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山水画构图(上)

中国山水画构图(上)

 


1

构 图 概 述

构图就是传统中所讲究的章法、布局,是山水画创作的重要环节。构图必须与画面立意相结合,与画面的内容相协调。

构图要运用对立统一规律,体现宾与主,远与近,虚与实,疏与密、聚与散、开与合、藏与露、黑与白、大与小等关系。把这些对立关系统一在画面中,才可称得上是好的构图。

好的构图是要我们在变化万千的复杂事物中找到头绪、理出脉络、分清主次,从而使画面主题鲜明、内容突出、有节奏感和韵律感。

2

构图的基本知识

■[散点透视]

“散点透视”又称“动点透视”。采用“散点透视”时,画家可以不固定在某一位置观察景物,视点可上下、左右、远近随时变化,可把仰视、俯视、平视、远观、近观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表现出“咫尺千里”的辽阔境界。

 ▲赵孟頫fǔ 《鹊华秋色图》

  此图画面辽阔,给人以“万千气象,尽现眼前”之感。


■三远法

宋代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载:“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三远法”是画家创作时采用的视角。

 

▲倪瓒《容膝斋图》  

■平远: 自山前看山后,自近山望远山,属于平视。


▲钱松喦《车水马龙》


■深远:

从山上看山下,从前山望后山,类似于西画构图中的“之”字形或“s”形构图,属于俯视。

▲李可染《革命摇篮井冈山》


■高远:

自山下看山上,类似于西画的金字塔式,纪念碑式构图,属于仰视。


3

构图的一般规律


如何把树木、云水、车船、山石、人物、建筑等各种物象组合安排在画面中,既要合情合理,又要和谐,这就涉及到山水画的构图形式问题。


■宾主:

古人讲“宾主朝揖”,体现在绘画上就是要处理好画面的主次关系。主体物无论是大是小,都要占据画面的突出位置。

▲钱松喦《红岩》


此画注重了主体于宾体的对比。画中主体是山上的房子,宾体是高山。房子虽小,刻画得较具体,位置也突出。高山虽占据的面积较大,但没有给人以喧宾夺主之感。


■呼应:

在一幅画上,无论是山石、树林、还是房舍、人物,都应互相呼应、彼此顾盼。画面的呼应还包括大与小、轻与重、黑与白之间的关系。


   ▲陈子庄《峨眉道上》

此画采用了呼应式,画中前方右侧的山挺拔向上,与后面的山形成一种呼应关系。


■远近:

中国画中,物像一般表现为近大远小、近实远虚、近重远淡,也有近小远大。一幅画一般有近、中、远三个层次。即使没有三个层次,那么最少也要有近、远或中、远两个层次。

孙克纲《李白诗意图》

此画注重了画面的远近层次。画中前面的景物画得清晰实在,后面的景物用淡墨虚化,远近层次明显。


■虚实:

虚是模糊不清,实是清晰明确,两者是相对应的。要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一般在山水画中有形则实、无形则虚;黑是实、白是虚。

  ▲黎雄才《风帆出峡图》

此图中,山是实的,江水和云是虚的,用墨近浓远淡,虚实相生,层次分明。


■疏密:

山石的皴法讲究疏密,树木的穿插讲究疏密,整幅画的布局也讲究疏密。古人云:“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疏可走马”并不是指不画任何景物,还得画景;“密不透风”也并不是指画面中的物象满满的,以至于让人感到窒息,而是要留有空隙,要做到“疏中有景,密处有韵”。

 ▲刘鲁生《芦雁图》

此图画家用浓淡不一的墨色画出了芦塘的景色,将浓密的芦草与空白的水域形成鲜明的疏密对比,使画面气息畅通。


■开合:

开合是山水画中常用的构图法则。开是指把画中的各种景物铺开,合则指把画面的阵势收拢。山水画中常见的开合式有近、中景开,远景合,近、远景开,中景合,以及远、中景开,近景合等。

  ▲陆俨少《峡江秋涛图》

此图采用了典型的开合式构图法。画中近、中景为开,远景为合。


■藏露:

恰当的处理画面的藏露关系,可以让画面比较含蓄。景物画得有藏有露,才能引发人们的遐想。“藏”处理得好,可以达到“无景色处似有景”的效果。

 ▲钱松喦《古塞驼铃》

画中长城蜿蜒,远处的城墙隐约可见,山脚下一行驼队走来,中间的驼队两座山头挡住,藏露处理的很妙。


■均衡:

中国画“四平八稳”的对等式构图,而多用“秤锤压千斤”来取得画面的平衡。潘天寿说:“画材布置于画幅上,须平衡,然须注意于灵活之平衡。灵活之平衡,须先求其不平衡,再求其平衡。”可见,山水画追求一种均衡美。

   ▲宋文治《洞庭春色万里波》

 此图中,画面的重心在下方,若上方只是空旷的湖水,就会让人感到有点轻飘。画家又在画面上方加了一些远山,使画面达到了平衡。


■黑白:

 黑白一般是指画面中墨色的轻重关系,浓墨重,浅墨轻。画面上下左右的黑白要均衡,不要左黑右白,也不要上黑下白。山水画中,通常黑是实,白是虚。在某种情况下,白也可以是实。

 ▲周裕国《牧归图》

此画,画家十分注重画面的黑、白、灰的关系。黑色的山坡和山峰,灰色的烟云,远处的雪峰共同组成了这幅优美的国画。


■大小:

布置画面时,景物要有大小和整碎的变化,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匀齐,而且也可以使主体突出。画中一般是主大宾小,有时也可以主小宾大。

▲童中焘《翠幄》

此画通幅密密麻麻,一团翠绿,仔细品味,就会发现其中的微妙。树石、亭榭大小相间,错错落落,画面整中有碎,碎中有整,富有变化。


-未完待续-


此次陈悦的笛子独奏《乱红》,曲调悠远,是碧云天,黄叶地。轻柔的钢琴铺底带出悠扬的笛声,而后相互交错的主旋律演奏,笛声与钢琴相交融,烘托出婉转和飘扬的江南水墨画境界。整首曲目平静而又安逸,隐藏着一股含蓄之美、娴静之美、雅致之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画百科(五)|山水画的构图技法详解
山水画构图方法大全
《林泉高致·山水训》(上)
山水画构图的一般规律,需要了解噢
学会构图,怎么画都不会难看——国画构图技巧
张大千(百年巨匠)《晚山看云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