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DJ写真:王璐与温情的夜话(作者:天山)

编者按:江苏邳州电台播 音主持人王璐主持的“温情夜话”节目拥有大量听众,成为广大听众的“心灵之窗”,如今这档节目已经停播,应广大听众要求,王璐在网络新媒体荔枝FM平台上又开创了“温情夜话”网络直播谈话节目,很快得到全国各地听众的喜爱,网址:http://www.lizhi.fm/715608/2584327587345088006?from=timeline&winzoom=1本刊现发表天山先山几年前写的关于王璐主持温情夜话栏目的报告文学,展示了一位媒体人的敬业精神与心路历程,以及与听众互动的日日夜夜留下的感人故事。

用电波连接心灵

用真诚守望岁月

让温情融化冰雪

让理解构筑和谐

——摘自邳州人民广播电台

《温情夜话》节目片花辞

一、“汉风”扑面

    2007年岁尾年初的隆冬季节,塞北的草原呈现着她特有的风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皑皑白雪把莽莽草原妆扮成一个银白的世界。她,吃过晚饭又冲了一个热水澡,穿着浴袍、觉得特别惬意与舒适。一天的疲惫荡然无存。

   “早点睡吧,今晚别再看书看报了!”这是丈夫或是女儿每晚习惯性但又充满温馨的提醒。

   “好嘞!”她一边答应一边伸着懒腰打了个哈欠,走向暖意融融的卧室。

     这是他们搬入新家后入住的第一个晚上。刚才女儿在自己的新床上翻来滚去的疯了好一会,现在已经熟睡了。

    她刚进卧室却又想起了一件事来:两个多月前她的一位学生从青岛打来电话,说他的一位朋友,是江苏邳州人民广播电台的负责人,那里急需新闻主播和夜话节目主持人。邀请他去做新闻主播,同时还拜托他找一位夜话节目主持人。他快要结婚了不愿意去,又不好驳朋友的面子,他脱口而出推荐了她---“以她的资质、经验和业务能力、她一个人就可以即播新闻、又做夜话是最合适的人选。把电话给你,看你能不能请动她”。当时她忙著装修房子就婉言谢绝了,“您再考虑考虑”、、、、、、

      这段时间隔三差五的,那边就打电话给她,问她房子装的怎么样了?晚上8点多与女儿疯玩的时候,那边又打来了电话,说,“王来师,你这段时间也挺累,家完全安置好了,您来一趟呗,就算我们请您来旅游、、、、、、”女儿说,不要,我们新家可好呢,我妈妈哪都不去、、、、、、她环顾着精心装修布置了近半年的新房,脑子里回顾着这段时间对方不时打来的电话。觉得该给对方一个回复。她转身去了书房,并打开了电脑,查阅起有关邳州的信息来:邳州,江苏北部的一个县级城市。她南扼江淮,北接齐鲁,京杭大运河与陇海铁路交叉其间,全市2200平方公里,人口183万。在这片故土上刘邦项羽曾留下听他们征战的痕迹。三英战吕布,关公约三事的千古佳话也在这里演绎,淮海战役的碾庄圩大捷地,这里也见证了黄伯韬兵团惨败的史实。“楚风汉韵,诗意田园”是这个城市的风格、、、、、、看到这里她不禁为之一震,内心涌出了一丝说不出的情绪在纠结。

这个夜晚她失眠了。邳州的“邳”她还是在小学看《三国演义》时认识的这个字,有一次接对方邀请电话时,她问起三国演义中的“下邳”时,对方说我们台就在下邳这一带。陌生、举目无亲的邳州?孩子?父母?丈夫?家人?喜爱自己的听众?同学、朋友?熟悉的环境?人脉资源?所以这些都一股脑的、杂乱无序的在脑海里交织、碰撞。

  草原的“白毛风”浩荡千里,夹杂着摧枯拉朽般地涤荡着旷野的一切,想想父亲为了服从工作的需要,背离京郊,来这里安家落户,时至今日不也是工作生活的一切都很好吗?

