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醒时还有脑细胞在“睡懒觉”?

清醒的时候,仍有一部分神经细胞保有睡眠周期

是否会有这样的体验,有时候明明是在集中注意力,却还是遗漏了很多想记住的东西,无力感爆棚有木有,这是为什么?

斯坦福大学最近发表了一篇研究,发现清醒时也有睡眠波,只是不像沉睡时那么明显,脑细胞不能持续活跃,当它们陷入低活跃状态时,你的注意力就没那么集中了,发表在《科学》杂志上。跟随BOBO来了解一下这一新鲜出炉的科学发现吧。

首先,当我们处于深度睡眠状态时,大部分脑部电波呈现的波形,像是体育馆中起伏的人浪,规模宏大容易察觉。

研究者发现在清醒的时候,并不是所有脑细胞都会醒过来,有一小部分脑细胞不分白天黑夜,一直保有睡眠周期。不同于睡眠时的“全体人浪”,清醒时只是由部分人参与的“小人浪”。

由于规模太小,无法像睡眠时的脑电波一样容易监测到,研究者这次采用了一种新型的探针。以往人们只能看到单个神经元会在活跃和不活跃之间转换,这个探针的使用第一次让研究者可以看到特定系列神经细胞的变化。

研究人员把探针放入了猴子的脑中专门探测一部分视觉区域,训练它们专注于提示视野某个位置(比如右上、左下)的变化,那些成功注意到变化的猴子,科学家会给予食物作为奖励。他们发现,神经细胞发射的速率有时很快,有时很慢,快慢之间的转换,类似开关在“ON和“OFF”的切换,当神经细胞切换到活跃的“ON”状态时,对外界的响应度更高。

“‘ON’状态下神经元激发速度很快,然后忽然转换成低速发射,就像是通过掷硬币决定状态的。”文章的其中一个作者Kwabena Boahen说。

还发现以下三个现象:

1集中注意力时,神经元将花费更多的时间在“ON”状态。

2

外界刺激发生在神经细胞“ON”状态下,猴子正确判断概率更大。

3

纵然猴子知道应该注意的区域,如果神经元运行到低活跃状态,猴子也会频繁地错过刺激的改变。

部分神经细胞时而会处于“低迷”状态,解释了为什么有时候明明在集中注意力,却还是会错失很多细节。

同时,当脑细胞在活跃状态的时间更长时,猴子的瞳孔睁得也更大,与此前发现警觉的动物和人类倾向于拥有更大的瞳孔这一结果相符。这个发现也展现出,集中精力和对外部刺激的机警两个现象在脑中是相关的

那么问题来了——

为什么在醒着的时候大脑还会进入“低迷”的状态?为什么不会一直保持活跃的状态,时时提防外界攻击?

一个解释是与能量相关。据文章作者之一Boahen说,神经元持续兴奋消耗需要更多能量,脑细胞可能通过降低活跃度来节省能量。

另外,神经元过度活跃时会产生损害细胞的副产物,低活跃度状态可以让神经细胞有时间清除废物。

版权声明本文由“科普北京”原创。编译自ScienceDaily(每日科学)。欲转载请关注账号后直接回复“转载”,按照要求转载即视为获得授权,否则一律举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智力开发】大脑愈开心,学得愈好!高效学习6个秘密
大脑是神经系统的龙头,极其脆弱 大脑远比你想象的更可怕
70岁年龄40岁大脑,到底是怎样做到的
原来数学学得好真的有生理原因!科学家发现“数学细胞”真的存在
为什么《行尸走肉》能够如此深刻地引起玩家的共情?心理学家Jamie Madigan 对此展开了研究
睡眠脑电中的mu 节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