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叫我苏先生

  

“隔路”这个词,是我们东北使用频率极高的方言,是指这个人另类、不正常或差劲意思。

听妻子说她们文联里有个苏老师是个挺隔路的人,最近写了一部微电影剧本叫《马老汉的晚年》上了电视台。打开电视,在指定的频道和规定的时间,我还真看到了这部微电影。我被其中的故事打动。应该说这个微电影构思巧妙,主题深刻,引人入胜。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也是怀着一种好奇心,我很想见一见这个剧本的作者。

当我把这个想法跟妻子说完,妻子头摇得拨浪鼓似地说:“这老头隔路,我担心碰钉子或闹出尴尬,还是不见为好!”。我这不听邪的犟脾气上来了,你越说不行,我偏要去试试。

为了支持我的写作热情,也为了满足我的好奇心,妻子拗不过,只得翻出文联的电话本给苏老师打了电话。电话是他老伴接的,说老苏头上班去了,得下班再打电话,才能接电话。我心想:八成是老爷子忙于写作授课或社交等工作,没有时间搭理我们吧,要不怎么还得下班才能接电话?我隐隐的感觉到了老苏头的隔路。

驱车100多公里,我和妻子来到了苏老师所在的县城。

正是上午下班的时间,妻子和老苏头打通了电话约定了见面的地点。12点左右,在一个叫“唐朝的小饭店,我终于见到了老苏头。

按照文化人的习惯大家彼此都应该称呼为“老师”,所以我也恭恭敬敬的称老爷子为“苏老师”,不想这老苏头一副严肃的样子道:“叫我先生!我算长辈,你就叫苏先生!”。我觉得老人家挺幽默,就爽快的叫了一声“苏先生!”。

苏先生是个消瘦的的小老头,戴一顶黑色棉布鸭舌帽,眼窝很深,眼神明亮且透着幽光,神情凝重,仿佛总在思索。“苏先生这带有古朴味道的称谓,并没有疏远我们的距离,反倒让我感觉到老人的认真执着。借助交流的媒介,一杯酒下肚,先前的沉默犹如冰封的小河,缓缓融化。苏先生开始给我讲剧本写作的一些问题还特意例举了10集纪录片《先生》。我们一同回忆片中记录的那些学贯中西,性格各异的先生们生于乱世,颠沛流离于战火,却不求苟全性命、不求闻达,只为爱国,只为传承。虽清贫却富有激情,崇尚民主、科学的故事。我由衷的感叹:“先生不仅仅是一个称谓,更是一种修为,一份崇敬,一种精神。一百多年来,国民意志之接力及薪火相传,有赖先生。”

这位貌似隔路的老人,虽然执念,但其实很平易近人。他一再的感慨岁月蹉跎,时光流逝,说:“我要有你们这样的好年龄,应该读更多的书,写出更多东西!”

接着他跟我道出了自己的身世。原来他文革时,他正读初中,因为不满现状,说了过激的话并贴了一张“反标”,被人举报投进了监狱。漫长的十年牢狱之灾,颠破了他的理想,从此失去了大好的青春年华。出狱后,他被安排到印刷厂,几年后当了车间主任。一天,厂长交给他一单某某局领导亲戚的印刷生意,厂长暗示,这是有关系来的,收费要半价,发票要多开。“这不行!”老苏头倔脾气上来了。“收费半价,那我们不得亏吗?我们靠效益生存,工人的奖金怎么办?再者说了,多开发票,那不是犯法吗?……我不干!”就这样,他离开了印刷厂。

离开厂子,他再也没有上班,在家研究起了法律和写作。

他用在狱中学到的法律知识帮助别人打过官司,竟然连胜好几个,一时间远近闻名,可以说是名利双收。然而,多年的波折,也使老人变得谨慎了。他觉得打官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况且总会触碰他内心的那根敏感的神经,一见到法律这样的字眼,就会和监狱联系起来,这是能给他带来隐隐伤痛的苦楚。他悄悄地躲了起来,再也不给别人帮忙打官司。

接着他又研究起家庭教育这个热门的行当,借助念书时良好的数学基础,他开始给中小学生辅导数学。他的数学解题能力强,常有邻居家的初中生找他解难解的题。

闲暇时间,他不忘读书和写作,多年来的积累,发自内心的感受,一旦形成文字,就如涓涓的细流,昼夜不息。他的小说、剧本从县城内看小报上发表,到被区里、省里电台编辑采用,并且成了签约作家。

苏先生从小黑兜里拿出一沓书稿,这里有妻子她们文联的内刊两本,再就是先生的三部小说手稿。我粗略地看了一下,一篇是文革后的伤痕类小说,一个是反映农村计划生育题材的,一个是悬疑小说。老先生还真挺勤奋,作品构思、文笔、用语等都可算上是很不错的。只可惜,这个隔路的老人竟然拒绝我提出的让他学电脑和微信的建议,固执的认为那东西太现代化,没有原始的味道。但看到他给我的手稿都是打印纸的背面写的,正面是某某部门工作相关的一些制度之类的内容,是拣人家用过的纸张,用背面写稿子。这大概是老人家节俭日子过惯了,不舍得花钱或是习惯了某一种模式,不愿意再尝试其它罢。听说稿子写完他都得花钱让人打字,我便主动答应给他打字,并说借机学习学习。苏老师很是感激,并一再说你可以写上你的名字,不能白忙活。我和妻子异口同声地说:“那不行,这是您的劳动成果,我们怎么会剽取呢!”先生笑了。

就要和苏先生告别了,我和妻子送他出门。一部老式自行车端正地停放在“唐朝饭店的门口。老人和我们径直来到车前。苏先生笑着说:“这就是我的专车!”。寒冷的北风吹开了老人的衣领,妻子上前将衣领的扣子扣上,嘱咐再三,到家一定要回个电话。

先生推着车过马路,我看他很灵便的骑上了车子,汇入了同一个方向的人流和车流。

这是一个很奇特的老人,他的孤僻、义愤、率真和古板写就了他的隔路;他的勤奋、执着让他活出了人生的价值。虽然贫困,但精神富足,可以傲视一切,可以活出真我——我,确实应该叫他苏先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榜样来了 | 阎纲:老师是亲人是恩人
会宁籍作家笔下的会宁作家们
散 文 || 我与两位恩师的流金岁月——读凸凹先生《京西文录》有感
我是如何成为上海/江西省作协会员的?
《出敦煌》读后感(六人谈)
我和书法家苏适的故事|||杨玉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