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百校研究生颂百年⑪|颂成理先辈不甘人后、敢为人先,励广大青年艰苦奋斗、奋发图强
userphoto

2023.10.19 河南

关注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元年。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四史”),知史以明鉴,方能不忘来时路,直面新征程。

视频 / 成理师生为党诞辰献礼 共唱《新征程》

来源 / 成都理工大学 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

点击此处查阅原视频

我是成都理工大学“四史”学生讲述人

朱 鹏 程

成都理工大学

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

2020级

材料与化工专业 硕士研究生

今天

我们从@兰州大学研究生手中的火炬引燃火种

点亮本次网络学习“四史”活动的火把

让我们一起走进成都理工大学

走近成理先辈为新中国矢志不渝的奋斗历程

       成都理工大学的历史,是新中国发展史、建设史的一个缩影。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教育事业百废待兴。党和国家工作重心战略转移,恢复经济和发展生产,迫切需要建设人才,特别是工业建设人才。

学校应新中国建设需要,在全国院系调整中诞生,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开始了艰难的创业。

视频 / 成都理工大学宣传片

根据国务院批准的建校报告,学校以重庆大学地质系为基础,调集北京地质学院、东北地质学院、西北大学、南京大学等多所院校的部分教师和干部组建成都地质勘探学院。

在这批教师中,有大批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青年教师,还有一批为 “开发矿业” 做过贡献的老教授和骨干,如 “攀矿” 的发现者和奠基人之一常隆庆教授,足迹踏遍攀西地区,为开发攀枝花钒钛磁铁矿提供了宝贵的地质资料;从重庆大学调来的李承三、李唐泌、周晓和、吴燕生、李之常、张言森、刘祖彝教授,他们是地质学、古生物学、矿床学、测量等领域的老一辈专家学者,为地质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

图 / 李承三

图 / 阆中寥家山附近嘉陵江多级阶地图

(李承三手绘)


      成都理工大学自建校始,就开始为新中国建设事业和发展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而后孕育了一大批英才扎根在广阔的祖国大地

周晓和,(原名周光煦,号晓和),男,汉族,1892年11月生,四川成都人。毕业于法国蒙伯里野大学、里昂大学,教授。民革成员

图 / 周晓和

周晓和1918年毕业于成都高等师范学校英语系。1919年参加少年中国学会,在成都创立分会,并创办了《星期日》周刊,发动学生运动响应北京的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因少年中国学会的关系曾与李大钊、邓中夏等革命先驱有较深的交往,在泸县川南师范任英文教员时与恽代英朝夕相处,深受感召。曾在《少年中国》、《少年世界》、《东方杂志》上以周光煦之名发表进步文章

图 / 少年中国学会会刊《少年中国》第一卷第一期

1920年赴法国入蒙伯里野大学地质系学习,1923-1925年入巴黎大学、里昂大学地质高等研究科学习,并获得毕业证书。1926年回国,任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英文教员及原成都大学教务长;1927年任成都师范大学教务长兼成都大学讲师,1928年任成都大学图书馆主任兼师范大学英文教授;1929年-1931年除了继续在以上学校任教外,还同时在华西大学、石室中学兼授法文、英文课;1932年-1941年任四川大学副教授。1937年作为川大的代表参加了康藏地质考古旅行团;1941年-1949年在西康经济研究所任研究员,兼四川大学教授、川康农工学院教授讲授地质学,并兼任光华大学英文教授;1950-1951年任四川大学地质系教授;1952-1956年任重庆大学地质系教授;1957年以后任成都地质学院地质系古生物教研室教授。

图 / 周晓和(右一)全家照片

周晓和教授青年时代即受到新思想的影响革命先驱的精神感召积极投身“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从1918年起开始从事英文教学,几十年来在众多的大学和中学任教,在长期的教学中,发明了自己独特的英文教学法—渗透法,并担任过地质学、古生物学及法语的教学工作。曾著论文及译文发表于《地质论评》、《古生物学报》及《古生物译报》,对我国早期的底层古生物研究有较高的建树。并著有大量“地质学讲义”和“古生物学讲义”,为我国和我校的地层古生物教学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常隆庆,字兆宁,1904年生,四川江安县人。193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获理学学士学位。九三学社社员

图 / 常隆庆

常隆庆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和地质教育家。1930年任中央地质调查所调查员,1932年任中国西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主任。1939年任国民革命军事委员会西昌行辕地质专员。1943年任会理益门酒精厂厂长。1946年任四川地质调查所所长。1950年任西南地质调查所副所长、兼重庆大学教授。1952年任西南地质局工程师、重庆地质学校教务主任。1956年任成都地质勘探学院教授,古生物教研室主任。曾任中国地质学会第32届常务理事、中国古生物学会理事。

