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家电网:用数据管理企业 用信息驱动业务 建设信息化企业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企业建设不断深入,深入挖掘数据价值,加快实现全业务协同和全流程贯通越来越重要。“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国家电网公司陆续完成了SG186和SG-ERP工程建设,建成了总部、省(市)两级数据中心,构建了主数据的管理体系,促进了各专业的横向协同和数据的纵向贯通,支撑了公司的跨越式发展。

随着公司各业务条线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的不断深入,跨专业业务协同与信息共享不足,数据多头录入,数据反复抽取、冗余存储、质量不高等问题日益突显。同时,加快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和全面建成“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目标,对全业务协同、全流程贯通提出了更高要求。

因此,用数据管理企业、用信息驱动业务,建设全业务统一数据中心对建设信息化企业具有重要意义。

全业务统一数据中心是公司现有数据中心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主要包括数据处理域、数据分析域和数据管理域三部分。“全”是指全业务范围、全数据类型、全时间维度。“统一”包括统一的企业数据资源模型和构建统一的企业级主数据。

全业务统一数据中心总体建设工作由公司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国网信通部牵头,国网运监中心及相关部门配合,协同推进。今年,公司完成全业务统一数据中心总体设计,并发布公司统一数据模型(SG-CIM3.0)和企业级主数据管理体系,在国网浙江、福建、辽宁电力试点建成全业务数据分析域,实现全业务数据接入和清洗转换。

模型规范统一,保障数据安全共享

“全业务统一数据中心涉及专业多、技术难度大,创新性强,任务十分艰巨。我们要充分认识其重要意义,统一思想,加强合作,克服困难,全力推进,作为技术支撑单位,我们要有能力,更要有肩膀,发挥好支撑、桥梁和中流砥柱的作用。”国网信通产业集团项目管理中心负责人说。

按照任务分工,受公司委托,国网信通产业集团负责牵头组织开展数据管理域建设工作,包括统一数据模型和企业级主数据管理体系设计工作。

数据管理域是公司数据模型管控、主数据应用的中心,通过强化统一数据模型与企业级主数据的全面应用与管控,实现公司业务数据在语法与语义上的统一,保证数据的一致性与可用性,是实现数据规范、安全、正确的关键和保障。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6月2日,国网信通产业集团组织专家先后十余次、历时十余日评审和修订会议材料,全力支撑保障了公司召开的全业务统一数据中心启动视频会,调动了各方的积极性,让相关方从上到下达成一种共识,为日后工作开展打下了良好的组织基础。

为保证高效统一支撑全业务统一数据中心建设,国网信通产业集团召开工作推进会,要求各方统一思想、克服困难,全力推进工作开展。国网信通产业集团组织7个业务域专家深入开展技术支撑工作,建立健全沟通机制和渠道,作为集团总部与试点承担单位之间桥梁,实现纵向沟通与横向沟通经纬交织,由点及面,破解沟通死角。该公司深入开展全面有力的技术支撑工作,除了在总体组层面的技术支撑人员,全程为人员组织、财务、物资、客户、项目、资产和电网7个业务域设计组提供现场技术支撑工作外,国网信通产业集团下属各产业单位组织后备技术力量为统一数据模型和主数据设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人员储备。工作主要以现场集中办公为主,远程沟通交流为辅,对存在的问题,采取实时提报技术支撑单位工作组的方式,发现一个,消缺一个,并形成问题答疑清单。

为了让参与统一数据模型和主数据管理体系设计的人员对当前国际电力模型标准、国网电力模型标准、模型设计方法、主数据管理体系有整体的了解和认识,国网信通产业集团组织开展统一数据模型和企业级主数据管理体系设计培训,为开展统一数据模型和企业级主数据管理体系设计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保障。

当前,管理域方面,统一数据模型和企业级主数据管理体系的初步设计工作已经完成,预计到年底前,具备公司统一数据模型(SGCIM3.0)的发布条件。

分析灵活智能,挖掘数据资源价值

国网福建电力运营监测(控)中心副主任钟云南介绍,每年迎峰度夏期间,沿海6个城网特别是城乡结合部配变(公变)重过载情况较显著,直接影响配网可靠性与客服水平。今年,国网福建电力基于大数据平台开展了城网配变重过载预警分析工作,能有效预测未来可能的过载配变,定位准确率可达80%~90%,为做好迎峰度夏准备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福建电力已全面启动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全业务数据中心分析域建设工作,弥补了传统技术的缺点,解决了传统技术扩展性不强,建设成本极高,计算处理及分析挖掘能力有限等缺点,能满足企业大数据环境下全类型数据存储、处理、分析及应用的需求,实现大数据环境下全业务、全层级、全类型数据资产的集中整合、存储、分析与应用。

