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古代建筑,传统文化的载体

建筑是文化的载体,古建筑是传承文化的核心。古建作为一种文化精神的载体一个民族生活的历史记录,是人类文化灵魂的栖息地,人类文化信仰的庙宇,铭刻历史丰碑和文化灵魂的殿堂,是不同地区、国家、民族、社区的文化模式的映,也是文化多样性的表征,具有特别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记录历史,展示文化,载托灵魂,提供认同,增强自信,这都是古建筑能给予我们的,没有古建筑,我们就失去了自己的文化。古建筑是人类文化信仰的庙宇和殿堂,只有在这些圣殿面前,我们才知道自己是谁。


当中国大大小小城市都被

模式化的高楼大厦占据后,

城市的性格已经统一化,

地方的个性已经扁平化,

故乡留给新一代人的印记越来越少。

老祖宗的建城智慧与建筑艺术也在渐渐流失。

中国建筑,具有悠久的

历史传统和光辉的成就。

从陕西半坡遗址发掘的方形或

圆形浅穴式房屋发展到现在,

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

修建在崇山峻岭之上、蜿蜒万里的长城,

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

建于隋代的河北赵县的安济桥,

在科学技术同艺术的完美结合上,

早已走在世界桥梁科学的前列。


现存的高达67.1米的山西应县佛宫寺木塔,

是世界现存最高的木结构建筑;

北京明、清两代的故宫,

则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建筑精美、

保存完整的大规模建筑群。

至于我国的古典园林,

它的独特的艺术风格,

使它成为中国文化遗产中的一颗明珠。


这一系列现存的技术高超、

艺术精湛、风格独特的建筑,

在世界建筑史上自成系统,独树一帜,

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像一部部石刻的史书,

让我们重温着祖国的历史文化,

激发起我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信心,

同时它也是一种可供人观赏的艺术,

给人以美的享受。


从古代文献记载,绘画中的

古建筑形象一直到现存的古建筑来看,

中国古代建筑在平面布局方面

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

这就是每一处住宅、宫殿、

官衙、寺庙等建筑,

都是由若干单座建筑和一些围廊、

围墙之类环绕成一个个庭院而组成的。


一般地说,多数庭院都是前后串连起来,

通过前院到达后院,

这是中国封建社会“长幼有序,

内外有别”的思想意识的产物。


这种庭院式的组群与布局,

一般都是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

沿着纵轴线(也称前后轴线)

与横轴线进行设计。


比较重要的建筑都安置在纵轴线上,

次要房屋安置在它左右两侧的横轴线上,

北京故宫的组群布局和北方的

四合院是最能体现这一组群布局原则。


这种布局是和中国封建社会的

宗法和礼教制度密切相关的。

它最便于根据封建的宗法和等级观念,

使尊卑、长幼、男女、主仆之间

在住房上也体现出明显的差别。


和欧洲古代建筑艺术比较,

中国古代建筑的审美价值

与政治伦理价值高度统一,

植根于深厚的传统文化,

表现出鲜明的人文主义精神。

具体表现为:

一.重视环境整体经营


从春秋战国开始,

中国就有了建筑环境整体经营的观念。

中国的堪舆学说起源很早,

除去迷信的外衣,

绝大多数是讲求环境与建筑的关系。

古代城市都注重将城市本体与

周围环境统一经营。


秦咸阳北包北坂,中贯渭水,南抵南山,

最盛时东西达到二三百里,

是一个超级尺度的城市环境。

重要的风景名胜,如五岳五镇、

佛道名山、邑郊园林等,

也都把环境经营放在首位。


帝王陵区,更是着重风水地理,

这些地方的建筑大多是

靠环境来显示其艺术的魅力。


二.单体形象融于群体序列


中国古代的单体建筑形式比较简单,

大部分是定型化的式样,

孤立的单体建筑不构成完整的艺术形象,

建筑的艺术效果主要依靠群体序列来取得。


一座殿宇,在序列中作为陪衬时,

形体不会太大,

形象也可能比较平淡,

但若作为主体,则可能很高大。

三.构造技术与艺术形象统一

中国古代建筑的木结构体系适应性很强。

这个体系以四柱二梁二枋构成

一个称为间的基本框架,

间可以左右相连,也可以前后相接,

又可以上下相叠,还可以错落组合,

或加以变通而成八角、六角、

圆形、扇形或其他形状。


屋顶构架有抬梁式和穿斗式两种,

无论哪一种,都可以不改变

构架体系而将屋面作出曲线,

并在屋角作出翘角飞檐,

还可以作出重檐、勾连、穿插、披搭等式样。


单体建筑的艺术造型,

主要依靠间的灵活搭配和

式样众多的曲线屋顶表现出来。

此外,木结构的构件便于雕刻彩绘,

以增强建筑的艺术表现力。

因此,中国古代建筑的造型美,

很大程度上也表现为结构美。


四.规格化与多样化统一


中国建筑以木结构为主,

为便于构件的制作、安装和估工算料,

必然走向构件规格化,也促使设计模数化。


建筑的规格化,促使建筑风格趋于统一,

也保证了各座建筑可以达到一定的艺术水平。

中国古代建筑单体似乎稍欠变化,

但群体组合却又变化多端,

原因就是规格化与多样化的高度统一。


中国古代建筑在中国古代

传统文化大土壤中生长、发展,

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

中国古代的建筑比之

外国建筑多了一些人文色彩。


虽然建筑的形式语言很抽象,

常用雄伟、高大、轻巧、秀丽等来形容它们。

但是,先人们赋予了其以人为的寓意。


比如,不同的屋顶、匾额、

楹联等有着不同的含义,

象征着不同的社会意义、等级制度等。

读懂古建筑所作的注解,

我们可以领悟比建筑自身丰富得多的内涵。


中国古代建筑在平面、

空间上都是以'间'为单位,

这就带来了一种灵活性,

人们可以随着使用过程改变其

形态、功能,可随意拆、移、挪。


外国建筑多数很讲究形式外观,

而中国古代建筑有些

虽然外形简单,比如四合院,

进院后却发觉极为丰富,不

论是视觉、心理感受或是内涵。

再比如苏州园林,也是这样,

曲折回转,别有洞天。


建筑不仅仅是技术科学,

而且是一种艺术。

中国古代建筑经过长时期的努力,

同时吸收了中国其他传统艺术,

特别是绘画、雕刻、工艺美术

等造型艺术的特点,

创造了丰富多采的艺术形象,

并在这方面形成了不少特点,

富有装饰性的屋顶,

衬托性建筑的应用等等。


基于与自然高度协同的中国文化精神,

热爱自然、尊重自然,建筑镶嵌在自然中,

仿佛是大自然的一个有机组成,

而与其他建筑体系更强调

人工与自然的对比不同。


中国的建筑是要以整体来看的,

那种整体的结构,就像皖南古村落的美。

西递、宏村的村落选址、布局和建筑形态,

都以周易风水理论为指导,

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

和对大自然的向往与尊重。


那些典雅的明、清民居建筑群

与大自然紧密相融,

创造出一个既合乎科学,

又富有情趣的生活居住环境,

是中国传统民居的精髓。


西递、宏村独特的水系是实用

与美学相结合的水利工程典范,

尤其是宏村的牛形水系,

深刻体现了人类利用自然,

改造自然的卓越智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逐渐消失的中国古建
中国古代建筑特点
【山西省博物院】常展:土木华章——古代建筑艺术专题
西方古代建筑是否胜于中国
古建筑的材料与构造
中国古建基本知识荟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