    丈夫说,这段时间装修房子、你没有请一天假、耽误过一次节目,确实很累我陪你去吧,就当是旅游放松。与父母 哥哥商量过,她编了一个理由。向单位请了假,两天以后与丈夫一起悄悄地登上了南下的火车。

    这时正是2007年末2008年初,冲击南方大部分地区的那场罕见的,还没有完全平息,而虽然下了大雪却没有受到冻雪灾害邳州,临近春节的到处洋溢着一派节日气氛,暖暖的阳光融化着积雪,蜿蜒宽阔的迎宾大道已被清扫的光洁如镜,两侧雪松挺拔葱绿,残雪下的三叶草碧绿吐翠,处处矗立共向的大型广告牌,营造着百万千群创建“东陇海第三大城市”的狂热氛围,显示着邳州城的勃勃生机。她和丈夫在电台负责人的陪同下,走进了位?大道一侧的广电大楼。

  经过了解,设置在广电大楼十一层的广播电台,正式开播于二〇〇六年的四月,机械设备先进,节目设置齐全,其中包括新闻和夜话节目。此间,夜话节目由《夜色正浓》到《星海扬帆》曾几易其名,主持人也因种种原因,走马灯似的调换,有的甚至在十天半个月之内就销声匿迹了。电台负责人动情的介绍着情况,话语间流露着乞求的目光,她徜徉在宽阔舒适的直播间里,抚摸着似乎熟悉的话筒,就像骏马见到了草原,爱岗敬业的本能顿时化作一股澎湃的激情在胸中激荡,丈夫看着她留意已定忙悄悄地劝解道:“人家还没有查验你的资质,试听你的播音呢。”

   “不用谦虚啦,我们都已作了考察,到目前为止,我们台里还不曾聘请过普通话一甲,二级心理咨询师的主持人呢;至于实际水平,我们想在明天晚上就能在直播间里听到您的声音。”电台的负责人充满热诚和信任。她看着丈夫微微一笑,也轻轻的点了点头。

  ……。

   “夜,悄悄地叩着您的窗棂,在又一个远离喧嚣的夜晚,让我们敞开心扉,开辟一个倾诉的空间,寻求一个宁静的港湾;愿大家在九十分钟的陪伴中,枕着我的声音入眠”瞬间,一个甜美柔润的声音,通过电波把温情送到了千家万户。

    十天之后,新年的鞭炮声还在燃放,她告别了通情达理的父母,辞掉了原有的工作,只身来到了邳州,从此,邳州人民广播电台一个崭新的栏目,“温情夜话”应运而生,这节目如和煦春风,寒冬暖阳播撒在百万听众的心田。她,就是王璐,来自广袤草原的电波夜莺。

二、又闻唢呐声

作为以情感交流为主要基调的《温情夜话》节目,王璐力争让自己从主持人的角色中走出来,并要在节目开始内的极短时间内,让电波落地,使自己尽快的走进听众,成为听众的知心朋友。让听众能够将内心的苦闷向她倾诉,将忧伤的过往向她道出,将幸福和欢乐与她同享。

吴海峰是一个英俊潇洒的七尺汉子。2008年夏天,正当他风华正茂步入而立之年时,一场车祸,给他带来了灭顶之灾,几经抢救,他依然失去了双眼,落下残疾,从此生活在一个黑暗的且又极其痛苦的悲惨世界里。轰轰烈烈是我事业没有了,欢快的生活消失了,就连他原本相亲相爱的未婚妻也悄然离去。白天还能和路边的老人聊天消遣,可漫漫长夜却感觉到有无数个凶煞恶神在心中萦绕,咒骂着他。他曾紧攥着绳索和刀具,试图结束自己的生命,而吴海峰命不该绝,亲戚送他的收音机,为他打开了一扇再生之门。每天晚上十点之前,吴海峰便早早上床,把频率锁定在91.5上,静候着“温情夜话”的播出。

在收听过程中,吴海峰也参与过“温情夜话”,他曾用电话与节目中的主持人王璐亲切交流,是王璐的循循善诱和细致的心理疏导点燃了他的生命之光,也是一个与他同病相怜的生命强者韩佩佩在节目互动中给了收听节目的他以生存的勇气和力量。

