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气瓶才没有你想的那么安全!气瓶不直立它真炸!
已经有5000多人加入了我们的交流群,你要不要了解一下?
正文 4714 字 丨 12 分钟阅读
在安全生产事故中,
“气瓶”出现的频率可不低!
对于这个日常就出现在我们身边的必需品,
你知道怎么使用最安全吗?
气瓶安全事故典型案例
血淋淋的教训
近百个气瓶爆炸,场面震撼,堪比美国大片:
江苏一气瓶公司曾发生乙炔钢瓶爆炸,引燃近百个钢瓶,现场十分吓人。据网友爆料该起事故为乙炔钢瓶未直立放置导致的意外爆炸事故。
气瓶突然“爆炸”,飞出十几米,事情真相让人心寒!
从视频显示来看
气瓶未直立放置
工人盲目操作
悲剧不可避免
经常有人问
乙炔瓶储存、使用时为什么必须直立
而不能卧放呢?
主要有四大原因
1. 乙炔瓶装有填料和溶剂(丙酮),卧放使用时,丙酮易随乙炔气流出,不仅增加丙酮的消耗量,还会降低燃烧温度而影响使用,同时会产生回火而引发乙炔瓶爆炸事故。
2. 乙炔瓶卧放时,易滚动,瓶与瓶、瓶与其它物体易受到撞击,形成激发能源,导致乙炔瓶事故的发生。
3. 乙炔瓶配有防震胶圈,其目的是防止在装卸、运输、使用中相互碰撞。胶圈是绝缘材料,卧放即等于乙炔瓶放在电绝缘体上,致使气瓶上产生的静电不能向大地扩散,聚集在瓶体上,易产生静电火花,当有乙炔气泄漏时,极易造成燃烧和爆炸事故。
4. 使用时乙炔瓶瓶阀上装有减压器、阻火器、连接有胶管,因卧放易滚动,滚动时易损坏减压器、阻火器或拉脱胶管,造成乙炔气向外泄放,导致燃烧爆炸。
气瓶安全管理不到位,爆炸要人命
下面这组动图
便会让你意识到气瓶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乙炔属易燃气体
处置不当容易发生爆炸
不管在生产、运输,还是使用时
都应遵守相关规定,注意安全!
使用气瓶钢瓶的注意事项
1. 气瓶应存放在阴凉、干燥、远离热源(如阳光、暖气、炉火)处。可燃性气体钢瓶必须与氧气钢瓶分开存放。
2. 绝不可使油或其他易燃性有机物沾在气瓶上(特别是气门嘴和减压阀)。也不得用棉、麻等物堵漏,以防燃烧引起事故。
3. 使用气瓶中的气体时,要用减压阀(气压表)。各种气体的气压表不得混用,以防爆炸。
4. 不可将气瓶内的气体全部用完,一定要保留0.05MPa以上的残留压力(减压阀表压)。
5. 为了避免各种气瓶混淆而用错气体,通常在气瓶外面涂以特定的颜色以便区别,并在瓶上写明瓶内气体的名称。
高压气瓶的搬运、存放和充装应注意事项
1. 在搬动存放气瓶时,应装上防震垫圈,旋紧安全帽,以保护开关阀,防止其意外转动和减少碰撞。
2. 搬运充装有气体的气瓶时,最好用特制的担架或小推车,也可以用手平抬或垂直转动。但绝不允许用手执着开关阀移动。
3. 充装有气的气瓶时,应妥善加以固定,避免途中滚动碰撞;装卸车时应轻抬轻放,禁止采用抛丢、下滑或其它易引起碰击的方法。
4. 充装有互相接触后可引起燃烧、爆炸气体的气瓶(如氢气瓶和氧气瓶),不能同车搬运或同存一处,也不能与其它易燃易爆物品混合存放。
5. 气瓶瓶体有缺陷、安全附件不全或已损坏,不能保证安全使用的,切不可再送去充装气体,应送交有关单位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一般高压气瓶使用原则
(1)高压气瓶必须分类分处保管,直立放置时要固定稳妥;气瓶要远离热源,避免曝晒和强烈振动。
a.在钢瓶肩部,用钢印打出下述标记:制造厂、 制造日期、 气瓶型号 、工作压力 、气压试验压力、气压试验日期及下次送验日期 、气体容积、 气瓶重量。
b.为了避免各种钢瓶使用时发生混淆,常将瓶身上漆上不同颜色,写明瓶内气体名称。
(2)高压气瓶上选用的减压器要分类专用,安装时螺扣要旋紧,防止泄漏;开、关减压器和开关阀时,动作必须缓慢;使用时应先旋动开关阀,后开减压器;用完,先关闭开关阀,放尽余气后,再关减压器。切不可只关减压器,不关开关阀。
(3)使用高压气瓶时,操作人员应站在与气瓶接口处垂直的位置上。操作时严禁敲打撞击,并经常检查有无漏气,应注意压力表读数。
