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卢玮静:互联网平台改变了公益行业什么?


9月1日,2019珠海慈善发展论坛在珠海举行,论坛以“互联网时代慈善:工具创新与技术革新”为主题。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讲师、北京七悦社会公益服务中心主任卢玮静以《互联网平台改变了公益行业什么:价值与挑战》为题的演讲。
作者 | 卢玮静 
来源 | 本文转自公益慈善学园,有删减。

中国互联网公益平台经历了

“起步”、“快速成长”到“立法监督”三个阶段

互联网公益对基金会、捐赠圈的影响非常明显,使得公众捐赠可以通过走路等各种方式实现,触手可及。公益和互联网有一个共同的理念——“共享价值”。整体上,互联网公益平台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 

最初是“起步阶段”,很多人都在新浪微博捐赠过。2015年9月腾讯发起99公益日到2016年9月中国慈善法生效,是为“快速发展阶段”。随后,一系列法律法规出台,进入“立法监管,快速发展阶段”。

互联网捐赠金额快速递增,虽然在1000亿元的慈善捐赠大盘子中占比不大,但属性上有了明显的不同。仔细分析这部分资金,可以看到,它被投入很多活跃的公益领域。传统的进入政府系统或高校捐赠体系等路径,公众捐赠资源稀缺。然而,互联网公益的资源调动方式不同的,公众捐赠有巨大的潜力空间。

美国年度4000多亿美元的捐赠中,约80%来自于公众捐赠体系。两相对照,我们的互联网公益有非常大的潜力。

2018年各个平台筹款金额,主要是腾讯和支付宝。淘宝的“公益宝贝”,在去年“双十一”的12亿笔订单中,有3亿笔订单包含公益。公益已从过去需要借助政府力量变成人人可以参与。这是靠互联网实现的。

到现在,我们的格局是拥有20家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1000多家公募组织,再加5000多家慈善组织以及下游可能存在的社群与公益力量。

这些平台当中,只有6家是基金会或公益慈善组织的角色,再细看,其中联劝和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是基金会性质,其他平台大多有商业背景。

互联网公益的价值是

塑造一个社群参与的生态,建立信任和建构社会价值

我们服务捐款人,最初靠可信,随后吸引其参与公益项目,到如今的专业运作,捐款人离受益目标距离越来越清晰。在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上,可以实现捐款人动员并形成互动社群。传播可以影响捐款人与公众,让社会参与公益的方式发生转变。

10年前,我们无法想象今天能有这样丰富多元的状态,也无从想象可以如此公众。

“互联网+公益”可以塑造一个社群的基础,可以叠加到不同的社会情境中,建构社会信任。创建不同的场景,让大家建构更多的价值和互动,可以使生活更美好,这是平台的价值。

例如,除了腾讯、阿里之外,还有轻松筹、水滴筹、滴滴和美团。我们可以捐里程,也可以点外卖送给千里之外的小朋友,有很多生活场景可以创造、打磨,互联网公益带来丰富多元的价值。

整体上,互联网公益带来的第一个直接价值是技术助力筹款在移动支付时代,捐赠变得非常便捷和方便,导致资金量增多。

第二个直接价值是联合公益的价值。在不同平台上看到的很多项目,并非来自单个机构,而是联合发出的救助者声音。在共享价值下,企业、公益机构、病友都可以参与。以绿芽为例,他们对基层妇女的动员,可以让每个人在共享体系下依据各自资源参与公益,这样的公益触手可及,也在重塑当前公益项目的具体内容和行动方式。

互联网捐赠链条中

公益组织和平台社会建构端面临的挑战

过去,我们设计公益项目时可能不会深度考虑捐款人的深入动员和参与,以及项目如何呈现出更好的逻辑链条与体系。如今,互联网公益改变了这一切,社会化公益时代已到来。

这种“社会化公益”绝非只与高净值人群或企业战略公益时代相关,而是全员参与。我们应思考,其中的挑战是什么?“捐款人-平台-公募基金会-执行机构-受益人”这一公益链条,可能的风险或挑战是什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传统优势逐渐消失,未来基金会筹款应该怎么做?
读懂这6大商业模式,你就知道怎么“互联网+”了
因为用价值4万元的手机壳被网友围攻,唐嫣真的错了吗?
福建省爱心公益协会举办“爱 ”公益捐赠平台推介会
“互联网金融 公益”模式的法律规制 ——以“蚂蚁森林”为例
福建首家“互联网 慈善”公益服务平台试运行—福建爱心会官方网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