数据分析域是公司各类数据清洗转换、汇聚整合的中心,通过全业务数据抽取、清洗和转换,构建统一数据分析服务,实现跨专业数据的高效计算、智能分析和深度挖掘,并主要支撑采集监测类和分析决策类应用,是挖掘数据资源价值,提升数据应用水平的核心。

依据建设方案,国网浙江、福建、辽宁电力共同承担了全业务统一数据中心分析域试点建设工作。为推进项目建设,7月12日,国网辽宁电力副总经理、党组成员路俊海组织召开建设推进会,科技信通部葛维春主任提出“全力以赴,攻坚克难,按时完成任务”的工作要求,并做工作部署。目前,国网辽宁电力已完成19套系统全量数据接入,并完成人资、物资、运监3个专业8个大数据分析场景业务逻辑梳理、算法设计、宽表研发、数据清洗以及可视化场景展现,计划至12月底,实现27套核心业务系统全量数据接入,完成大数据分析场景的研发以及大屏可视化展现。

今年,国网浙江电力运检部基于全业务统一数据中心开展了电网运检智能分析管理平台的建设,实际开发周期只用了3个半月左右,比起原来要用1年左右开发效率提高了2倍多。该公司运检部专责许飞高兴地说:“全业务统一数据中心确实给我们业务部门提供了很好的帮助,准备好了很多数据,不需要花太多时间去协调数据接入、开发数据接口以及理清其中的数据关系了。这次我们的智能运检管理系统,有效使用了25套系统的数据,其中有涉及实时量测类的、业务类的、视频图像非结构化类的,以及外部气象类的。我们只花了3周,从全业务统一数据中心把需要的数据挑出来,校验一下即可开发,速度大大加快了。以前我们一直想做的设备全维度评价,如变压器全量评价,涉及的数据项多达345个,今年就建成并投入使用了。”

国网浙江电力作为三家综合试点单位之一,累计投入了包括营销、运检、调控中心等13个业务部门以及100多位信息化顾问,历时1年半,完成国网浙江电力的全业务统一数据给中心建设。该公司累计完成了35套核心系统的全业务数据接入清洗转换,已支撑实际业务应用开发,形成企业数据统一管理能力,简便跨业务数据共享难度,大大提高了后端大数据分析应用水平,支撑了电网安全生产、客户营销服务及企业经营管理各领域业务的精益化提升。

分析域方面,国网浙江、福建、辽宁电力三家分析域试点建设单位正在开展数据清洗、转换,预计到年底前,可完成分析域试点建设的全部工作。

数据干净透明,推进业务流程贯通

2016年6月,公司印发了《国家电网公司全业务统一数据中心建设方案》,国网江苏电力积极响应,从各业务领域抽调专家组建专业团队,深度参与全业务统一数据中心建设。在数据处理域方面,研发统一数据访问服务,解决多源异构分布式数据的统一访问,完成资产全寿命多码联动设计,实现资产全过程信息的闭环管理,提升资产精益化管理水平,全面贯通了EMS、DMS、PMS、GIS、用采、营销等信息系统的设备数据和运行数据,以配电网源、网、荷的能量全过程为主线,实现了全景展示。

数据处理域是公司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各类业务数据存储、处理、融合的中心。通过改善业务集成,消除数据冗余,归并整合业务系统,实现源端数据逻辑统一、分布合理、干净透明。主要支撑业务处理类应用,是推进业务流程贯通和数据共享,保障数据质量的关键,提升数据应用水平的基础。

国网江苏电力依据处理域的构建思路,重点针对统一访问服务进行技术突破,通过了解对比现有国内外主流厂商的产品,分析其优缺点,结合自身情况,开展技术攻关与设计研发工作,初步已完成两大主体功能的开发,并通过试点场景的验证。通过统一数据服务,公司实现全业务数据的便捷访问,解决跨专业数据共享与使用困难问题,同时改变原数据复制的业务集成方式为共享使用方式,研发一个逻辑上的数据库,隔离业务应用与数据库间的直接连接,提高数据访问的安全性,在此基础上,统一数据访问服务提供抽象的开发能力,简化数据管理和应用的开发,支持从物理上跨库的表之间的关联查询,实现跨数据源的数据检索,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数据共享处理的方式,极大地提升了数据资源利用效率。