常隆庆教授从事地质研究工作40多年,撰写、发表、出版20多篇数百万字的学术论文、专著和教材。他在古生物学、大地构造、中国地质和四川矿产地质等领域做了大量开创性的研究工作,尤其在攀西地质矿产早期研究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常隆庆教授从1934年起就到荒无人烟的攀西地区进行地质矿产调查工作,写了著名的《雷马峨屏调查记》。1936年为调查导致金沙江断流的会理大地震原因,他与助手殷学忠先生从会理出发,沿金沙江而上徒步考察到攀枝花,在此次地质考察中,他先后发现了世界著名的攀枝花钒钛磁铁矿和宝鼎煤矿,为此,同年他获得“干城”奖章。

图 / 前往攀枝花探矿的常隆庆(中)等合影

1937年他发表了著名的《宁属七县地质矿产》,这是迄今最早记载攀枝花磁铁矿发现和地质调查的资料。由于常隆庆教授的这一重大发现,使得被称为蛮荒之地的攀枝花成为了世界著名的“钒钛之都”和中国重要的钢铁基地,他被后人誉为“攀钢之父” ,1979年国务委员方毅同志曾深情地说:“攀枝花现在建成了,不要忘了发现攀枝花的有功前人常隆庆教授。”

图 / 矗立在四川攀枝花的常隆庆塑像

从上世纪50年代起,常隆庆教授一直潜心于地质教育事业,他亲临教学第一线,讲授《古生物学》、《地史学》、《中国地质》、《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学》等多门专业主干课程,并担任研究生指导教师,主编了我国第一部《中国地质学》中专教材。他治学严谨,教书育人,热心培养和帮助青年教师成长,他的许多学生后来都成为重要学术带头人、专家、技术骨干和高级领导干部。

邬宗岳,登山运动员,运动健将,重庆云阳人,1933年1月12日出生。

图 / 邬宗岳

邬宗岳自小品学兼优,1946年考入重庆南开中学。1951年,17岁的邬宗岳当兵进入了军营。1953年,由他任队长的西南空政男子篮球队在四川省首届运动会上夺冠,紧接着又在全国空军运动会上拔得头筹,邬宗岳也因此两次荣立三等。1951年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转业后,曾荣获过'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优秀职工'称号。1959年毕业于成都地质学院,同年被选入中国登山队。196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图 / 邬宗岳所获奖章

1960年5月,中国的首次珠峰攀登,选择从北坡进发。此前,成功登顶的外国登山队选择的都是相对容易的南坡。而从1921年到1938年,英国人用了17年的时间,7次到北坡侦察、攀登,最终都以失败告终,英国人由此为北坡攀登路线下了定义:“飞鸟也无法逾越。”当时的中国登山队装备极差,任务艰巨。邬宗岳被分配进运输保障队第一梯队,负责海拔7400米至8500米段的给养运输。第一梯队队员需要背负氧气瓶、睡袋和食物,负重约25公斤。邬宗岳比其他队员多背了铁锤和铁钻等矿石采样工具,每走一步都十分艰难。在将给养送上8500米营地后,邬宗岳先后在8500米以上的高度采集了8块矿石,在天气寒冷又极度缺氧的条件下,邬宗岳以顽强毅力,细心采凿每块矿石,无论是麻岩、大理石岩还是石灰岩、云母岩,每块均为厚3厘米、宽6厘米、长9厘米,非常规则。邬宗岳用羊绒衣包裹着那些标本,背下山时,羊绒衣都磨破了。因为采矿耗时较长,在下撤的途中,疲惫的邬宗岳一度产生了幻觉,情形十分危险。

在邬宗岳等后备支援队员的全力保障下,1960年5月25日凌晨4点20分,中国登山队王富洲、贡布、屈银华三人首次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

图 / 邬宗岳和罗士明在珠峰采集的岩石标本

(现藏于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

征服珠峰后,邬宗岳被中国登山队选派去北京新闻电影制片厂学习摄影技术,他很快成了一名优秀的摄影人及出色的登山教练。1961年6月,邬宗岳带领中国女子登山队,登上海拔7595米的公格尔久别峰,打破了女子登山高度的世界纪录。完成登顶后,下到海拔7300米高处时,队员衡虎林掉进深不见底的冰裂缝时,他两次下到冰裂缝深处,抢救遇险的队员。

1964年5月2日,邬宗岳和其他9名运动员,登上了海拔8012米的希夏邦马峰。在极端恶劣的情况下,他成功拍摄了首次攀登这座高峰的电影,公映后轰动世界。邬宗岳因此荣立特等功,并获国家体委“五好运动员”称号。

图 / 邬宗岳获得的奖状

1975年,中国登山队决定再次从北坡登上珠峰,进行综合科学考察,拍摄电影及登顶照片。已在干校劳动8年的邬宗岳被重新征召回队,并被指派为登山队副政委,兼任登顶第一突击队队长,负责拍摄电影,承担心电遥测任务。邬宗岳当时年已42岁,是整个登顶队伍中年龄最大的。队伍即将开赴西藏时,长期分居两地的妻子才由成都调来北京,但他顾不得安排好家事就匆忙地奔赴西藏。

