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暴雨洪水过后,易引发传染疾病,如何防大疫?这四点需注意

河南暴雨,牵动人心。暴雨过后各地紧急救灾工作正在稳步展开,此时张伯礼院士发出紧急提醒:“河南雨灾后需防大疫。”

△ 河南暴雨(图源:央视新闻)

强降雨、洪水、地震、战争等重大灾害过后,很容易出现传染性疾病的暴发。尤其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水,在受污染后会成为传染病最直接的传播渠道。

暴雨后易爆发这些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

水和食物是肠道传染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暴雨洪水过后灾区的水和食物受到污染,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微生物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大量繁殖。不小心使用污染后的水或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容易引发肠道传染病。

灾后常见肠道传染病包括细菌性痢疾、霍乱、伤寒和副伤寒、其他感染性腹泻,如寄生虫性腹泻,还有甲型肝炎、戊型肝炎、手足口病等。

肠道传染病的症状表现为腹部疼痛、腹泻、电解质紊乱。如果灾后发现自己存在这些症状需及时就医,完善相关的检查,在诊断明确以后,及时的进行对症的治疗。

皮肤疾病

暴雨过后流水成分复杂,可能混有垃圾、化学物质等,水中病菌多,加上夏季穿的少,皮肤外露,很容易引发多种皮肤病。常见的有接触性皮炎(表现为红斑、肿胀、丘疹、水疱甚至大疱)、湿疹、虫咬皮炎、脚癣、过敏性皮肤病等。

△ 暴雨后积水病菌多(图源:央视新闻)

尽量避免蹚水,如必须外出要做好防护,束紧袖领及裤脚口,穿上雨靴,皮肤外露部位涂擦驱虫药水;回家后要及时用流水和肥皂清洗被渍水浸泡过的身体部位;及时换上干净的鞋、裤,以免病菌滋生;泡过水的鞋必须清洗晒干,不然脚部很容易真菌感染。

自然疫源性疾病

自然疫源性疾病是指在自然条件下长期存在、在野生动物间流行,并在一定条件下会感染人类的疾病,常见的有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血吸虫病、鼠疫、炭疽、布鲁氏菌病等。

一方面,洪灾期间自然环境的改变,包括温度、湿度、水位及媒介生物的栖息地变化影响了病原体、传染源、传播媒介和宿主的生长繁殖和生活习性;另一方面,受灾后部分灾区群众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所以易导致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流行和暴发。

防大疫,做到这四点

01 决不喝生水,做其他用途也要小心

暴雨后,灾区水质差,有条件的尽量饮用密封桶装水、瓶装水。生活用水可以降低条件,但也不能用自来水直接洗菜、洗水果就吃,自来水看起来清澈,可能已经被污染了,更不要用洪水去洗蔬菜水果和餐具。

最保险的方法是,先消毒(最好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使用合适比例的消毒剂)后煮沸,这样处理后再用于清洗瓜果、锅碗瓢盆。

02 丢弃洪水接触的食物

应及时处理被洪水浸泡过或腐败变质的食品,不食用任何被洪水浸泡过的食品。如果冰箱断电,冷藏食品超过4小时、冷冻食品超过24小时就不能再食用了。

避免食用来源不明的食物,尤其是淹死病死的禽畜,在家加工食物要煮熟、煮透,生熟分开。

03 做好防鼠灭鼠、防蚊灭蚊工作

在雨后应尽快清洁周边环境,避免滋生蚊蝇及细菌等微生物,它们是传播传染病的主要媒介。睡觉时尽量使用蚊帐、准备好电热蚊香,出门时注意在身体暴露部位涂抹驱蚊剂。

04 防止洪灾后新冠疫情反弹

张伯礼院士还特别提醒,现在针对新冠疫情防护仍不可松懈,防止洪灾后新冠疫情反弹。灾后受灾群众聚集,群体饮食睡眠不足,人体抵抗力会变差,此时如果有新冠肺炎确诊或无症状感染者出现,特别容易发生快速传播。

因此在救灾复产同时对新冠肺炎预防工作仍应慎终如始,严格佩戴口罩,尽量避免大范围人群聚集,加强开窗通风。

天灾无情人有情

一起为河南加油!

健 康 值 得 传 递

觉得本文写得不错,就点个在看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心!暴雨洪灾后,易感染这些疾病!
洪涝灾害后,如何防范这些传染病?吉林省疾控权威专家这样说……
暴雨灾后生水能不能喝?哪些食物必须扔?要防哪些传染病?
敲重点!雨灾后需注意,全民科普看这里!
警惕不能丢!郑州暴雨、台风烟花后,肺癌患者和家属还应注意“传染病”
风雨过后,是温暖的阳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