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学揭秘 | 你知道我国一些知名大学的校训,都出自哪些国学经典吗?

传播国学 传承国医 弘扬国粹 重铸国魂

校训是一所学校广大师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它既是一个学校办学理念、治校精神的反映,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一所学校教风、学风、校风的集中表现,体现学校文化精神的核心内容。我们发现,我国的大多数高校校训中,都包含有中华文化的智慧在里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NO.01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创建于1911年,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两句意谓: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奋图强,永不停息;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NO.02

香港大学

亚洲最具名望的大学之一,有亚洲“常春藤”之称,其奠基于1910年3月16日,次年3月30日正式注册成立,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的高等教育机构。

香港大学校训为:“明德格物'。“明德格物”语出《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意指博大的学问,儒家治学,首重个人德行修为,“明德”就是彰显德行,先完善内在德智的修养,然后推己及人。

NO.03

南京大学

最早可追溯自孙吴永安元年(258年)的南京太学,1902年创建三江师范学堂。1928年改名为“国立中央大学”。1948年在普林斯顿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居亚洲第一,1949年民国初期由中国最高学府“国立中央大学”改名为国立南京大学。

“诚朴雄伟,励学敦行”为南京大学八字校训。“诚朴雄伟”原是中央大学时期的校训,“励学敦行”是从中国古代前贤名句中选取而来。“励学”二字在古文中常有出现,宋真宗写过一首名为《励学篇》的诗,劝勉人勤奋学习;“敦行”见于《礼记·曲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

NO.04

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创建于1905年,原名复旦公学,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首任校董为孙中山。1942年更名为国立复旦大学。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是复旦大学的校训《论语·子张》,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两句意谓:“博览群书广泛地学习,坚守自己的志向,遇不明事能恳切地向别人发问,多考虑当前的问题,仁德就在这里面了。”

NO.05

中山大学

中山大学,由孙中山先生创办,前身为广东光华医学堂(1908年成立),1924年改称广东公立医科大学,1925年并入国立广东大学,1926年更名为国立中山大学。

“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为中山大学校训。《中庸》第二十章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按《中庸》原意是指人具有“诚”之本性,只要按“至诚”之本性从事修身,透过学、问、思、辨、行五个环节,便可以把自己修养成“君子”。

NO.06

武汉大学

初名自强学堂,为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建,诞生于1893年,是中国著名综合性研究型大学。1928年定名国立武汉大学,是民国四大名校之一。

“自强、弘毅、求是、拓新”为武汉大学校训。“自强”语出《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该校初名“自强学堂”,名取此意。“弘毅”出自《论语》“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一语。意谓抱负远大,坚强刚毅。“求是”即为博学求知,努力探索规律,追求真理。语出《汉书》“修学好古,实事求是”。“拓新”,意为开拓、创新,不断进取。

NO.07

浙江大学

初名求是学院,创立于1897年,1928年定名为国立浙江大学,后分别发展为原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和浙江医科大学。1998年,四校合并,组建了新的浙江大学。

“求是创新”为浙江大学校训。求是”本是一句古老的中国格言。最早见于《汉书˙河间献王传》,言称汉景帝之子河间献王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创新”一词最早见于三国时期的《魏书》:“革弊创新者, 先皇之志也。”1938年11月1日,竺可桢在广西宜山的开学典礼上,作了《王阳明与大学生的典范》的演讲。在演讲中,他以王阳明的求是精神、遇险不畏精神、艰苦卓绝精神和公忠报国精神,激励浙大师生在艰危中奋发进取,并提出要以“求是”两字为校训,以便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求是”的优良传统,贯彻治学的精义。

NO.08

山东大学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起源性大学,主体为1901年创办山东大学堂,是继京师大学堂之后中国创办第二所国立大学。1932年更名为国立山东大学。

“气有浩然,学无止境”是山东大学的校训。“气有浩然”出自《孟子》,是从孟子心间迸发出来的灵光,是孟子为中华民族输入的正能量之一。气有浩然”联结着德行、内圣的一面,指示着儒家的理想人格。人生天地间,都是气化流行的结果,虽有先天禀赋之不同,但通过长期的“明道”与“集义”,便可以培养出浩然正气。“学无止境其实与《荀子》《劝学》中的“学不可以已”意境完全相同。但严格说来,出自清朝刘开的《问说》。

NO.09

西安交大

1896年创建于上海的南洋公学,1921年改称交通大学,1937年8月更名为国立交通大学。1956年国务院决定交通大学内迁西安,为交通大学西安部分,1959年定名西安交通大学。

“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为西安交大校训。传统经典《后汉书》《左传》《尚书》《论语》分别有“在事精勤”“尽力莫如敦笃”“尚迪果毅”“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的表述。西交大校训浸润着中华传统文明的养分,是学校师生做人、做事的指引。

NO.10

河南大学

1902年,名曰河南大学堂,1912年,名曰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为当时中国的三大留学培训基地之一,与当时的清华学校(今清华大学)和上海南洋公学(今上海交通大学)呈三足鼎立的局面。1930年8月,学校更名为省立河南大学。1934年8月,河南大学土木工程系并入天津北洋大学(今天津大学)1938年,河南大学畜牧系与西北农专、西北联大农学院组建国立西北农学院(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1942年改为国立河南大学。1049年河大左翼去了武汉,主要系科成为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主要基础。右翼去了台湾。1952年,河大农学院独立为河南农学院(今河南农业大学),医学院独立为河南医学院。

“明德新民,止于至善”,是河南大学校训。《大学》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些话言简意赅地道出办大学的原则在于发扬光明的德性,革新民心,达到完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民国四大名校,有所被誉为“东方剑桥”,你还真不太能猜到!
浙江大学 ——历任校长
曾经亚洲顶尖的大学:国立中央大学的前世今生
河南大学拆分史,你不知道的那些故事
曾经有段时间,同时出现五所“中山大学”,第五所大学最被人同情
河南人心中最大的高等教育遗憾——河南大学被拆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