为了切实提高资产管理水平,结合公司的总体建设要求,国网陕西电力于2016年5月启动了基于智能物联的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项目建设,开展了资产全寿命多码联动集成改造试点验证工作。利用移动物联技术,该公司对实物建立唯一标识,结合移动智能终端实现互联,通过实物ID实现项目编码、WBS编码、物料编码、设备编码、资产编码等多码在五大业务环节的贯通。建立动态关联的多码联动方式,一是统筹衔接物资采购需求、项目建设、项目验收、工程结算、工程决算的业务流程与管控要求,确保各类信息完整准确并及时传递;二是明确各业务环节的工作标准与行为规范,建立物料编码、设备分类编码和资产分类编码等联动标准库,为工程自动竣工决算标准化管理打好基础;三是通过固化联动规则,实现各类信息加工的标准统一,为业务融合应用提供高质量信息支撑,为资产主线各阶段业务提供基础保障。基于全业务统一数据中心资产全寿命集成典型设计和多码联动信息贯通为基础,国网陕西电力在物资招标、工程转资、设备维护、成本管理等方面实现了业务全面提升。

目前,在处理域方面,国网江苏、安徽、陕西电力三家单位已完成资产全寿命“多码联动”、源网荷协调互动等应用优化改造的设计和开发工作,预计到年底前可全部完成相关系统的优化改造。

延伸阅读:海外市场:从智能电表安装-数据采集-数据管理

大数据“十三五”规划或将出台 电力大数据市场有望爆发

电力大数据能为电力行业提供哪些服务和技术支撑

数据是信息化的核心。未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建设全业务统一数据中心是源端全业务融合、后端大数据分析的必然选择,这既是信息化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着眼公司未来发展的战略需要,对建设信息化企业具有重要意义,必将为公司创新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北京

为支撑全业务统一数据中心分析域实施,国网北京电力积极推进大数据平台二期建设工作,整合、优化、重构了公共数据组件和智能分析决策平台,融合承担数据存储中心、计算中心、分析中心、服务中心四大职能,以支撑企业级大数据的应用分析。平台已于10月31日上线试运行,初步建成企业级大数据平台,为全面建设全业务统一数据中心提供了有力支撑。

同时,国网北京电力还开展同期线损应用迁移改造工作,针对数据治理工作难度高、工作量大、范围广的问题,组织各相关集成系统编制指导书,梳理专业问题,形成解决方案,提升数据质量,为全业务统一数据中心试点工作推进做好准备。

下一步,国网北京电力将开展全业务统一数据中心分析域的建设实施,完成GIS及非结构化数据向大数据平台的迁移,开展同期线损迁移试点工作,确保全业务统一数据中心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江苏

在数据管理域方面,国网江苏电力对数据模型管理模式进行持续优化,以“实物ID”作为电网资产和设备关联的桥梁,编制电网设备主数据管理方案,实现高效精益的电网设备管理,并且基于IEC接口设计规范,完成典型应用集成接口规范编制,明确不同系统、应用进行集成的技术和业务标准。

在数据处理域方面,国网江苏电力研发统一数据访问服务,解决多源异构分布式数据的统一访问,完成资产全寿命多码联动设计,实现资产全过程信息的闭环管理,提升资产精益化管理水平,全面贯通EMS、DMS、PMS、GIS、用采、营销等信息系统的设备数据和运行数据,以配电网源、网、荷的能量全过程为主线,实现了全景展示。

在数据分析域方面,该公司创新设计“以分布式数据库为主,内存数据库为补充”的混合型数据处理解决方案,提升数据分析效率,开展用电采集数据、输变电状态监测数据迁移大数据平台,提升数据分析能力。

浙江

目前,国网浙江电力基于已建成的企业统一云平台,通过统一数据模型、全业务数据汇集、数据管理支撑工具三个方面的提升,开展全业务统一数据中心建设。

在SG-CIM2.0、数据仓库模型等已有的统一数据模型成果基础上,国网浙江电力深入研究统一数据模型落地应用等关键技术,实现业务数据定义、数据管理、数据交换的进一步标准化和规范化,并开展SG-CIM3.0企业统一数据模型设计,以客户业务域为试点完成企业级数据仓库模型设计。

同时,国网浙江电力在2015年构建的具备大数据能力的企业统一云平台基础上,建设全业务统一数据中心分析域,截至2016年11月初,平台已接入营销、生产及管理等30套核心系统的业务数据,实现了全量业务数据的汇集和共享。

