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做好社区互助养老?



中国的老龄化是怎样的现状,先不看数据,在北京或者全国任意一个一线城市,公交车上环顾一周,老年人占据到70%或以上,其中一线城市乘公交老龄化现象更甚。当然公交老龄化这个现象与城市其他交通工具尤其是地铁的开通有极大的关系,但是据有关数据表示,乘坐地铁老年人口占比也在上升。

北京市S社区位于东城区与西城区的交界处,老年人口密度大、人口比例逐年上升,目前60岁以上的人口在1600人左右,其中80岁以上老人178名,90岁以上老人40-50名,高龄老人、独居、空巢老人比例高。这些群体因年龄增长社会交往减少,独居在家中,一方面个人安全问题得不到完全保障;由于行动不便,一部分老人用餐不便,基本的生活保障有待优化解决。

另一方面部分老人或因身体状况或因性格使然长期生活在较为封闭的环境,极易产生孤独感和失落感,甚至导致抑郁;同时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能力和社会适应力也逐渐下降。由此造成了老人的各类身心问题,导致老人生活品质的急剧下降。

居家养老在中国核心家庭的社会现实下,已经很难使老人独善其终,社会养老机构不断的建立,但是高额的养老费用让很多家庭负担不起。社工找到了社区居委会负责人,建议可以开展社区互助养老,实施低龄帮扶高龄——精准帮扶的养老方案,由此,社工以S社区为对象,开展了一项由政府资金购买社会工作者组织开展为老服务,实现精准的帮扶的系列活动开始了。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1.社工首先开展前期调研走访,明确社区困难老人需求;向社区高龄开展一对一的入户综合评估,为每一位入户服务对象建立健康档案,了解社区老人的心理状况、生理状况、家居环境及个性化需求。

2.在老年人精神慰藉需求上,在原有社区服务的基础之上,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组织志愿者为老人提供精神上的关怀服务,为有需要的照护者开展个案咨询和心理疏导服务,协助老人进行生命历程回顾,增强老人的人生价值感。针对高龄老人照护者,社会工作者可为有需求的照护者提供放松减压服务,开展相应的活动,排解照护者内心的压力,扩大其支持网络,促使其情绪的释放。

3.在身体健康护理需求上,针对身体状况较好,生活可以自理的老人,社会工作者可组织志愿者,在入户探访的过程中,向其宣传健康方面的知识,定期的量血压,做体检等,促使老人关注自身的身体状况,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老年疾病的发生和恶化;链接社会上的医疗资源,为社区老人提供上门义诊服务,协助老年人享受家庭医生相关的便民服务。

针对半自理和失能的老人,外出比较困难,长时间的在家中,社会工作者可以组织志愿者对这些老人进行重点的关注,定期的协助照护者为老人提供相关的服务,比如身体的康健服务,外出陪伴,外出购物等简单的志愿服务,社会工作者也可链接社会上可兹利用的资源,为失能和半失能老人提供上门的特殊服务,如理发,修脚,按摩等服务,促进老人身体的康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他们是养老服务的“润滑剂”,每个养老机构都值得拥有!
情暖夕阳 | 协作者社区老人照顾中的专业思考
延迟复工,备考2020社工考试的你要这样学 | 新春学习计划10
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新模式——“整合式”
详解现代社会养老服务的四个方面:生活照料、老年照护、社会参与、休闲娱乐
守护最后的温暖和尊严,他们是“生命摆渡人”!杭州不足10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