韩佩佩,女,本事港上镇人。21岁那年她被诊断为白血病,接着在上海做了骨髓移植手术。父母亲为了偿还欠下的医药费,去了外地打工。韩佩佩便与年迈的奶奶相互照料。到了谈婚论嫁之时,只因自己曾患有此病,许多亲邻不敢做媒,一些年轻的异性也不敢靠近她。由此,孤独、恐惧、自卑如一条条吸血叮肉的毒虫缠附在她的心上。一天晚间,她在“温情夜话”节目中,向主持人王璐诉说了她的悲惨境遇,王璐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在那个周末,便带着一簇鲜花乘车来到了离县城八十公里以外的韩佩佩家中。当韩佩佩得知眼前的这位姐姐就是“温情夜话”的节目主持人王璐时,竟不顾一切地扑进了王璐的怀中。在之后与王璐的倾诉中,中韩佩佩百感交集,痛心的哭泣起来,而一旁倾听的王璐,眼眶也早已溢满了泪水。几天后的节目里,又出现了韩佩佩那清脆的声音,并向广大听众幸福的表露:“因为我有幸第一次收到别人递来的鲜花,而且是王璐姐亲自送来的,也是王璐姐她第一次拥抱了我,我要活着,坚强的活着!”

而吴海峰从收音机里听到了韩佩佩在节目的这番话,原本十分无望的心理空间瞬间仿佛发现了一片新的天空。当他再一次拨通《温情夜话》的参与热线时,广大听众听到的不是多日前那个吴海峰的悲伤厌世的叹息,而是一曲悠扬的唢呐独奏《爱的奉献》。不少听众听着吴海峰那动人心弦的唢呐声,纷纷打电话,赞叹着《温情夜话》的神妙之功。

在电波那一端的韩佩佩,听到吴海峰吹奏的唢呐声,得知吴海峰的遭遇后,竟动了爱怜之心。王璐明白韩佩佩的爱意,便与吴海峰牵线搭桥,经过一段时间的电话交流,韩佩佩和吴海峰相知﹑相爱﹑相恋,....。

与吴海峰﹑韩佩佩这样幸运与极度巧合的要数本市另一位听众权格了。

权格,男,现年二十六岁。九岁时因患类风湿与强直性脊柱炎而高位瘫痪。2008年秋天,王璐在《温情夜话》与之交流后的一天上午,在几位热心的听众的陪同下,带着现金和礼品,踏进了权格的家门。眼前的一切让王璐顿生寒意。已瘫痪在床十一年的权格蜷缩在那张木床的一角,他骨瘦如柴,胳膊已严重扭曲变形,如果不是眼前他凹陷的眼睛在动,很难说被褥里裹着的是一条生命。但权格的思维敏捷,语言表达清晰流畅。他见到王璐时,充满了一腔惊热;几次重复着一句话:“王老师,不是你在广播里对残疾人的规劝,我早就结束我的生命,真的!”王璐又随即递给他一台收音机,“爹娘守护着你不容易,要快乐的活着。”权格似乎来了能耐,猛地从床上坐了起来,“我绝不辜负你和这些好心人的期望,哪天我还要见见吴海峰他的,一定活出个人样来!”

2013年9月,又是一个春华秋实的季节,也是权格最热情的季节;广大听众从权格母亲打给直播间的电话中得知,权格今年娶了一个外地姑娘,半月前生了一个千金,取名权琦琦。这消息无异于晴天霹雳,天方夜谭;可经过证实,这却又是一个事实,一个人间的奇变!十几天后,吴海峰在权琦琦满月之际,又拨通《温情夜话》的热线,恳求主持人给他一个机会,吹奏一首《一枝花》,献给权格和他的女儿权琦琦。那充满曲调韵味的唢呐声委婉,热情,为夜幕的徐海天地注入了几分温馨与祥和。

三.村头的小屋

伦理道德,是《温情夜话》在一个半小时的热线交流中最热门的话题,似乎也是广大听众一个永恒的交流话题。在长期的夜话交流中,王璐越来越清晰的了解到,在邳州这个仁义之邦,随着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孝道这个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怎能在一些人的心目中渐渐地消失了呢。为了重申“百善孝为先”这个古训,也为了给一部分不孝子孙敲响警钟,王璐注重抓住正反两个典型,并借题发挥,有时甚至将孝敬老人确定为整档节目的讨论核心问题,引发全社会对老人的关注。

2012年中秋,夜幕中飘洒着丝丝细雨,阵阵风携带者缕缕凉意。《温情夜话》的片花刚刚结束,导播便接进了一个热线,那是一位老大娘悲痛沙哑的声音,如泣如诉,话筒里还时不时传来老人家的哽咽声和“呼呼”的风雨声。

