏足够的信任、完善的沟通渠道,这是当前民间公益出现自说自话、脱节现状的根源。

“做公益不等于做企业。”一位业者感慨,一方面,很多大的捐助者都是成功的企业家,希望以做企业的态度来做公益;另一方面,民间公益发育不完整,还面临着千奇百怪的现实,很难实现标准化。

“或许,公益硕士项目能给这种脱节的现状提供一个解决的方案。”前述研究人士表示,在公益这个领域,人的信任度和筹款能力密切相关,捐助者和职业公益者之间的脱节现象可能只是缺乏一个桥梁,类似于北大公益硕士这种项目,为架起这样一座桥梁提供了一种可能性,一个全社会都认可的高等教育人才,很大程度上是在增强捐助者与公益组织间的信任度,降低沟通成本。

公益慈善论坛,助你行善!

官方网站:www.loongzone.com

新浪/腾讯微博:@公益慈善论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与众不同沈国军——《中国慈善家》2015年11月封面故事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
亚洲最好的金融硕,是怎么炼成的?
【何言欢语】(1117)你是公益项目管理人才吗?
沈国军抱怨:零售业辛苦 这么多人才挣这么一点钱
北大光华MPAcc为何能获评A 成绩?—人才选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