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说得多不如做得多

说得多不如做得多  

2009-01-06 13:32:18|  分类: 运动厅 |字号 订阅

陈坪

  

  偶尔到小鱼儿乒乓网技术版块浏览,发现有些球迷仍不知疲倦地停留在对具体动作的细枝末节的纯认知的分析上,比如提出“小臂攻拉球时应该怎么做”的问题。接着就有喜好上图并加以文字演绎者洋洋洒洒、条分缕析的理性描述,将完整的动作细节分解得很细、很琐碎。

  我在这帖里跟了一帖说:

  按我现在对学球的理解,没有合格的教练在身边,这样从认知上讨论,是不会有结果的。捷径是认真做自抛球练习,正确收臂自然就会了——打个比方说,星际航程因空间距离过大而难以实现,唯有发现了虫洞才可能瞬间实现浩瀚的空间跨越,不走漫漫无尽的长路和歧路。自抛球练习就是这种意义上的宇宙虫洞。

  我的意见得到技术版版主旋转的SOLO的支持。他说:

  一系列动作都是在瞬间一气呵成,楼主把动作分成几个部分来讨论,实在是没有意义,不会拉球者及初学者靠这样的“分解细节”是永远也学不会拉球的。

  但是,那些自以为对“专业技术”有研究的人是听不进去的,他们不仅语带嘲讽,还再接再厉地将其对动作的分解描述进一步繁琐化。

  在我看来,学打乒乓球,就是如何能驯服和理顺自己的身体;不是认知上“知道”动作是如何分解的就大功告成了。我不是说提问题没必要,而是说在众多热爱乒乓球的球迷已对学球的基本常识作了大量的、深入的探讨之后、在已解决了学球的思想认识问题之后,干嘛不去寻找一种方法,可以马上进入驯服和理顺自己身体的训练过程呢?这样的话,脱离身体训练的迷惑也许会少许多。你之所以会有疑问,就是因为身体不顺、不听意念的使唤。在上台对练中,加之球伴击、送球动作的不规范,造成你对击球动作的内在体验总是若有若无、似是而非,正确的“内在感觉”常常瞬息而至又飘然不知所终,有如隔幕探花,难得门径登堂入室。因此,你才无奈地寄希望在概念的讨论中反复地“确证自己”。就是说,当你对规范动作已有所“感觉”却不能将这时隐时现、飘忽不定的感觉统合成身体本身的自然反应(条件反射)时——换言之,这种感觉间或出现却还没有化为身体运动的第二本能时,你会着魔地试图用文字不断地去捕捉和“固定”它;这就是热衷于对乒乓球技术动作细节作琐细的、叠床架屋的概念讨论的心理动因。——对此我想直言相告:这是一条漫无止期的徘徊路!

  当一个人“知道”和“了解”得很多、又渴望分解式表达时,他无疑是意识先行的、也是观念领先的,但同时仍是知行分离的!渴望没完没了地探讨技术细节,将浑然一体的完整动作逐一分解式地描述,一定是知行隔离尚未打通之人。这是一条铁律!因为只有当你从内心里产生了少言寡语的需要时,你才有可能开始真正地走上“正路”!

  打好乒乓球,说到底还是身体的实践行为而非头脑中的观念意识——即使它再正确不过。正如你尽可以在观念上对怎样击球的动作分解得头头是道,一旦试着用“非执拍手”来比划一下,你立马就知道什么是知行分离了。

  所以说,说得多,不如做得多。哪里来那么多废话!好的学习方法已经有了,那就是自抛球练习!就看你识货不识货了!

  别再纸上谈兵浪费时间了!业余学球,身旁没有够格的教练员言传身教地为你把关纠错、指点迷津,还想去发现“芝麻开门”的秘诀吗?就请立刻进入能驯服自己身体、找到基本感觉的这个卓有成效的练习过程吧!

                                                                                                                                        2009.1.6.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乒乓涨球技巧 | 如何把下旋球发得又低又转?
打乒乓球之我见 三十七
乒乓球运动中如何高抛发球
【技术谱】想学刘诗雯的勾手发球吗?Yangyang帮你步步解析
乒乓球发球技术集合5
练正手攻球、拉球,理论再好不如一个好方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