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艺术学习的评估 | 如何从含糊的“有天赋”、“画得像”到科学精确的评估体系

人们对艺术有很多误解。其中一种是认为艺术这件事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讲究的是天赋、灵感和感觉,是无法准确评估的。


所以我们经常会听到有的老师使用一些相当含糊甚至高深莫测的表达方式来点评学生:“这个孩子对色彩的感觉不错”、“很有天赋”、“用笔很有味道”、“作品有灵性”……。


另一种常见的误解是认为艺术的评价标准只在于画得像不像,画面是否漂亮,是否有美感。这导致了很多艺术课程的评估只关注结果,不重视过程。只要每节课结束时作品呈现的画面效果好,过程如何都无关紧要。


很多老师这样做也许只是为了迎合家长的观念和喜好,毕竟当家长听到自己家孩子有天赋,看到孩子带回家的漂亮作品时,心里总是十分受用的。但不论有意还是无意,这些建立在对艺术的误解之上的评估方式,又反过来强化了家长和大众对艺术的误解。


那么,在艺术学习中,究竟什么样的评估方式才是恰当的呢?


我们都知道,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都是由学习目标决定的。艺术课程也不例外。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设计课程的时候,首先要根据国家和州课标,以及成功素养写出具体的教学目标,紧接着是设计评估方式和标准量规,最后才确定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这就是所谓的“逆向设计”。


一般而言,学习目标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知识与技能、持续理解、以及成功素养。就艺术学科而言,知识和技能涉及了艺术创作、艺术史、艺术批评和艺术哲学四个方向。


持续理解在美国国家视觉艺术课标中也被划分为创造、呈现、回应、联结四个部分。


而成功素养则主要包括批判性思维、创造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等软技能。


由于艺术学习目标的复杂性,不论是神秘化的评估方式(“有天赋”、“有灵气”),还是单纯注重画面效果的评估方式(“画得像”、“色彩亮丽”),都显得过于粗糙而无法有效地评估学生在这些方面的表现。


要实现对以上三个层次的多样化的学习目标的有效评估,我们必须采取相应的多样化、多层次的评估方式。简要说来,评估的证据应该大体上分为两个维度:形成性的和总结性的


形成性的评估主要是针对学习过程的评估,目的是随时监控学习的进展,根据评估结果对学习进度、方法、难度等做出及时的调整,以增强学习的效果。在艺术教学中常用的形成性评估方式有:小测验、退出卡、自我反思、批判性反馈、表格等等。


总结性评估一般更为正式,发生于学习阶段的结尾,目的是对学生的能力和状况做出一个整体的评估。艺术课程中常见的总结性评估有:项目、作品集、艺术日志、演讲等等。

举个例子。在驾校学车时,教练平常对你的批评和建议就是形成性的评估。你可以根据他的反馈改进自己的驾驶习惯和驾驶技术。比如他问你:“刚才左转的时候怎么不打转向灯?”你就知道刚才犯了一次错误,下次转弯的时候一定要记住。而科目一到科目四的考试,则是总结性评估,目的是衡量你是否符合了持有驾照的理论和技术要求。


很多老师会说,这么多的评估方式,每种方式还有各自的标准和量规,岂不是很麻烦很难操作?如果所有的评估都要自己从头设计开发,那么的确是比较困难和繁琐的。但幸运的是,有很多成熟的评估工具和表格可供我们直接使用,而不必一切从零开始。


新的一年,我们将会免费为大家分享在美国艺术课堂上常用的评估工具包,里面有大量评价量规的设计模板,包括:“7+7”艺术语言量规、艺术批评分析板、退出卡、艺术家自述表、自我反思表、同伴评估表等等。


一系列切实有效的小工具,可以为大家节省大量的时间精力,让大家的教学变得更有效率。愿我们一起,在2019年为更多的孩子提供更高质量的艺术教育。


本期提供的是这三份评估表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逆向设计:从“知识教学”走向“素养教学”
设计有效的评估|教学与学习中心
【中国教育在行动】为儿童设计一所未来学校
浅谈小学科学探究活动的评价
关于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研究
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