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潍县的恩科进士【转】

                                潍县的恩科进士

                     

                                      潍县的通济门                 于家干摄


    科举取士自隋朝开始,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废止前,一直是封建王朝选拔官吏的重要制度,也是读书人晋身仕途的主要门径。科举制度每三年举行乡试、会试,称为正科。从宋代开始,若遇皇帝即位、大婚或皇室重要庆典,则增加一科,称为“恩科”,明清两代都沿用此例。若恩科和正科同在一年,则合并举行,称“恩正并举”。恩科,实际是皇帝借喜庆大典,给读书人再增加一次制度外的中式机会,以示皇恩浩荡。恩科录取者与正科荣耀相同,待遇完全一样。乡试中式者称“举人”,第一名称“解元”,会试中式者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贡士还要参加殿试(廷试),由皇帝主考,按成绩分名次为一、二、三甲:一甲三名,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二、三甲各若干名,录取数额按考生情况和朝廷需要而定。一甲统称“进士及第”,二甲统称“赐进士出身”,三甲统称“赐同进士出身”。一个人连续在乡试、会试、殿试都取得第一名,就称“连中三元”。

自明末至清代,是潍县科举文化昌盛时期,从清顺治三年(1646)丙戌科中进士的王廷猷、郭知逊,到光绪三十年甲辰科(此后科举废)的陈斐声、陈世昌,前后258年中,潍县共考中进士81名(据《潍县志稿》)。有趣的是,一些著名学者显宦,多出自恩科。81名进士中有两名状元,都是恩科中举,恩科中状元:第一位是曹鸿勋,光绪元年乙亥恩科举人,光绪二年丙子恩科进士一甲一名;第二位是王寿彭,光绪二十八年(1902)壬寅补行庚子、辛丑恩正并举中举人,第二年癸卯补行辛丑、壬寅恩正并举中进士一甲一名。潍县在清代官阶最高的是陈官俊,他在嘉庆五年(1800)庚申恩科中举人,嘉庆十三年戊辰正科中进士二甲二名(相当于总排名第五),由庶吉士开始,直升至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上书房总师傅,特许在紫禁城中骑马。他的儿子陈介祺,著名金石家,文物收藏家,万印楼主人,是道光十五年(1835)乙未恩科举人,道光二十年庚子恩科进士二甲三名。曾任广东、福建巡抚,兼摄两广总督事的张兆栋,与陈介祺同科中进士三甲十八名。著名学者韩梦周,是乾隆十七年(1752)壬寅恩科举人,乾隆二十二年正科进士。官至福建巡抚、闽浙总督的刘鸿翱与其兄刘鸿翥,于嘉庆十四年(1809)己巳恩科同榜中进士,“都人啧啧夸为艺林盛事”。另外,做官颇有政声的郭熊飞,著名书法家郭育才、陈斐声等,也都是恩科进士。

科举取士破除了“封建门阀”的制约,能广泛地从平民百姓中选拔人才,有一定的进步意义,恩正同样,并无二致。唯废除已近百年,今人或有不知其详者。曾听一位教授说,恩科与正科不能相比,“恩科”如同现在正规学术刊物的“增刊”,那上面发表的学术论文,评职称时,学校是不作数的,意即渠道不正,质量难信。他说的或是事实,花钱在“增刊”上发文的事,并不鲜见。但将其视同于科举中的恩科,则误矣。

                                            【原作者  著名学者刘督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有关科举考试的各种名词 都在这里了
会试[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中央考试]
科举名衔称谓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系列之科举考试
清朝科举考试之童试、院试、乡试、会试
广西人文:古代科举史话——一场末代广西乡试,几多人物故事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