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谈意拳心法--站桩



当年,姚宗勋在王芗斋先生创立了“意拳”的基础上,用毕生心血发展了意拳。这是他老人家用精辟的语言,高度概括了意拳形式和意拳心法。

姚宗勋先生说过“要掌握一门运动技能,不单是靠肌肉的运动,而是要重精神重意感。只有精神与肢体达到高度的协调,才能算掌握了这一运动技能。要学好一门技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而是每一个一朝一夕揣摩与积累,不断的向更高方向发展的过程”。

在站桩过程中,肢体的固定不动,使运动神经始终处于被抑制的状态,运动神经形成了持续性收缩肌肉的状态。肢体虽然被抑制,神意却要放开去影响运动神经,“神游物外”就是神意始终放开,让练功者不要执着己身。要让意识与肢体,与自然界达到高度的统一。用意念在“静”中全面体会一切微妙的运动状态。


“神意”是大脑意识和植物神经、交感神经状态体现形式的统称。练功中,在有效意念主动的参与下,去影响运动神经产生各种力和方向、松紧的互换,使大脑建立起条件反射。在这种运动中,不能单单只是注重自己身体内的运动,而是要让意识结合身体外的空间,形成身体内与自然空间产生沟通。这是在抑制中结合,在结合中抑制的神经系统的运动,是意识与物质的融合影响过程。它在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矛盾中逐渐完善和统一。

王芗斋先生说过:“执着己身一无是处,离开己身无物可求”。

“形似有无”就是要,有而不执、无而不执、自自然然、浑然一体,让有形意识与无形意识共存。“形似有无”高度概括了“结合”的含义。



神意来自于身体就要为身体去服务。人的身体中如,骨骼、肌肉、器官、血液、神经等等一切的一切均为物质,它们是意识的载体。用不同的意念诱导来达到神经系统不同的状态和达到不同的作用。锻炼的过程不能违背自然生理规律。“力在自然”是在练功中重要的提示。不同的想法会带来不同的心理状态,怎样想的自然、正确,直接关系到是否达到目的。让自然良好的神意作用于肢体,目的是让受抑制的肢体在良性意念的主导作用下,让力在自然状态下茁壮成长,肢体达到真正的解放。




在练功中入门阶段,稍不注意就很执着于肢体感觉的片面。这时,放下执着、自然、结合就是最重要、最关键的。这需要在练功中细细的去体会每一个感觉,分析这些感觉的产生和变化带来的作用。它是让你注意细节、推敲过程、理解原理、循序渐进的掌握要点。


“意含宇宙”不是空想、幻想,而是真实状态的感觉,是实际能力,是在同一时间存在于同一状态下的能量体。意念虽然是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但是它存在。真实存在于自然界中和我们的心中,它是有大小、形状、方向和密度的。密度越大、涵盖越广、越细密其能量就越高。在这种能量下,意识完全能左右身体的一切,身体里每一根神经、每一丝肌肉、每一根骨骼、每一个细胞……都能在意识广阔的立体空间作用下产生呼应。这是生命中最高级的能量运动,是神意高度统一身体下产生的共鸣状态。


而意拳站桩功的锻炼——是规范意识形态统一身体的过程、是意念能量蓄能的过程、是在相对“静”中求得松紧转换的过程、是在相对“静”中求得换劲运动的过程、是为进入下一阶段打基础的过程、是发掘人体最大潜能的过程。这就是姚宗勋先生用严谨和科学的思想,总结了意拳体系和意拳心法。

用王芗斋先生的一句精辟语言阐释站桩——“要知拳真髓,首由站桩起”。




“意拳心法”不单单只是在 “拳”中,实际上它是自然界,人类生命的科学。意拳站桩功是我们开始认识自身、认识生命运动、诠释生命真理的导师。在这里,我引用佛教一句哲言——“深观、广行”送给每一位正在学习意拳和爱好意拳的朋友们。祝,我们在共同学习意拳的航程上,早日“到达彼岸”。

我作为姚承光老师的弟子,在从师学习过程中有感自己才疏学浅,不能尽得要义,望前辈、师兄弟及同行们的指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载]意拳功力的阶段——摘自我的《少年登上搏击擂台》
浅论站桩(张树新与弟子微信交流总结篇)
太极拳中的内外相合是什么意思
形意、太极、大成拳之拳技真髓(一语道破)
浅谈意拳心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