这位老人家住炮车镇,时年七十二岁。一共养育了一儿三女。儿女成家后,自己和老伴多年来靠种着三亩麦田养活自己。可老伴去年去世了,理应由儿子接受耕种,并承担起赡养之责。但儿子不当家,儿媳死活不认账,硬把老人退给三个姐妹,这样推来推去,老人一赌气搬出庭院,住进了一位近房在村头的菜园小屋。从此,生活的需求全靠三个女儿轮流接济。而有时尽了孝女之心的女儿们,遇上哥嫂还要看他们的白眼,甚至遭受辱骂。天暖时节或天干地晴的日月还好些,但一遇冬季和阴雨天,那间小屋便如风口浪尖上的小船,透风漏雨,摇摇欲坠。老人在极度的孤寂中时常是彻夜难眠,以泪洗面,有时两眼被泪水侵泡成了一双灯笼。但庆幸的是老伴给她留下一台收音机,三女儿又为她送来了一部手机;这两件东西几乎成了老人家的两只拐杖。老人家就习惯地打开收音机,坐在那张小床上搜寻着能让自己心情平静的节目。

收听王璐的《温情夜话》,正如老大娘每日里的两顿饭,当她每次听到王璐痛心疾首地抨击那些打公骂婆,不尽赡养之责的不孝子孙时,老人家便是攥紧拳头,咬紧牙关;同时那种嫉恶如仇的冲动袭上心头。略识几字的老人家曾多次拿起手机拨打着节目的热线电话,但不是拨错号码就是打不进去。终于在那个中秋的雨夜,她如偿以愿地与王璐进行了长达十分钟的哭诉与交流。老人家说:“我不怕露出家丑,就是要通过你,让那些猪狗不如的不孝之人漏漏丑,让他们在众人面前抬不起头,仰不起脸!”

但丁曾这样深刻地描写到:“世界上有一种最美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而这位老母亲的声音却是一种痛苦的呻吟。王璐由此想到了远方的妈妈,要是自己的母亲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那应该是一种撕心裂肺的感受,那晚她走出直播间的时候,两眼依然模糊着。

费了好多周折,找到这位老大娘的那间小屋,是在中秋节的前两天。王璐带去了几斤月饼,还塞给了老人家二百元钱。在小屋附近的桥头边,她又与老人家进行长时间的交谈。她深情地劝慰着老人家,并说:“我一个节目主持人,无职无权,不能去找你的儿子,也不能去找村干部;但我信您的话,要在节目里让那些忤逆不孝之人扪心自问,无法见人,最终痛改前非!”

在此后的夜话节目中,王璐曾着力对那些尊老﹑敬老﹑爱老的典型加此褒扬。有些甚至成了恪守孝道的典范。一时间“关注老人,关爱老人”,在社会上引发了强烈的反响。

听众小周是本市某镇与丈夫在上海一起做生意的一个年轻女性。2010年,正月她分娩在即,作为独生子的丈夫便从上海开车回家意在接母亲侍候,不料丈夫还没有把老人接来上海,便在途中遭遇车祸不幸身亡,她悲伤地几天不吃不喝,但为了保住腹中的孩子,体恤正在寻死腻活的公婆,强打起精神。在悲痛欲绝,倍受煎熬的那段时光里,小周凭借着她一生爱心﹑善心和孝心重新找到了令她最欣慰﹑最幸福的生活。丈夫死后,她依然把婆婆接到身边,孝道有加,婆婆也把她当作了亲闺女一样对待;后来有男人向她提婚,她向男方只提到了一个要求,来到自家生活,要做婆婆的儿子,豁达的第二任男友被她的诚意和境界所感动,欣慰答应了小周要求。几乎崩溃的家庭又恢复了平静。坦露这件事情内情的就是小周本人。她是通过网络从上海在《温情夜话》的空间里与王璐交流的。

“那天晚上的节目,几乎成了尊老﹑敬老﹑爱老的经典版本,令我至今难忘小周的一番叙述,如一把盐洒进了油锅里,引发了那么多的听众参与。热线电话接连不断的有二十多个,这个反响非同一般,我感到特别的欣慰,因为夜话节目是我栽植的一棵树,这棵树终于开花结果了。真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啊。王璐津津乐道的回忆着。瞬间,有数十位年过六旬的老人,先后来到广电局的大门口,等候着见上王璐一面,请求她为他们出主意。想办法,写诉状,理直气壮的状告自己的不孝子孙。

