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知青岁月:一支难忘的歌

好多年前,我在电视上看过北京电视台举办的一个知青谈话栏目,特约嘉宾有濮洊忻、聂卫平等。吸引我的不是名人,而是知青的生活。随着他们对那段特殊岁月满含深情的追忆和讲述,我心被深深震撼。

我不是知青,因为我生在农村;我也没有知青很清晰的记忆,因为我记事的时候,知青上山下乡已经接近尾声。只是,“知青”两个字还是在我的记忆中留下深深的印痕。


首先这印痕还是来自生产队里的知青们。记忆中那四个知青,好像一个叫凡、一个叫建、一个叫江,一个叫波,都是从城市来的。凡、波是女的,凡个子高高的,肤色不是那么白净,很稳重;波娇小、白净,很活波。建和江是男的,建很文弱,江很壮实。他们的年龄那时在十七八吧。知青的住所就安排在村后边部队拉练时开挖留下的窑洞里。


知青到村里就吸引住了大人和孩子。他们身上所散发出的城市气息对于落后的村子就像腊月里吹进了盛夏的风。他们的普通话听起来像悦耳的歌声穿戴也非常合体,纵是换上劳动服装,也是那么自然。特别是女知青,朴素的衣着反而把她们衬托更加楚楚动人。

早晚他们要刷牙,也引来孩子们看稀奇,不知道那小小的刷子在嘴里怎么刷出那么多乳白的泡沫,那泡沫该会有桂花和薄荷混合的清香。他们的牙齿很白,白像无暇的玉、像熟透的晶莹的石榴籽。大人有时会逗我们这些爱看稀奇的男孩子“你长大了找媳妇会找啥样的人?”“就找像知青一样漂亮的人,嘻嘻,嘻嘻”,我们一边争先恐后回答,一边做着鬼脸。

知青们到村子做的第一顿饭便闹出了笑话,他们做小米红薯汤,水开先放红薯,后下小米,结果红薯煮烂了,小米还是生的。队长问他们饭怎么能这样做,他们还振振有辞,红薯体积大米的体积小呀这并不影响他们在农村人眼里的魅力,相反倒觉得他们有着稚气未脱的可爱。

他们在田间是如何从事劳动的,我没有记忆,只知道波是记工分的,一到日落下工,社员们把她团团围住看她记录,偶尔也有争执,但争执后马上都会笑起来,这其中既有双方的宽容,更重要的是普通话与土话交锋的诸多可笑的因素。

乡村的夜晚,或雨雪的天气,是寂寞难耐的,几个知青这个时候会吹口琴、唱歌曲。那悦耳的琴声、嘹亮的歌喉活跃了他们的生活,也给村子带来了无尽的快慰和情趣。

建好像有些爱面子,一次父母从市里来看他,父亲个子很矮,村民们一见故意逗建:“建,是谁了?建许是怕村民笑话父亲个子矮,支支吾吾不肯说,他的母亲登时就火了,带着几分《朝阳沟》中银环妈的泼辣劲儿,当着村民的面儿数落道:“我还不嫌你爸个子矮呢,你敢嫌你爸矮?真是没出息!”弄得建更加难堪。好心的村民赶紧打圆场:消消气,消消气,建这娃可不会那样子想,他是怕你太年轻,他爸看着面相老,说出来大家不信。建妈妈的脸色这才阴转晴。

大约是1975年夏天吧,下了一场特大暴雨,村边的河水把两丈多高的桥也淹没了,村口一棵四个人合抱粗的槐树也被风刮歪了。知青住的位置正好是沟中洪水经过的地方,并且地势很低,夜里大水灌进了窑洞,把窑中的床、箱子都漂了起来。男知青自救能力相对强一些,搬住窗户框蹲在窗台上;女知青慌了神,只想着往门外跑,结果被顺沟而下的洪水卷了进去。幸亏村里人预想到他们的处境,组织社员及时赶到,大家手挽手跳进水中,组成人墙,才把女知青救了上来。

有一件事也许不该提,但我想已经过去几十年了,已没有什么可神秘的,况且在今天看来已是很平常的事,就是建和波谈起了恋爱。后来,村中一个爱说是非的媳妇把他俩的事到处散布,还说看见他俩住一起了。为此,波与快嘴媳妇大吵了一场。当时男女未结婚住一起是很丢人的事。所以要提这件事,与绯闻无关,而是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回想这件事会时时感触到他们那寂寞、萌动的心。

