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宋元时期的少林武术

宋初以后,随着对禅宗祖庭地位的确立,少林寺成为禅学的中心,对禅宗祖庭的宣扬成为主流,故此后到宋末,有关史志很少记述寺僧习武情况。直到宋末,寺僧习武活动又见于史册。据《宋史·范致虚传》载,徽宗时,河南尹范致虚以僧赵宗印充任宣抚司参议官,并节度军马,宗印把武僧组成一支军队去抗击金兵,僧兵名“尊胜队”。而范致虚在徽宗时任河南尹,少林寺就在范的领地之内。范素与少林寺关系密切,曾立《面壁之塔碑》于少林寺,故范所组织的僧兵队伍当是以少林武僧为骨干。实际上,宗印统领的僧兵乃是唐代少林僧兵的延续。此外,现今流传的清末时抄本《少林拳法》称,北宋初年少林寺僧福居曾邀请民间武术家到少林寺交流武艺。清《拳经·拳法备要》云,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亦精于少林拳法,后世还传有少林太祖长拳。此说虽不能以有力的史实予以佐证,但作为人们长期流传的一种说法,应当与少林武术有一定的渊源关系。

元朝建立后,少林寺得到了元廷的大力推崇,使之成为拥有至高无上地位的佛教寺院,少林寺由此也极力维护元朝的统治,并成为其忠实的卫士。在反元斗争充斥的时代,少林寺不断受到威胁。据《宣授少林寺提举藏云大师山公庵主塔铭》载,至元三十一年(1294)和至大元年(1308年)藏云两次奏请皇帝、皇储、诸王、帝师及都僧省发圣旨、令旨等保护少林寺。元朝曾下令民间禁止铸造兵器,不准民间习武。但少林寺作为元朝统治者的忠实卫士,并未禁止少林寺习武用以自卫。这从元廷祐五年(1318年)《庆公碑》所载可证:“乙丑,嵩少有御寇之扰,雪庭以师(慧庆)供副寺,壬申寻升提点。”让慧庆充任副寺、提点来“御寇”,当是以武力来御敌。此足以证明元代少林寺僧以习武自卫。此外,元朝只有官府中才有的名称,在少林寺出现许多,比如“提点”、“都提举”等。这从明朝武僧周参、广顺、玄机曾任过此职看,这几个职务极可能与武僧的头衔有关。

元朝未年,天下大乱,元朝护卫者少林寺与反元者的冲突已不可避免。在少林寺与农民起义军的对抗中,少林寺曾组织僧兵反击红巾军,但最终还是被强大的农民军打败,少林寺也被攻陷。此事记载于明洪武六年(1373年)《嵩岩俊公和尚塔铭》中:“至正之末,天下大乱,兹寺失守。”关于元末少林武僧与农民军进行的战争,后来演化成了“紧那罗王御红巾”的神话。传说,红巾军进攻少林寺时,烧火僧紧那罗王手持烧火棍,站于太室、少室两山之间,吓退了红巾军。后来少林寺僧把紧那罗王奉为棍术大师,把唐代的大将军僧昙宗称为头辈爷,把紧那罗王称为二辈爷。

纵观北魏到元代少林寺僧习武情况,史志没有专门记述,其习武活动只散见于史册、碑刻字里行间。

僧稠习武、十三武僧助唐、圆净反唐、宋代僧兵、元代御红巾等,无可置疑地证明少林寺僧在这期间习武从未间断。但从这一时期少林寺僧习武的内容上看,仍是民间武术,并未形成完整的少林武术体系,也就是说未形成具有鲜明特点的武术流派。由此,这一阶段是少林武术的初创时期或奠基时期。

少林寺僧在经历了北魏至元代长期的习武之后,到了明代,经过武僧不断演练、综合、传承、提高,形成了完整的少林武术体系。从武术门派角度来说,明代是少林武术流派的形成时期,也是少林武术的定名之时,即明代少林武僧所演练的武功才被正式定为“少林”之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宋金时期,少林寺真的有“僧兵”吗?为何他们“不见于史册”?
图解南少林传奇历史
扫地僧真实身份竟是少林武术鼻祖?
天下武功论少林(中2)
[武术论坛]天下武功出少林,河南少林寺功夫又出自何处呢
中国历史上真实的少林十三棍僧战史揭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