四.感恩礼遇

金秋十月,广电大楼的院子里棵棵银杏树,枝叶盖顶挂满枝头的银杏果,不时地随风坠地。刚下《健康咨询》节目的王璐漫步在棵棵银杏树下,欣赏这一草原上难得一见的风景。银杏树根植大地,叶拍参天,不仅把丰硕的果实奉献给人类,而且连生生树叶都有着神奇的药用价值,堪比人类更具无私奉献的品质。

这时,门卫的一个保安找到了她,说现在有一位年迈的老汉给你送一蛇皮袋东西。王璐的脸色顿时变得严肃起来,她认真地对那位保安说:“我一再拜托你们说,不要代我收听众的东西,怎么。。。”。王璐还没有说完,那位保安就打趣地说:“不是什么贵重的礼物,是几块山芋和几斤花生,那老头还在那等着你呢。”

王璐缓步走向了门岗,她在四顾着来到邳州的,这里的人们是如何的重情重义:布谷啼鸣的时候,不相识的大嫂手提着热气腾腾的粽子和鸡蛋等在门口,中秋节的晚上曾在电波中交流的姑娘小伙,又把新鲜的月饼送到了门卫的传达室里;更令她感动不已的是住在电台附近的一个老大娘能在大年夜,将一保温桶香气扑鼻的水饺,送给值班的她,现在又是前来给她送来一袋子山芋花生呢?她走近一看恍然大悟,原来刘成景老汉。

刘老汉名叫刘成景,年近七十。家住铁富镇艾山西村,距县城应有六十里地。多年前的刘成景老人家中连遭不幸:先是大女儿因家庭纠纷自缢身亡,一年后儿子和二女儿先后因病去世。这样他的一男两女就这样接二连三的离开了人世。刘老汉家中的一片天地塌陷了。后来他和老伴收养了一名弃婴,这样一家三口勉强度日,不料两年前刘老汉的老伴又离他而去,雪上加霜的日子让刘老汉欲死不能,欲活不成。办理低保,村里人说他不够条件,年过十六的养女辍学在家;走投无路的他在一个寂静的夜晚,拨通了《温情夜话》的参与热线,讲了自己不幸的家庭和诉求。按照常规一个节目主持人,过问或处理直播间外的事情,恐怕都是无能为力的疑难问题了。更何况一个在此地无亲无故又无社会关系的人?

但王璐却跳出了这种思维模式,她感到自然看得起自己,看重这个节目,并用心情倾诉自己的苦衷,自己就有这个责任,有这个义务,在节目外的空间里,为听众反应的问题去协调,去担当,去奔波!她充分利用本台《行风热线》节目提供的便利,找到来此节目做客直播间的相关领导,有针对的提出问题,反应听众的合理要求。刘成景老汉的诉求就是王璐多次与民政部门和镇村的领导沟通与协调下,得到圆满解决的。时下,刘老汉已经办理了低保手续,每月政府补贴的几十元钱,对一个贫困的家庭来说,也算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他的女儿被安排到服装厂上班。

在门卫的值班室外的一棵杨树下,王璐见到了浑身上下都被汗水渍的刘老汉。原来老人家是骑着一辆破旧自行车花了近三个小时的时间才来到广电局的。看着老人朴实厚道且有显得十分疲惫的样子,王璐的眼睛湿润了。。。老人送来的那不是几块山芋几斤花生,分明是一颗比金银还要重的心呀;这是老人家,一个平常的百姓,一个普通的听众对自己的厚爱,对自己的信任和敬重啊!

陪刘老汉吃了便饭,又塞给了老人二百元钱,王璐的心才算安静了一些,她望着老人骑在自行车那瘦小的背影,一种惆怅袭上心头,她在感悟着人生,感悟着社会,感悟着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亲情与人性;并策划着在自己主持的夜话节目中,引导人们学会相互体谅,相互关爱,相互感恩;这样社会的和谐才能有一个“质”的提升。

远在百里之外的睢宁县,有一个老听众名叫贾耀祖,他是一个居无定所的养蜂人,在一个夜晚当他听到《温情夜话》从始至终洋溢着一个祥和的语句:“学会感恩”之时,他的像自己那成千上万只蜜蜂腾跃出蜂箱一样,躁动不安了。十几年前的一个春天,他在邳州的一个山坡上放养蜜蜂,不慎跌入一个山涧沟;他是在昏迷中被一个采摘棉花的老太太发现救起的。十几年过去了,他仍然将老人的搭救之恩铭记在心,尽管他脱险后跪谢了那位姓李的老人,但愧疚不已的他好起来后,前去找寻过那位老人,村上说那位老人早已去世。当时他的那颗感恩之情顿觉变成了一种遗憾和愧疚。但为表达自己多年存在心中的那个愿望,他拨通了夜话的热线,讲述了事情的经过和自己的心愿,王璐对贾耀祖的这份真诚,仁义和感恩之情,给予了高度的褒扬。贾耀祖也表示要在今后的人生中做几件感恩好人,感恩社会的善事来。