他们从繁华的都市来到偏僻的村子,又是情窦初开的年岁,生硬的政治桎梏怎能压抑住人性的渴望,没有爱情的火花也许才是不正常的。只是后来听说双方家庭反对,县知青办出面干预,两人分手了。从寂寞、压抑、甚至患难中迸发的爱情火花被无情的冷水熄灭了,两人还得继续着相处但却无言的日子,该是怎样的悲怆和无奈。

再后来,知青返城,队里的四个知青也相继返城走了。知青走时是怎样的情景我没看到只是现在想起,感觉他们的情感也许是复杂的,既有回城的喜悦,也有对乡村深情的依恋,毕竟村子里曾留下了他们青春的印记,起伏连绵的土地上洒下他们劳动的汗水,还有洪水中劫后余生的庆幸。

就此一别,都市、乡村分成了两个世界,世事茫茫、形色匆匆,也许以后再没机会回村子了。乡村湛蓝的天空、四季分明的田野,月圆月缺、日升日落,以及袅袅炊烟、牛铃的叮当、如豆的灯火、沉沉的黑夜……还有淳朴的乡亲、孩子们像山葡萄般晶莹的眼睛,所有的一切,都镌刻在风华正茂的年岁里,化为永远的记忆,化为一个时代在生命中的深深的烙印


上初中的时候,意外得到一本旧杂志,上面登载了作家叶辛的反映知青生活的小说《蹉跎岁月》,书中的人物、场景似乎我都很熟悉。我一下沉浸在书中,再也走不出来了。放下书,也恍恍惚惚,感觉自己就是书中一员,柯碧舟、杜见春、邵玉蓉……一个个鲜活的身影在眼前晃动,他们的喜怒哀乐都牵扯着我的心。奇怪,那些并不清晰的记忆怎么就凝结成了我这么强烈的知青情结呢?书读了一遍又一遍,只读得下雨滴水的简短描写也能让我感受到山寨那浸透身心的落寞。


有时,书中的情节与村中知青的记忆交织在一起,让我陷入了一种超越时空的久别重逢的场景。此后,我又听到了《蹉跎岁月》电视剧的主题歌《一支难忘的歌》,关牧村浑厚、深沉的声音,又让我沉浸在歌声里:“青春的岁月像条河,岁月的河呀汇成歌,一支深情的歌,一支拨动人心弦的歌…….”听着、听着,似乎飘渺的人生真的汇成了一首歌,虚无的岁月真的汇成了一条河,歌也悠悠,河也悠悠,生命变成了一叶小舟,在歌中、在河中悠悠穿行。


囿于自己的水平和视野,我只能记录下对知青散乱的感性的记忆,作为对知青岁月的怀念和自己积蓄在心中的情感的寄托。我能想到的是,就是那一场几乎波及城市所有家庭、每个角落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改变了多少家庭的际遇,改变了多少人的命运;又是那场运动,留下了多少令人难忘的青春记忆,这其中有喜、有悲、有笑、有泪,有沉甸甸的收获,也有空荡荡的失落。不经历那场运动,也许很难体会到那代人的感情。

拉开几十年的距离,再回望那段历史,也许不能仅仅用对与错、得与失来评定,那是用青春汇成的潮,那是用激情汇成的潮,那城市主动用文明影响带动乡村的一种朴素愿望和尝试。这就足够了今天我们提出乡村振兴,提出以工哺农、以城带乡,谁又能否认,这其中没有上山下乡的影子,只不过,前者带有冲动的激情,后者发展必然的理性。消除城乡的隔膜和鸿沟,让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完美融合我们追求的梦想、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

1968年知识青年下乡全面铺开算起,今年应该是55个年头了。我感觉,“知青”不仅仅只是一个特定的名词,它更应该成为一种精神、一种情感。知青走了,城市对农村,农村对城市的那份感情应该永远存在。近几年,不断在媒体看到知青故地探访或创业的感人故事,我就会忍不住地想,队里的几个知青是不是也会有一天突然出现在村子里,尽管离开村子很久了,尽管脸上已经没有了青春的光泽,但村子的一草一木,寄托着他们无尽的情;早已坍塌的破败的窑洞,还回荡着恍如昨日的笑语

——那一定是很感人的情景,只需一个简单的构想就足以模糊的眼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回家______难忘记忆中的那条河
走进广寒寨知青博物馆,你还记得这些老物件吗?
电视剧《蹉跎岁月》主题曲《一支难忘的歌》,引人回忆!
梦之旅合唱组合《一支难忘的歌》,道出了多少人的青春记忆
配乐诗朗诵:难忘的知青岁月
知青岁月,属于那一代人的独特记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