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什么情况下千万不能吃阿司匹林,一定要吃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都是临床上抗血小板凝集的常用药物,对于临床上防止血管堵塞性心血管疾病,这两个药物都经常用到,有的情况下,还会联合用药,用双抗的疗法来减少血栓风险,这两个药物有什么区别,什么情况下不能用阿司匹林,必须用氯吡格雷呢?今天我们就来简单探讨一下。

阿司匹林VS氯吡格雷,到底有何区别?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一个是老大哥,一个是新秀,都是很好的抗血小板凝集药物,其主要的差别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作用机理不同:阿司匹林主要是通过抑制血小板生产血栓素A2,从而达到抑制血小板凝集的作用,而氯吡格雷则是通过不可逆地抑制血小板ADP受体,从而抑制活化血小板释放ADP所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因此,两个药物虽然都是抗血小板凝集的药物,但其作用的靶点不同。

2. 对胃黏膜刺激性不同,阿司匹林一方面由于其本身对于胃黏膜有一定的刺激性,另外,阿司匹林还具有使前列腺素生成减少的作用,而前列腺素是调控胃部血流和黏膜健康的重要物质,因此,即使是阿司匹林肠溶片,也可能会对敏感人群造成一定的胃黏膜损伤。而氯吡格雷则不存在这两方面的胃黏膜损伤作用,但对于已有胃黏膜损伤的溃疡患者,氯吡格雷可抑制血小板衍生的生长因子和血小板释放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从而阻碍新生血管生成和影响溃疡愈合,也同样有造成消化道出血的风险。

3. 药物的长期应用经济性不同:相比于氯吡格雷,阿司匹林长期服用的性价比明显较高。

什么情况下不能服用阿司匹林,而应该换服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应用范围很广,广泛的应用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一级预防和已有心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而氯吡格雷,则主要应用于临床上已有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抗血栓预防,从应用范围和临床地位来说,氯吡格雷还无法阿司匹林相比,但如果患者有服用阿司匹林的禁忌,如阿司匹林过敏等情况下,氯吡格雷可以作为阿司匹林在二级预防中的替代用药。

另外一种情况,就是阿司匹林“抵抗”的情况,到目前为止,对于阿司匹林“抵抗”的问题,还没有公认的定义和诊断标准,但却是不能否认,有一部分患者,服用阿司匹林,由于体质的差别,效果并不好,甚至仍然会出现血栓事件(当然血栓事件的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也并非服用阿司匹林就一定不会发生血栓)。通常如果怀疑有阿司匹林“抵抗”的情况,可以通过TXA2 代谢产物测定、血小板聚集率测定、皮肤出血时间测定等来判断,如果发现服用阿司匹林不能得到良好的抗血小板效果,可以考虑换服氯吡格雷。

对于有消化道溃疡问题的朋友,是否一定要将阿司匹林换成氯吡格雷尚需要进行综合的评估。实际上研究发现,对于有消化道溃疡,又确需服用阿司匹林抗血栓的患者,在服用阿司匹林的同时,服用PPI药物保护胃黏膜,其消化道出血风险,并不比换服氯吡格雷大,因为,通过前面我们的介绍大家可以知道,不管是阿司匹林,还是氯吡格雷,实际上都是有导致消化道出血风险的,因此,对于有消化道出血风险的患者,又确需进行抗血小板治疗的情况下,不管是服用阿司匹林,还是氯吡格雷,都应该服用相应的胃黏膜保护剂(注意氯吡格雷不建议选择奥美拉唑进行胃黏膜保护,可以选择替丁类的药物替代),并定期的监测,随时观察,尽量减少消化道出血风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区别是什么?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哪个药比较好?该怎么选?
服用阿司匹林,如何预防消化道出血?
阿司匹林防治血栓的地位不可撼动?最新指南指出:发生出血时,这2药可替代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什么时候需要一起吃,什么时候单独吃?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到底与什么区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