时隔一年以后,2011年夏季,贾耀祖又在一个夜晚给夜话节目打来热线电话,说他做了一件令自己既惊心动魄且又极其欣慰的事情;一天早上,有一对夫妇不幸遭遇车祸,丈夫当场死亡,妻子奄奄一息,贾耀祖发现时一边报警,一边询问伤者,才得知这是一对夫妇,是去学校看望正在迎接高考的儿子的。为了不影响孩子高考,贾耀祖向交警和医务部门建议,只通知他的亲属,千万别告诉正要高考的孩子。交警和医院也同意他的意见,但伤者P16负责,死者P16安置,贾耀祖当即回答:我儿子在医院工作,让他照顾一下伤者,至于死者遗体我陪送到殡仪馆。直到半月以后死者的孩子高考结束。。。贾耀祖说这件事虽然让自己的心理特别踏实,因为自己做了一件应该做的善事,也是对自己心中那份缺憾的弥补;也是我献给社会的感恩之礼。

五.妇女姐妹的“垃圾筒”

王璐始终让他的《温情夜话》经久不俗,期期保险,其秘诀就是她业务水平的不断提升。她注重创新主题,注重交换角度,注重把控地紧凑,严谨而不失活泼,不失大雅。所以热心听众参与节目互动时用短信形式高度概括了《温情夜话》的包容性:夜话是农家禾场上的草垛子,扯不断,理还乱;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充满了酸甜苦辣;是心灵之舟迷失方向寻求的港湾;是弱势群体的主心骨;是妇女姐妹倾泻烦恼和私愤的“垃圾筒”。

王璐曾对参与节目互动的听众做过细致的统计:妇女听众占百分之六十五以上。妇女是每个家庭的主体,但是妇女也是遭受伤者最多,权益受到侵袭的一个群体。有一个姓何的妇女,她十七岁几经转手被拐卖到此地,嫁给了一个比自己大二十几岁的光棍汉,时至今日,何荣为男家生了儿女,操持着家务;但她的丈夫还是对她管束有加,轻则辱骂,重则扒光衣物被烟头烧身。一天晚上她向王璐倾倒了自己积压在心多年的怨气与苦水;王璐听后心疼这位妇女,在说了一番安慰的话之后,也指责她如此的麻木,痴傻?:“你为何不找街道?为何不找妇联,为何不提出申诉?”另一些年轻的女性更加的悲惨,她们年纪轻轻,豆蔻年华,不注意节制和保护自己,不深入了解男人,也不去民政部门办理法律手续,就在剪短时间的热恋中,开始同居怀孕生育;结果因为生了女孩,或嫌弃没有工作而被抛弃;。。于是不少女孩羞恼难过悲伤,无奈之下又想到了死。当然也有的也在通过《温情夜话》,求助王璐来指点迷津。

一位姓彦的女孩,一个大专毕业生,工作没着落,青春年少的日月还没来得及过上几天,就怀抱着和自己一起被男方遗弃的女儿;她有家不能归,没脸见爹娘,只有抱着孩子四处游荡。当她站在王璐的面前时,已变成了一个衣着不整,满脸苍白的中年妇女了。当她了解了彦女士的婆家,主意已定时,一腔的同情和愤慨油然而生。她苦口婆心的对受害人进行心理疏导,直至对方坚定了生存活着的信心。像接待彦女类似情况的已有数十人之多。每接待完类似彦女的遭遇后,王璐都要沉思良久,忧心忡忡;

有事回到家中,还在那里若有所思,弄得丈夫无可奈何,直抱怨她听众的怨气,忧伤你还窝在肚子里,带到家中做啥?一句话竟也说得她啼笑皆非。

今年三月,一位曾经在节目内外与王璐多次交谈的少妇齐芹且又给节目打来电话,那端的她似乎满面春光,说她自从去年夏天到了苏州后,不仅凭借自己的专业在一家外企找到了一份称心工作,还与一位同学在盐城的小伙子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并且有了房,还有了车,其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最后还发了一首诗到节目的短信平台,以表拯救之恩。

