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史漫笔】康熙为何要杀死所有看过容妃刷马桶的人 | 随笔 徐景洲

以戴罪之身死在马桶堆里的容妃,污秽缠身,凄不忍睹,而治她以罪,罚她为奴的康熙在厚葬她时,则下令凡看到容妃刷马桶的人全部殉葬,杀死了所有看过容妃刷马桶的人。
这个广受热议的桥段,以其大起大落的情感戏与血腥残忍的语境,将观众深入带入剧情,调动起观者情感与思考大潮,更因其不可思议的人物逆袭言行引发观众长久的深思与争论:康熙为何要杀死所有看过容妃刷马桶的人?
   当我们要探讨康熙这一既是忠贞爱情又是冷血无情的决定时,首先要明确的是,这个情节,史无可证,完全是编剧者的虚构。在历史上,这样的情事,既没有发生过,也不可能发生——大批人殉清代皇家丧事礼俗并不存在,而且历史上根本就不存在容妃这个人。显然,这又是“戏说”!当然,这个“戏说”不是喜剧的戏说,而是悲剧的“戏说”。其实,就情节论情节,除了缺少历史真实生活真实外,甚至连艺术的真实性都难以经得起推敲——它就是一出戏,一出编剧生造出来的赚取观众眼球的高潮戏,似乎是对吕后以“人彘”酷刑置戚夫人死于茅坑情节的仿袭。
因此,我们所要探讨的,与其说是康熙为何要这样做,不如说编剧是如何要康熙这样做,他要通过这一情节,塑造一个什么样的康熙形象。
让我们先来梳理一下事件的来龙去脉。康熙下令废不成器的太子,容妃遵照孝庄的遗嘱竭力劝阻康熙不能废太子。康熙一怒之下,以编造遗嘱干涉朝政罪名将容妃贬为宗人府之奴。而掌管后宫且嫉妒容妃已久的慧妃便分配容妃去刷马桶。容妃受尽太监们的欺凌,劳累过度,忧思成疾而逝。容妃死后,康熙深深内责,而且也不知容妃被罚去刷马桶。因此在容妃死后,他便作出了杀死所有看过她刷马桶的人的决定。而康熙帝之所以作出这样匪夷出思的举动,大致出自这样几种原因:
一是替容妃翻案,证明容妃无错,不应受此非人处罚,而且容妃的一生也是很清白的。他希望世人能通过这个决定,真正了解容妃。
二是通过这一举动,向容妃赎罪。他还下令追封容妃为孝慈仁皇后,让其与赫舍里相伴自己于九泉之下。
三是以此掩盖这段容妃饱受耻辱的历史,保持容妃的体面。虽然世人知有此事,但具体细节却因为知情太监的全部死亡而再无人知晓。若是这群奴才留着,以后势必要到处散播容妃刷马桶的丑态惨景,是对容妃的再玷污。
四是惩罚那些在容妃刷马桶期间凌辱过她的人,替容妃报仇解恨。当初康熙只是贬容妃为奴,但直到容妃死去,才知容妃干的活是刷马桶,死在马桶堆里,污秽缠身。这群为非作歹的奴才,竟然违背旨意,如此欺凌容妃,没有他们的百般折磨,容妃也不至于这么快死去。恼怒与耻辱的怒火充满心头,于是作出“该杀”的决定。
五是爱极生恨的一种失去理智情感的发泄。杀人如麻,对于他来说并不陌生,只要惹他愤怒,他就要杀人,这也是拥有生杀予夺之权的皇帝的必然性。
六是在表现出他对曾经做下的惩罚容妃决定的深切懊悔时,更想表达的是对容妃爱之深,正如他自己所言:“朕还要他写明,孝慈仁皇后,二十七年来,与朕心心相印,情理相通,同甘共苦,恩爱交融。二十七年了,盖棺!”
……
显然,这一桥段之所以引发人们热议,就是因为它揭示了人物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也使人物形象更加丰富多面。也正是由于故事情节与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康熙杀人的动机,人云亦云,很难有绝对正确的答案,而这,正是这个人为设计的情节的艺术魅力所在。
但话又说回来,杀掉所有知晓容妃刷马桶的人的决定,还是有滥杀无辜之嫌,在被杀的所有知情太监中,肯定会一些同情与帮助过容妃的人,他们的被杀,就没有任何道理可言。而康熙为了一己之情,不分清白,不分好坏,一律处死,恰恰表现出他作为最高统治者的残忍血腥、冷酷无情的一面,这是不值得肯定,更是不值得赞美的,因此这一情节反而有损于康熙正面形象的塑造。
当然,历史上康熙既有仁慈宽厚的一面,又有冷酷绝情的一面。从来伴君如伴虎,君心莫测,而康熙这只嗜血老虎,总是把身边人当羔羊看,只要他一不高兴,一不顺心,一旦震怒,就可以严罚任何人,就可以任意杀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康熙王朝:为何康熙要处死所有见过容妃刷马桶的人,因为4种心理
严谨流历史网络小说推荐,逻辑流福音,专治书荒
康熙为何把容妃送去刷马桶,后来又杀死所有看见她刷马桶的人?
影视丨为什么《康熙王朝》中,太监敢于欺负容妃?
康熙王朝容妃本是康熙爱妃,她因何触怒了康熙而被贬去刷马桶?
《雍正王朝》中经常出现倒马桶和打鞭子的画面,有何寓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