图 / 邬宗岳和妻子王明秀合影

1975年4月下旬到5月上旬,根据气象预报,珠峰地区可能出现好天气周期。中国登山队决定派邬宗岳带领一支突击队上山,进军顶峰。邬宗岳在即将出征时举起拳头,向党委表示:“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带领大家登上顶峰。”

图 / 邬宗岳带领突击队向珠穆朗玛顶峰进军,同战友握别

4月22日,突击队开始向顶峰进发,并一鼓作气到达了7007米高处。高处不胜寒,吹得人连喘气都格外费劲,大家只能侧着身子前行。在7600米高处,突击队遇到了十级以上的高空风,队伍只好下撤。

5月2日,珠峰地区风势稍减。突击队从海拔6000米营地继续向珠峰挺进。为了把大风抢走的时间夺回来,他们一天兼程两个营地,当天就到达了海拔7007米的北坳。晚上,邬宗岳十分疲惫,高山反应使他彻夜失眠。感冒又使他不断咳嗽,嗓子哑得说不出话来。但他叮嘱突击队员要吃好、睡好、注意身体,自己却在低矮的高山帐篷里坐一会,蹲一会,细心思考着第二天怎么通过海拔7400米的“大风口”。

珠峰地区气候变化无常。第二天邬宗岳一行刚出发,风就大起来了,快到“风口”时,风力达到八九级。行军中,邬宗岳除了和大家一样背着鸭绒睡袋、氧气瓶、食品等东西,还多背了一部电影摄影机、一架照相机和一支信号枪。他背向西面吹来的狂风,侧身挪步向北而上,以自己的行动鼓舞队员们的斗志。大家跟着邬宗岳奋勇向前,胜利通过“风口”,到达了海拔7600米营地。

5月4日,队伍在七八级的大风中向海拔8200米高山营地挺进。由于体力消耗太大,邬宗岳不得不在岩石上爬行前进。在严重缺氧的情况下,他的呼吸十分急促,但他仍然不停地端着电影摄影机,拍摄大家与风雪搏斗和行军的镜头。每拍完一个行程,他都以极大的努力去追赶队伍。

在到达营地后,在外国人从未进行过心电遥测的高度———海拔8200米处,邬宗岳向大本营发出了心电讯号,成功地取得了心电图,为研究人类对特高海拔地的适应状况,提供了宝贵资料。次日,突击队向海拔8600米的最后一个营地进发了。为留下攀登海拔8200米以上高度的运动员们与大自然搏斗的珍贵镜头,邬宗岳解开绳子,走在队伍后面拍摄电影。按常规,在高山行军,必须结成登山小组,否则会有危险。这对于老队员邬宗岳来说,他并非不知,但为了更好地完成拍摄任务,他选择了与队友分手。

队伍前进了。邬宗岳却渐渐地落在了后面……

1975年5月27日下午2点半,中国9名登山运动员胜利从北坡登上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并将觇标第一次竖立在了珠峰的顶端,掌握了大量第一手珍贵的珠峰测量数据。此后,专家们通过精确的计算,最终得出了8848.13米这个我们都熟知的数字。这一数据,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承认,成为了许多国家地图集和教科书上的数据。

图 / 珠穆拉玛峰

5月28日,当登山队从顶峰下到海拔8200米时,只见邬宗岳的背包、氧气瓶、冰镐和摄像机规规矩矩的放在悬崖边上,旁边有一个滑落的痕迹。下到8000米附近时,人们看到在悬崖顶部风化岩石和冰雪混合的地方,邬宗岳长眠在了他魂牵梦萦的珠峰雪白的怀抱中。

图 /邬前星(邬宗岳之子)在珠峰大本营邬宗岳墓碑前献花

1975年7月19日,《光明日报》以“珠穆朗玛一青松”为题详细报道了邬宗岳英勇献身的经过,并赋诗一首:

巍巍珠峰云天耸,无高不攀众英雄;

可歌可颂邬宗岳,珠穆朗玛一青松!

图 / 邬宗岳烈士纪念碑

(位于成都理工大学橘颂园)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我辈青年勿束于安逸,应奋发图强做栋梁,不负年少。

新中国的沧桑巨变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不是别人恩赐施舍的而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靠勤劳、智慧、苦干和实干奋斗出来的。

以成理先辈为代表的建设者,都是新中国成长历程的亲历者、见证者。先辈之精神应铭记,我们应牢记先辈不甘人后、敢为人先之进取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西华大学研究生,

下一段“四史”故事,由你们讲述!

活动指导单位: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

活动发起单位:《中国研究生》编辑部

四川大学研究生工作部

本期主办单位:共青团成都理工大学委员会

本期承办单位:“成理研究生”微信平台



内容 | 成理研究生
编辑 | 马亚男
责编 | 雅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攀登者》中的四川英雄
揭秘新中国真实的“攀登者”:用生命代价测出“8848”米……
“王炸”阵容 空前题材!吴京能凭它成为“票房之神”吗?
我是在编教师,我考研原因
攀登者“黄埔军校”,撑起中国登山界半壁江山
中国地质大学登山队抵达北极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