在一个月黑星稀的夜晚,

我依然极度的落寞中心烦意乱;

是您在电波的那端,

给我送来缕缕温暖。

你循循善诱的疏导,

荡去了我心中的煎熬;

叫我学点“舍得”

把这里说得精辟如蝉,

渐渐的我自强,自立,

艰难的我走出泥潭;

从此我不再踌躇彷徨;

枕着你的声音入眠。

六.夜色正浓

二0一三年的盛夏,邳州遭遇了近六十年来,罕见的持续高温和少雨天气。每天晚上湿热难耐,蝉儿在树上毫无生气地叫着,许多人走进了荷塘边,躲进了空调房,但更多的人都是守候在收音机,听音乐等夜话,以驱除心中的那份躁动。然而一连几天,在《温情夜话中》,却一连几天听不到主持人王璐的声音,有的听众等不到那个熟悉的声音像是一种缺失,耐不住等待,便接二连三的打进电话,询问王璐的情况,另一位主持人只好婉言相告:王老师出发了。

“王老师出发了”,引来了许多热议。王璐真的出发了?是否调走了?不可能!他是否回家了?有可能!细细数来,她天天在节目中与听众见面,甚至连每年的传统节日;她应该回家看看,虽然丈夫随她来到了邳州,女儿也在邳州上学并进入了大学;可为人之女的也应该回家看看父母双亲。

听众们对“王璐回家探望父母的推测言重了,她是回到了内蒙古乌兰察布市父母的身旁;只是她回到家中再也见不到那个疼她爱她的爸爸了。

那是五天前的一个夜晚,一个半小时的夜话节目已经让王璐精疲力尽,他在处理完后续的业务之后,已经深夜十二点多了。她疲惫的走在回宿舍的路上,阵阵困顿和莫名的幻觉以及深夜的惧怕一齐围困着她,她甚至躺在路边,就地睡上一觉。

早晨,天刚蒙蒙亮,她一觉醒来忽又被少有的电话铃声惊醒,那是哥哥打来的:”爸爸没了,你回来吧”。她乘高铁在北京下车,堂弟堂姐接上她后一同赶往家中,她不知怎么回到家的,物是人非。

半月后,王璐和亲人们处理完父亲的后事重又回到了邳州;当天又走进了她朝夕坚持近六年的直播间。她的声音沙哑,她的情绪依然是那样的淡定,这是她多年恪守的工作准则,不能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和私人情感带进直播间。但关爱她的听众还是从某些方面得知了她家父病逝的消息,几个听众竟然接连打进电话向她表示诚挚的问候和安慰,此时的王璐也抑制不住内心对爸爸的思念与眷恋,哀痛泣不成声,只有用一曲常回家看看,填补着话筒前暂时的空白;也借此音乐送给那些在外工作生活的听众,不要忘了父母,不要忘了家,不要留下 

遗憾。

    遗憾,爸爸的突然离世,成了王璐一生中最大的遗憾。她从小出生在北京,随父到了蒙古,不习惯那里的生活环境,不习惯那里地方风情,是爸爸在茶余饭后时常地把这个唯一的女儿扛在肩上,去熟悉风景,去领略风情,去适应生活。就是她在五年前来邳州时,爸爸还在关切的说:你大了,你忘了你小时候的不适应,老不闯北,少不闯南啊”就是在临终前还对身边的妈妈说:“闺女成年的不归,又是多少天不少电话,我一放下电话就是她啊。”

然而,那晚听众的问候和安慰又让自己感到是幸运的,父亲若是有灵在天,当含泪九泉之下了。因为那个晚上几个听众的电话打进之后,随即而来的便有近百名听众发来短信,对她慈父的去世表示哀悼。

听众关注她,关心她,关爱她,也正如她对待听众一样。上级领导器重她,拥戴她,褒奖她;拟选为一名政协委员,被市大任命为人民陪审员。。

夜悄悄地扣着你的窗帘,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让我们独享茫茫时空,共同感受那无边无际,无始无终的境界……

                                               2013年国庆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江苏省分会会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力闻:我的主持感受
百岁不是梦
轻松调频:弱势媒体的小众化生存 | 《商业价值》杂志
生命使者
人间幸事,因为有你
我的广播情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