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科学的尽头是神学”是被误读的枷锁

“科学的尽头是神学”彷佛是一个枷锁套在科学家们的脖子上,而这个枷锁彷佛还是上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给套上的,事实是否如此?显然不是。

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这三大宗教关于宇宙的一个共同观点就是:宇宙非自动产生,他们是唯一的缔造者,同时他们还是宇宙运行规律的缔造者。

这就让科学家们很悲催了:假设真有这么一位科学家穷尽了宇宙的运行规律,他会发现:他的所有努力还是要归于神,因为神是这些规律的设计者。

神的这个逻辑让后人就很为难:因为不可能证明,这个世界上还有另一个无限大和无限可能。这是一个逻辑的怪圈,彷佛一个克莱因瓶,你永远走不出这个循环。

所以有的人说:宗教是用九十九句真理在证明一个谎言。

神的这个神逻辑也让科学家们很为难,某种程度上甚至是绝望:如果你证明了这个世界是有序的,为了证明这个证明,你还要证明无限大、无限可能都是错误的。因为无限大还没有被证明是不是有序。好比圆周率,圆周率的尽头在哪?如果你承认这个世界是无序的,那么现有的世界又因何而存在?

那么,科学的尽头到底有什么呢?难道科学的尽头真的是神学吗?

现在可以确定,这句话是对爱因斯坦原话的一种误读,其原话是这样的:当科学家登上一座高山之后,发现神学家早都坐在那里。人们把这段话简述为:科学的尽头是神学。这显然违背了原意。

爱因斯坦那句话想表达的意思是:现有的知识还没有办法解释宇宙。

整个科学探索仿佛变成了一场寻找宇宙密码的比赛,爱因斯坦是其中最重量级的选手,另一位比肩的选手是牛顿。

牛顿(1643-1727)一生有一半时光与神学有关,牛顿本人也是虔诚的基督教徒。

但是,牛顿研究神学基本是一种半隐蔽的状态,因为当时的宗教环境还不能接受宗教异端的出现。

当时的宗教势力达到什么程度,我们可以举两个世人皆知的例子。

哥白尼是《天体运行论》的作者,他批判了托勒密的地心说理论,这从根本上动摇了基督教关于上帝创造世界的理论。他因为担心会被攻击一直不敢发表。该书出版时,双目失明的哥白尼已处弥留之际。

意大利哲学家乔尔丹诺·布鲁诺,为了捍卫这一学说被活活烧死,这一年是1592年, 51年后牛顿出生,这就是牛顿出生时的大环境。

当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问世以后,他为了避免贝克莱大主教的责难,就在万有引力里加入了神的第一推动力(实际上,他自己也根本不知道为什么会有万有引力,神可能是最好的解释)。

那么,牛顿除了担心贝克莱大主教的责难,还担心什么?事情有趣的地方就在这。

现在认为,牛顿理解的神学与当时的基督教教义有冲突,冲突点主要是在三位一体上。基督教认为圣父圣子圣灵是三位一体,上帝是独一的,三位一体的上帝,在未有宇宙以前,圣子由圣父而生,圣灵由圣父,圣子而出。三方协作,在太初创造了宇宙万物。

这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同理。当然,基督教不是道教,我们是用《道德经》勉强去解释一下。

而牛顿认为有一个类似上帝密码的东西在帮助宇宙运行,而这就让神父似乎变得可有可无。

但是,有异议不代表他对基督教不虔诚。他觉得上帝密码或许就隐藏在《圣经启示录》中,而他想做这个能解开宇宙万物运行规律或者运行密码的人。

所以,牛顿花了大量的时间在这上面。

牛顿认为,金字塔是根据 “皇家肘尺”的神秘计量单位设计的,他甚至想通过量化这个神秘单位来完善自己的引力理论。比如,胡夫金字塔的总重量约为684万吨,如果乘以十的十五次方,正好就是地球的重量。

如果用金字塔的高乘以十的九次方就等于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金字塔底座周长乘以二再除以金字塔的高,恰好约等于3.14159,也就是圆周率。

牛顿还认为,如果可以量化这个神秘的计量单位,可能会有助于将神秘力量公式化,就如同咒语一样,想什么时候用就可以什么时候用。这些发现对于牛顿来说,有助于精确重建第一圣殿中的所罗门圣殿,从而可以观察出圣经启示录中隐藏的末日时间。

牛顿甚至通过自己的演算,在1704年一封信上称,公元800年神圣罗马帝国的查理曼大帝后的1260年就是世界末日。 但是根据牛顿学专家Stephen D. Snobelen的解读,牛顿确实有一个2060年终结的描述,但描述的不是地球,而是天主教会(现在来看,这种预测显然是不被认同的)。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牛顿实际上是想用自然科学去解释神学,去解释启示录,试图找到神学的密码。

英国著名诗人亚历山大·蒲柏在其墓志铭上说:“自然和自然的规律隐藏在茫茫黑夜之中,上帝说:让牛顿降生吧,于是一片光明” 。也许,这也是牛顿一生的梦想。

“Qui genus humanum ingenio superavit”是后人对牛顿的评价,这一段拉丁文翻译成英文就是:“He surpassed the race of man in understanding”(他超越了人类的理解)。

那么,爱因斯坦呢?我们可以肯定地说爱因斯坦是一个无神论者或者说是一个泛神论者。

正如爱因斯坦在信中说的那样:“我不相信人格化的上帝,我也从来不否认而是清楚地表达了这一点。如果在我内心有什么能被称之为宗教的话,那就是对我们的科学所能揭示的,这个世界的结构的,没有止境的敬仰”。

1905年是爱因斯坦的“奇迹年”,其重要成就基本上在1915年完成广义相对论的建立后就全部完结了。他余下的四十年一直忙着建立统一引力和电磁力的大一统理论。这是一项很难的工作,显然和牛顿一样,都没有找到最终的宇宙密码。

也许正如爱因斯坦最早提出的那样:人类的天生缺陷,导致了我们对宇宙的认识不足。他说,宇宙就是一个没有起点的空间,而人类看到的只是宇宙的平面,其实宇宙是立体的,我们永远无法看到宇宙的真实面目。

牛顿的例子说明对神学的信仰并没有阻碍其对科学的探索,“科学的尽头是神学”也不是爱因斯坦的枷锁,同样也不应该是所有科学家的枷锁。

也许“破灭九十九个谎言去证明那最后一个真理“才是所有科学研究的必由之路。

关注我,分享更多有趣的知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爱因斯坦、达尔文、牛顿这些著名科学家,晚年都转去研究神学?
科学家牛顿和爱因斯坦,发现了什么?为何晚年去研究神学?
神学才是科学的尽头吗?为什么科学家到最后都成为了有神论者?
爱因斯坦为何说,科学的尽头是神学?其实我们都误解了他的意思!
人类是被设计出来的?爱因斯坦和牛顿晚年研究神学,或发现了秘密
爱因斯坦和牛顿为什么晚年都去研究“神学”?他们到底发现了什么秘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