国网浙江电力还规划了数据模型管理、元数据管理、数据资源探索和数据全过程管理等10个数据治理和数据管理组件,并对相应的数据、模型管理支撑工具开展设计及研发。

安徽

国网安徽电力参与国网客户组数据管理域的统一数据模型完善设计和主数据优化设计;参与数据分析域建设工作,包括同期线损应用迁移改造试点等;牵头数据处理域的客户全方位业务线的业务集成典型设计。

7月,国网安徽电力参与完成国网客户组的统一数据模型完善设计和主数据优化设计工作,完成数据分析域技术路线研究、费用测算以及可研报告的编制与修订工作;积极推进数据处理域建设,结合营销业务信息化顶层设计,开展客户全方位业务主线集成典型设计,编制完成优化改造的可研及试点建设方案,完成了客户资料、客户用电、客户消费等8类客户视图的查询设计,以及业扩报装跟踪查询、客户信息全方位查询、客户保修服务等6个高级移动应用支撑与营销业务应用系统、用电信息采集系统、95598业务支撑等7个系统的集成设计工作,初步完成了客户全方位业务主线集成典型设计。

福建

国网福建电力已完成ERP、财务管控、PMS2.0、营销业务等22套核心业务系统的数据全量接入工作,同时积极开展跨专业大数据分析场景的构建工作,其中,城农网重过载场景从模型优化与应用深化两方面进行优化;在应用融合改造方面,全力推进用电信息采集、输变电在线监测、同期线损、运监分析监测、S6000系统的功能改造、业务融合等工作,提升应用数据存储能力与数据计算能力。

数据中心在总体架构方面,解决了传统数据中心扩展性差,建设成本高,数据存储、计算处理及分析挖掘能力有限等问题;在数据集成方面,能对数据中心的所有的数据集成任务进行调度及作业监控;在数据存储方面,存放不同性质的数据,并提供不同的数据服务;在分析/服务方面,提供指标多维分析与固定报表展示,提供数据挖掘模型的管理、训练、评估及发布,为外围系统提供数据支撑;在系统管理方面,实现对元数据管理、系统监控、接口监控、运行调度、运维辅助等功能。

辽宁

国网辽宁电力按照公司全业务统一数据中心建设要求,采用“充分继承、成果复用;成熟可靠,实用可控”的原则,应用前期结构化、非结构化、地理空间、海量历史/准实时4个数据中心建设成果,设计现有数据中心与大数据平台融合的全业务统一数据中心(分析域)技术路线,确定建设方案,并于2016年8月正式启动项目建设。

目前,国网辽宁电力已完成12套系统全量数据以及5套业务系统核心数据接入,并开展统一分析服务场景研发与部署工作,计划11月30日完成17套业务系统数据接入和清洗工作,12月20日完成统一分析服务场景部署上线,初步建成国网辽宁电力全业务统一数据中心(分析域),为该公司各专业开展大数据分析提供平台和数据支撑。

黑龙江

国网黑龙江电力基于统一接口服务平台标准化设计,对现有对外数据发布接口进行升级改造,建设采集系统统一接口服务平台并开展试点,现已开展“电能质量在线监测系统”与统一接口服务平台的数据接口工作。

统一接口服务平台是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与其它外部业务应用系统实现数据交互和业务交互应用的支撑平台,承担采集数据发布、外部数据接入、业务交互集成等应用,具备数据抽取、数据需求管理、标准访问服务、服务权限配置、服务运行监测等功能,支持通过灵活配置方式实现对外部数据请求服务的快速响应,数据提供更便捷快速,数据发布更安全稳定,同时大大缓解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数据服务中原先存在的接口众多、负载压力等问题。

陕西

国网陕西电力主要承担全业务统一数据中心处理域中资产全寿命业务条线集成典型设计及多码联动集成试点改造工作,并于2016年5月启动了基于智能物联的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项目建设工作。

项目围绕资产全寿命业务主线,开展业务集成典型设计工作,从规划设计、招标采购、工程建设、运行检修、退役处置5个业务环节进行了业务集成梳理,实现了信息的全维度收集、全过程追踪、全方位共享,成为构建国网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体系最佳实践。

项目依据全业务统一数据中心处理域和管理域的整体规划,开展资产全寿命多码联动集成改造试点验证工作,利用移动物联技术实现五大业务环节多码动态联动,实现各类信息的标准统一,为业务融合应用提供高质量信息支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家电网
案例(四):建立数据认责机制推进电力企业数据管理保障体系建设
电力数据在国网转型中的价值
进入数字电网时代.......
主数据管理解决方案
水务头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