(4)氧气瓶或氢气瓶等,应配备专用工具,并严禁与油类接触。操作人员不能穿戴沾有各种油脂或易感应产生静电的服装手套操作,以免引起燃烧或爆炸。
(5)可燃性气体和助燃气体气瓶,与明火的距离应大于10米(确难达到时,可采取隔离等措施)。
(6)用后的气瓶,应按规定留0.05MPa以上的残余压力。可燃性气体应剩余0.2MPa~0.3MPa。H2应保留2MPa,以防重新充气时发生危险,不可用完用尽。
(7)各种气瓶必须定期进行技术检查。充装一般气体的气瓶三年检验一次;在使用中发现有严重腐蚀或严重损伤的,应提前进行检验。
引起气瓶事故的原因
1. 无视站规瓶规,不按规章经营
在市场经济下,有些人总感到卖工业气体是“摇钱树”,未经当地相关监督管理部门安全审查,有的厂站还无证经营。没有规矩,哪成方圆,事故隐患就这样酿成。
2. 不懂氢氧性质,无知蛮干瞎来
有些充氧站人员,连最起码的氧气、氢气知识都不知道,安全意识也不强,尤其是那些村办、镇办个体户,蛮干瞎弄,拿性命开玩笑。
有专家指出,在他进行鉴定与分析的气瓶爆炸事故中,与私人液氧汽化站、个体气体经营部及未经劳动部门安全审查的制氧站、充装站相关的,比例高达75%。
3. 随时招来人员,未经培训上岗
不少充氧站总认为充装工、搬瓶工是粗活,随时招来临时工,不培训就上岗。这种情况还较普遍,应严格持证上岗。
4. 氧瓶氢瓶混充,没有专瓶专用
在气瓶爆炸死亡事故中,氢、氧瓶混充占很大比例。氢瓶氧瓶螺纹不同,氢瓶(可燃气体)瓶阀为左旋,氧瓶(非可燃性气体)瓶阀为右旋,氧气瓶阀当然装不进氢气瓶。但有的操作人员无知硬装,结果酿成惨剧。
5. 违反规程操作,不按规章作业
有些事故是不按操作规程、违章作业造成的,如超压致爆、开关阀门动作过快、带油脂作业、瓶子不检超期使用、未禁烟火等等。
6. 大循环大周转,不检验不登记
现在不少氧气厂站,气瓶大循环、大周转,加上管理不善,进来的瓶子不检验不登记,没有余压也充,色标不明也充,无序混乱,出了人命事故,来龙去脉搞不清,没有气瓶档案,也就无从查究。
7. 氢氧产品不纯,氢混氧、氧混氢
水电解隔膜不严密,氧气里渗透进氢气,或氢气里渗透进氧气,品质不纯,在使用时达到氢氧混合爆炸极限,就会发生事故。有人说,从氢氧站充来的氧气“靠不牢”,也有道理,应引起到水电解的氢氧站拉氧气者的注意。
8. 氧气含水入瓶,腐蚀钢瓶变薄
氧气带水,钢瓶内残余水又不按时倒掉,就越积越多,使钢瓶遭腐蚀,壁厚减薄,出现“界面腐蚀”。
有几例瓶爆事故,爆破口就发生在腐蚀界面(界面爆破)或壁厚减薄处(薄壁爆破)。要特别注意接触海水作业的气瓶,瓶检周期为两年,要求空瓶余压大于0.2MPa。
例如1996年5月13日,烟台气体压缩机总厂一只氧气瓶发生爆炸。原因为瓶体受到严重腐蚀减薄,最薄处仅1.8mm,气瓶又经曝晒,气体压力升高,在薄弱处致爆(爆前没有作定期检验)。
再如1996年9月4日,天津华北氧气厂一只正在充装的氧气瓶爆炸。经调查,为接触海水作业的气瓶,有海水倒灌人瓶,使瓶壁腐蚀减薄(最小壁厚处仅2.2mm)所致。
9. 不禁油不禁火,环境脏色标糊
氧气助燃易爆,必须禁油禁火,这是常识。可有的氧气厂站在切割现场、废品收购站等,进行充灌或焊割作业,场地到处是油污,又脏又乱;有的甚至用打火机试瓶气,还有叼着香烟开氧阀,这就难免不发生燃爆事故。
为减少焊割场所瓶爆伤亡事故,氧气瓶、溶解乙炔气瓶的引气管线拉得长一点为好,让瓶子远离作业人员一些。还有就是气瓶颜色不明,分不清是什么瓶。用氢气瓶去充氧气,不少是色标不明显造成的。
10. 野蛮装卸碰撞,曝晒升压致爆
气瓶严禁敲击、碰撞,必须轻搬轻放,可却有将气瓶用脚从汽车上踢下来的卸法。气瓶应防止曝晒,杭州曾发生过一只放在船尾上的氧气瓶突然爆炸的事故,致使一位到运河洗东西的女士被炸身亡。
原因是:该瓶受夏天烈日曝晒(未遮盖),升压后致爆。为此,夏天装运气瓶时,要有遮阳物覆盖,尤其是露天堆放的气瓶。
11. 大泵小瓶充装,酿惨剧
现在液氧汽化充装站一哄而上,配泵置瓶问题较多。沈阳发生的瓶爆事故,就是液氧泵容量大,而充装的瓶子小,速度快,时间短,再碰上激发条件(如油脂、爆鸣气体、关阀摩擦等)而发生的。
