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5G时代来临 哪个运营商能拿到最大的那块蛋糕?

智通财经APP获悉,中金公司发布研报称,电信行业已经初步进入5G周期,标准制定和技术测试都在稳步推进,我国或在2020年前后正式发放5G牌照,并开启5G的正式商用,在5G牌照发放之前,运营商并不会进行大规模组网建设。

因此,运营商在未来两年内将继续受益于4G利好,资本支出处于低位,业绩持续改善。维持对中国移动(00941)和中国电信(00728)的推荐评级,且更看好中国电信(业绩弹性更大)。

技术标准稳步推进,正式商用或待2020年

在技术尚未成熟和标准没有确立的早期,监管机构不会提前向运营商发放牌照,因为这样的做法无异于揠苗助长,可能会导致运营商进行无效的投资建设,损害行业的长期发展。

按照目前3GPP规划的时间表,5G的技术标准将在2019年底基本确定,届时运营商将有完整的技术标准指导其进行网络的建设和运营,大规模的网络建设和商用才会相继展开。

因此,按照目前3GPP的5G标准推进时间表,5G标准的完全确定(Release16冻结)预计在2019年底或2020年初,标准确定后监管机构的牌照才会相继发放。牌照是运营商进行大规模组网的基础。

ITU(国际电信联盟)作为另一个大力推动5G技术发展和标准制定的国际组织,也制定了完整详细的5G标准发布的时间表。与3GPP的时间表类似,ITU的完整5G标准确定也会在2019年底或2020年初左右。

目前5G标准的构建仍然处于应用场景的完善、技术的发展和评估、网络样板的提交与确认的过程中。目前的工作进度和5G标准正式的确认和发布尚有一定距离。ITU整体的5G时间表与3GPP相一致,即2020年初完全确立5G的标准。

我国的5G进展走在国际前列

我国的5G技术研发走在世界前列。以华为、中兴(00763)、大唐为代表的设备商和三大运营商在5G的技术发展方面进行深入的合作,已经完成了5G技术研发试验的第一阶段步骤1和2的相关测试,目前正在进行5G第一阶段步骤3的测试。

目前,我国已经在北京怀柔区构建了全球最大的5G试验外场,规划了30个宏站站址。同时,芯片和仪表厂商也在积极参与技术研发试验阶段的测试,并与设备厂商开展功能对接,推动完整5G产业链的构建。

目前主要的设备厂商已经在5G的试验阶段取得了良好的结果。虽然5G设备厂商的试验进度有快慢之分,却没有明显的强弱之别。设备厂商的5G技术研发进度不同,但是却没有一家厂商的技术拥有压倒性的领先优势,足以支撑起未来的垄断优势。

设备厂商的5G技术研发捷报频频,但是仍然不足以推动5G时间表的提前。设备厂商的技术研发更多的是完善和提高5G的技术能力,在现有的时间表下使得5G技术有更好的表现,而非推动标准加速出台,行业提前迈入新周期。

综上而言,目前我国的5G技术处于世界前列,目前对5G提出的三大场景已经有了较为完整的解决方案,测试的结果也符合预期,基于5G的新空口技术,结合大规模天线、新型多址以及先进编码等关键技术,5G试验样机可全面满足ITU性能的指标要求。

因此,我国的5G试验步伐是和国际ITU及3GPP的标准制定节奏相吻合的,预计在2019年末及2020年初标准确定后,我国的5G试验也会有一个较为明朗的结果。届时牌照的发放和运营商的组网建设及5G商用会依次开始。

技术大幅进步,应用尚需丰富

5G技术最核心的改变就是通过对三大应用场景的定义丰富了网路连接的适用范围,进而满足了新增的连接需求,将互联网从“人”进一步扩大到“物”。

5G技术是对4G技术的一次全面革新,在速率、连接数、时延三个方面有巨大改善。这三个方面分别对应5G提出的三个核心应用场景:增强移动宽带(eMBB)、海量机器通信(mMTC)和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

据了解,5G带来的运营商服务的变化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方面是现有服务的改进,主要是增强移动宽带,进一步提升运营商提供无线流量的能力,在数据速率和流量容量上大幅提升运营商现有能力。

