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巴黎凯旋门上的雕塑“马赛”,是素描写生的教具

搬家时,石膏写生用的“大卫的眼睛”不慎打碎,只好再补一件雕塑。我早看好了那件被售货员叫做“马赛”的雕塑,搬回家来。

为什么心仪这件呢?因为家里那本《素描技法》中有一幅写生画,画的就是它,生动极了,明暗块面清晰简约,线条方硬有力,眼神深邃,呼之欲出,尤其那胡子头发,线条真叫一个帅。这本书后来丢了,为了这幅画,我又去北京潘家园寻觅数年,终于重新又买一本。

《素描技法》中的插图 家里摆着的“马赛”

西方的雕塑多以人名或神名来命名,而“马赛”按说是法国南部的港口城市,并非这老者的名子。实际上这尊雕塑的正确叫法应该是《马赛曲》,但我们都知道这是法国国歌,也不是人名。那么这老者究竟是谁呢?跟这座城市,跟这支歌有什么关系呢?

我从初中就按谱学会了《马赛曲》这支歌,并教给全班同学。同时知道了这支歌原名叫“莱茵军战歌”。法国大革命之前法国的正规军多叫“莱茵军”,大革命时代一支军队从马赛出发,去巴黎参加保卫祖国的战斗。途中,他们传唱着一支由工兵工尉创作的《莱茵军战歌》,一路高歌,这支歌激励着人们完成了法国大革命,最后定为法国的国歌,因这支歌起自马赛,所以又称马赛曲。

后来拿破仑为纪念他最得意的奥斯特里茨战役,在巴黎修建了凯旋门,凯旋门下有四组雕塑《马赛曲》(也叫《出征》)、《胜利》、《抵抗》、《和平》。我去欧洲旅游时,在凯旋门下仔细欣赏了这四组雕塑。

出征

《马赛曲》这组雕塑是著名雕塑家弗朗索瓦·吕德的作品,也是凯旋门最负盛名的雕塑。

《马赛曲》分为两个部分:

上部是一位象征自由、正义、胜利的女神,她右手持剑,左手高举,在号召人民向她指引的方向冲去。

下半部是一群志愿军战士,在女神的号召下蜂拥前进。其中心人物是一个有着大胡子的战士,也就是我家里买的石膏像老者,可知老者并没有姓名,只是志愿军战士的象征罢了。这老者身着古罗马甲胄,其实那时已经是火枪时代,甲胄管不了多大事儿,只不过表示他在“战斗”。

不知怎么,我觉得这老头儿长得有点儿像恩格斯,有哲人气质。他正在张嘴喊着什么,也许在唱《马赛曲》,也许只是简单地喊:“冲啊!”

老者带领自己的儿子一起参加战斗,儿子居然全裸赤膊上阵,别说甲胄,连条裤衩都没有。西方雕塑中的战斗场面,很多都是裸体,就连凡尔赛宫油画中的拿破仑也是这样。实际上只有在古希腊奥运会摔跤场上裸体才是真实的,其它任何战斗都不会这样赤条条互打。但观众并不觉得奇怪,原因是雕塑家的目的就是要表现肌肉块儿,在搏斗的时候肌肉最紧张,最漂亮,最能展现雕塑家的功力。西方观众也喜欢欣赏肌肉,到后来就发展为健美运动,大家在台下专门观看大力士左扭右摆地憋出肌肉块儿来。

行列的前面是一位号兵,正在吹冲锋号,或者干脆吹的就是《马赛曲》。号兵身旁有位战士正在挣扎着不甘心地倒下去,也许中了枪?最后面是一位戴古罗马头盔的老兵,拿着盾牌,却也是赤裸上身。总之,这一群人只有一套完整的古代盔甲,分给好几人穿戴。为的就是“亮块儿”。

抵抗

胜利

和平

《马赛曲》无论从造型上,还是从人物情绪的表现上看,都大大强于凯旋门上的其它三幅浮雕。当它完成时,作者已经52岁了,这尊《马赛曲》使吕德荣获万国博览会的雕刻金牌奖,并享受终身的荣誉。

我惊叹西方人的雕塑艺术,随便哪一组雕塑中取一个头下来,就成为经典,成为石膏写生的范本。比如著名雕塑大卫,取一只眼睛下来,也成了学生的教具。

我买这石膏头像回来,本想练练手,画素描玩玩。但一看那头发和胡子就发怵,太复杂太麻烦了。更不可能让学生们画。只好摆在那里,增加点艺术氛围。

文/闲云若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巴黎的革命之声:从《马赛曲》到《国际歌》
弗朗索瓦·吕德Francois Rude
马赛曲雕塑样章
对待艺术,有时候需要逆向思维!
《马赛曲》和《拿破仑法典》
1792年的今天,法国国歌《马赛曲》诞生,一种战斗的声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