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史实:抗战中的戴圩“七七分团”(作者:戴玢)

       1938年春夏之交,随着敌人入侵的不断深入,台儿庄会战打响。戴圩离台儿庄四十余里,多日来不仅是炮声隐隐可闻,入夜更是战火熊熊,民众人心惶惶,不可终日。在历时一个月的激战中,国军绝地反生,甚至巷战至一屋一墙必争的境地,终于将日军驱出,向北推进数十里,至此大家才稍稍松了一口气。因台儿庄南面紧靠大运河,这次交锋真可谓“背水一战”,它的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振奋了大家的抗战精神。

       早在战火刚刚蔓延至山东之时,徐州第五战区即开始吸纳知识青年到河南潢川集训,深感唇亡齿寒的戴圩民众怀着强烈的危机意识,积极响应,尤其是一些年轻教师、中等学校学生和公务员最先加入,有的人即便父母年老多病,也毅然决然。

        这时第五战区成立“战时动员委员会”,吸收共产党人参加,发动全民抗战。邳县动员委员会的共产党人认为民族危亡,刻不容缓,于是很快倡立了“青年救国团”。戴圩片区由共产党人戴亮霞负责,他为了纪念抗战的开始——卢沟桥事变,立即成立了戴圩“七七分团”,他本人任主任,戴书畅和冯宝山分别负责宣传、组织工作。“七七分团”的成立受,让对日军恨之入骨的戴圩民众终于有了发力的机会。

       台儿庄大捷后,戴圩七七分团立即进行了募捐劳军。因民众热情高,工作开展顺利,于是很快就募得一笔钱,为给前方战士“加油”,遂即买了肉类食品等,装满十几辆独轮车,立时送往台儿庄。清晨出发,沿比乡村小路稍宽一点的“邳台公路”西行。等过了岔河,路边已见战壕,两边村庄树木多有被空袭炮轰折断。快到桃沟桥时,已发现坦克车履痕,战壕重重,过了桃沟桥,战壕随处可见,待抵达台儿庄圩北时,天色已晚,只见圩墙用各种各样材料堆堵着,这一块那一块,补丁摞补丁似的。地面上不但战壕重重,弹坑累累,而且坦克车履痕密如蛛网,当时火炮之密集,争夺之激烈,可以想见!放眼北望,部队、炮车、辎重车辆一队一队纷纷向北前进,一幅“车粼粼马萧萧”的场面。经联系,前来慰问的戴圩七七分团,由台儿庄西门进去,住在小学校教室内,这时天已黑了,吃完晚饭,因奔走一天累了,很快就躺在柴草上睡着了。

        头晚经联系,需把慰劳品送往河南(大运河南岸),第二天天刚刚亮,七七分团就开始乘船过河。上游军用浮桥的两头,部队、车辆甚多,可能是大规模调动 。下船后,他们来到一村庄,交了慰劳品,稍稍休息后即有一位穿灰色军大衣的军官来给他们讲话,军官除了对慰劳品表示感谢外,还说:“本该请大家多住几天,到前线看看,但因形势变化,敌人又有反扑动向,到前方怕有意外发生,所以就不做安排了……”军队招待他们吃了一顿饭,然后他们就返回戴圩了。

       在抗战的大风大雨里,给前方战士送肉吃也许只是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正所谓 “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 。在抵御外敌入侵的危机关头,在这片广阔的大地上,不知有少像戴圩七七分团一样的民众组织,他们怀着守卫家园的明确初衷,竭尽着自身的力量,这份力量虽然微薄,但全民抗战中亿万同胞的合力却是巨大的,正是这份合力为侵略者垒起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冲上壕沟准备和鬼子搏杀时,突然脸上一阵...
抗战“四大名团”之罗芳珪团,血战10倍日军,尸体填满战壕
台儿庄大捷80周年 |台儿庄大战期间中共抗日队伍的英勇表现
宋哲元部第二十九军长城血战记
唐锦云:这是全州才湾小塘村日军挖的战壕
1938年 台儿庄报捷歼灭日寇1.2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