另一方面是新服务的拓展,海量物联网连接帮助运营商向物联网和垂直行业进行渗透,低时延高可靠帮助运营商向特定应用场景扩展服务范围。

5G带来的实质性转变实际上主要是指运营商的新增业务,向物联网和特定应用场景等方面的进一步扩张,这会大大增强移动互联网的实用性和适用范围,改变人与物的信息交换方式,从而带来社会层面的信息交互方式的转变。

5G应用场景仍需进一步完善

尽管5G提出的应用场景对应了三大应用场景及其所包含的数十个具体应用,但是目前这些应用仍然没有充分反映出5G网络带来的革命性变化,以及采用5G网络的必要性。

我们认为,实际需要5G的应用相对匮乏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5G仅仅是在网络连接层面提供了革命性的技术进步,但是实际的应用需要相关的垂直领域同样取得革命性的技术进步,目前这些领域虽然发展迅速,但是距离实际的大规模商用还尚有距离;另一方面是目前的网络已经可以覆盖一些应用场景,如果考虑Wi-Fi的补充,那么尚需5G覆盖的应用场景会更少。

从上图看出,最需要5G网络覆盖的服务实际上位于象限的右上方(即低时延大流量服务),具体的应用包括自动驾驶、工业自动化、AR/VR、远程医疗等。但是这些应用仍然处于早期研发阶段,因此实际的应用场景和市场规模仍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对移动网络的实际需求也不明朗。

我们认为5G时代,运营商的网络建设将呈现出稳步推进、长期渐进的特点。4G/5G网络将出现长期共存的局面,并且分工明确。5G网络将在高流量密度的热点区域、物联网等场景下提供服务,而4G仍将作为广覆盖的移动通信网为终端消费者提供通信服务。

运营商5G投资思路发生转变

5G目前的试验频段要比4G更高,这意味同等情况下,基站的覆盖范围会明显缩小,为了实现5G覆盖,运营商就需要进行更大规模的投资,建设更多5G基站。这样的投资对于运营商而言压力过于沉重,因此运营商会改变之前快马加鞭全面覆盖的做法,转为稳步推进,按需投资的思路。

5G应用端的需求不足也为运营商的这一投资思路提供了支持,在供给端主导的技术进步中,网络建设将更具弹性,运营商会按照实际产生的需求进行网络规划,按需建设提高投资回报率。

因此,我们预计2020年5G商用之后也不会出现大规模集中建设的局面,5G网络将会是渐进式的网络改善。

5G竞争结构更加公平

目前三大运营商4G网络的服务质量不存在明显的优劣,三家运营商的4G渗透率也接近高位,4G网络巨大投资之后的回报期才开始不久。而由于5G网络制式将更加统一,运营商的牌照发放也不会存在先后顺序,大概率下将会是三家运营商同时获牌,不会存在运营商被迫跟进的局面。

因此,我们认为5G周期中,运营商的生存方式将会出现明显的转变。4G网络将会长期负担起基础通信业务,其投资红利期将会被相应的拉长;5G的网络投资将会在2020年左右牌照发放后正式展开,并且5G的投资将会是渐进式的推进;运营商凭借5G网络的发展有望继续进行服务的扩展,深化在物联网垂直领域的发展。

同时,在2019年底至2020年牌照发放之前,5G领域的相关投资会一直处于非常有限的范围内,仅用于试验用途,不会提前发生大规模的组网。所以运营商目前面临了后4G时代的红利期,2017/18/19三年的Capex将持续处于低位,网络的运营效率不断提升,现金流和利润情况得到改善。

我们认为牌照发放之前,运营商仍将处于4G红利期,运营商和设备商之间的周期转换尚未到来,继续推荐运营商板块,看好运营商业绩持续改善,重申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的推荐评级,且更加看好中国电信。

(编辑:王梦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首藏作品](2026)国际5G标准出炉 商用化大幕却难拉起
「聚焦5G频谱」中国移动刘光毅谈5G频率:TDD技术仍有大价值
信通院:从世界5G现状看中国5G路线
6G长啥样?重磅白皮书描绘八大业务应用场景、十大潜在关键技术,这些企业正布局
划归5G后,华为NB-IoT芯片如何支撑十亿级连接?
中国5G时间表提前 2017年开始大规模外场测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