气瓶爆炸事故不少,教训也很多。多数事故是可以避免的,但是因为大家在使用和操作中不重视,导致气瓶事故发生。
气焊作业危险源辨识清单(通用版)
危险点
防范类型
预控措施
气瓶直接受热
容器爆炸火灾
1、气瓶避免阳光曝晒,须远离明火或热源。
2、氧气瓶着火时应迅速关闭阀门。
3、乙炔瓶应储存在通风良好的库房里,必须直立放置;周围设立防火防爆标志,并配备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器,禁止使用四氯化碳灭火器。
4、乙炔瓶不能靠近热源和电器设备,防止曝晒,与明火距离不小于10m,严禁用火烘烤。搬运时的温度要保证在40℃以下,乙炔瓶表面温度不能超过40℃。
5、使用乙炔瓶时必须装有减压阀和回火防止器,开启时操作者应站在阀门的侧后方,动作要轻缓,不要超过一圈半,一般情况宜开启3/4转。
气瓶受剧烈震动或撞击
容器爆炸火灾
1、在运输、储存和使用过程中,避免气瓶剧烈震动和碰撞,防止脆裂爆炸,氧气瓶要有瓶帽和防震圈。
2、禁止敲击和碰撞,气瓶使用时应采取可靠的防倾倒措施。
放气过快产生静电火化
1、氧气瓶不应放空,气瓶内必须留有0.1~ 0.2Mpa表压余气。
2、乙炔瓶剩余压力应符合:0~15℃时不低于0.1Mpa;15~25℃时不低于0.2Mpa。使用时乙炔工作压力禁止超过0.147Mpa。
气瓶超期未做检验
容器爆炸火灾
1、应按规定每3年定期进行技术检查,使用期满和送检未合格气瓶均不准使用。
2、乙炔瓶的瓶阀,易熔塞等处用肥皂水检验。
3、严禁使用明火检漏。
气瓶中混入可燃气体
容器爆炸火灾
1、禁止把氧气瓶与乙炔瓶或其他可燃气瓶、可燃物同车运输。
2、严禁滥用气瓶。
氧气瓶粘附油脂
严禁粘有油脂的手套、棉纱或工具等同氧气瓶、瓶阀降压器及管路接触。
乙炔气瓶的多孔性填料下沉形成净空间
火灾
乙炔瓶不能受剧烈震动和下墩,以免填料下沉形成空间。
乙炔瓶卧放或大量使用乙炔时丙酮随同流出
容器爆炸火灾
乙炔瓶搬运、装卸、使用时应直立放稳,严禁在地面上卧放并直接使用,一旦使用已卧放的乙炔瓶,必须直立后静置20分钟再连接乙炔减压器后使用。
氧气乙炔胶管制造质量不符合要求
火灾
1、应使用正式厂家合格产品,胶管应具有足够的抗压强度和阻燃特性。
2、在保存、运输和使用时必须注意维护,保持胶管的清洁和不受损坏。
由于磨损、重压硬伤,腐蚀或保管维护不善致使胶管老化,强度降低或漏气
火灾
新胶管在使用前,必须先把胶管内壁滑石粉吹除干净,防止割、焊炬的通道被堵塞,在使用中避免受外界挤压和机械损伤,不得与酸、碱、油类物质接触,不得将管身折叠。
胶管里形成乙炔与氧气或乙炔与空气的混合气
火灾
氧气与乙炔胶管不得互相混用和代用,不得用氧气吹除乙炔管内的堵塞物,同时应随时检查和消除割、焊炬的漏气或堵塞等缺陷,防止在胶管内形成氧气与乙炔的混合气体。
产生回火
容器爆炸
火灾
气割操作需要巨大的氧气输出量,因此与氧气表高压端连接的气瓶阀门应全打开,以保证提供足够的流量和稳定压力,防止低压表虽已表示工作压力,但使用时压力突然下降,导致发生回火并可能倒燃进入氧气胶管而引起爆炸。
气焊、气割作业烧伤或发生爆炸
容器爆炸
火灾灼伤
1、焊炬、割炬点火前应检查各连接处及胶带的严密性。
2、严禁用氧气吹扫衣物,不得将点燃的焊炬、割炬作照明。
3、气割时应有防止割件倾倒、坠落的措施。
4、气瓶不得与带电体接触,气瓶内气体不得全部用尽。
5、乙炔瓶应直立使用,氧、乙炔瓶的最小安全距离为5m。
编辑:小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警钟长鸣】近十年气瓶爆炸伤亡事故及教训
不要再问气瓶为什么要直立?防倾倒?留余压?......此文给你所有答案!
实验室安全管理(三):高压气体钢瓶的使用与管理
气瓶安全零事故隐患识别
【生产和质量】实验室使用气体钢瓶的注意事项
案例┃安装空调引发爆炸!焊接作业有哪些注意事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