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拍案惊奇:改行(谭丰华)

       这是一个晴好秋日的下午,矮矮微胖的李德福有一个很好的心情,因为让他夜夜难眠儿子的婚事终于有了着落;供销社捎来口信,原来改制下岗的职工明天可以办手续买保险。这一年李德福已经五十多岁,压在心头两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李德福是我的小学同学,自打部队退伍后改行至今,在商场也干了二十多年,早就下岗了,人们仍管他叫“李经理”。

       提到李德福,供销社上上下下没有不知道的,他的倔脾气上来,主任也拿他没辙。他管那摊子柴油化肥可是一个使人眼热的部门,就连乡里的一些领导也为五斗米折腰,见了他点头哈腰先掏出大前门再说话。不知是日子久了,还是老李有这个习惯,即使是不抽烟,他顺手接过来夹在耳朵上,每次遇到他,左右两只耳朵总夹着烟。开发票的小木桌上一天到晚总散落各种牌子的烟。

       知底的人清楚,李德福是有来头的,他的大哥在本县邻边乡是大名鼎鼎的乡长。当年要不是他的从中运作,李德福退伍时怎么能改行到供销社。

        李德福年轻时,在部队当了几年兵,退伍时正赶上那年大分配,他被分到一所中学搞后勤。听说要分到学校,德福犹豫了。学校可是个清水“衙门”,村子里有几名当教师的他知根知底,民办教师十多块钱一月,就是拿硬本本吃国库粮的公办教师,也就几十元一个月,不知何故?社会上还给安个“臭老九”的帽子。再看看粮管所、供销社,他们把着老百姓的命脉,和大家的生活息息相关,粮管所、供销社,才是进香拜佛的地方,可敬而不可亵。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最受推崇羡慕的当然是这两个行业。

        营业员这个工作,风不打头,雨不打脸,大到化肥、柴油、无烟煤,小到白糖、散酒、酱醋茶,要买这些商品,不托关系使面子,十有八、九办不成,买东西看他们脸色是经常事。那时村里最漂亮的妮子都让营业员挑走了。看本村的大海,在供销社是个“临时工”,每次回来骑着个大“飞鸽”,一进村农少爷们敬他三分,没话找话少不了打招呼寒喧几句套近乎。据听说,他在街上还搭上一名如花似玉的小妮。

       德福自退伍回来,为工作想了好几宿,也听媳妇唠叨了几宿。“你找大哥去,就说俺不想进学校,让他走走门路,进供销社。”听老婆说,德福何偿不这么想。最终,在其大哥一番努力下,李德福顺利地从教育口改行到商业系统,人事档案和工作关系如愿以偿调进了供销社,报到这一天李德福像金榜题名一样兴奋。接下来,他顺利地掌管了供销社的要害部门,负责卖柴油、化肥。

       从此, 李德福开始大红大紫起来,许多八杆子打不着的人,也攀上“李经理”,和他续亲戚、续同学、续战友,就连老死不相往来老表的小舅子的大外甥,也拎着两只小公鸡来续亲情,逢年过节家中更是车来人往。这几年,李德福发福了,面色红润且有光泽,脖子变短了,肚子明显凸起来了,笑起来两眼眯成一条线,说话也学会哼哼哈哈,喝起酒来也会打趣斗嗝,那身灰色的中山装整天扣得严严实实,走起路来气质和风度像个机关干部。

       一次偶尔与他小酌,酒足饭饱之余,他拍着我的肩膀说:“老同学,这个社会人要想活得痛快,一是要有权,二要有钱,有了权也就有了钱,有钱可叫鬼推磨。”我附合着:“是啊!老弟!世界上人的命运都过得和你一样,就没有受苦的人啦。”德福搂着我的脖子,咬着我的耳朵,喷着满口酒气,悄悄地给我说:“老大,不瞒你说,我在街里也处个相好的,哈哈哈……",这一晚,我们俩云里雾里侃到夜深。

         正当李德福工作顺风顺水得意之际,不声不响地,街头公路边开起了加油站,同时街里边也冒出了两个小农资店。小喇叭里反复播放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他没在耳听过,这一下子变成现实,他有些无奈、心中惶恐不安。曾经红红火火的供销社农资门市,一时间门庭冷落车马稀,开票、取化肥的两条长龙已无影无踪。又苦苦硬撑了几个月,供销社改制了。   树倒猢狲散,一些头脑活络的头头脑脑,有的承包个门市继续做生意;有的赚了个钵满盆满下海去了;而更多的富余人员则下岗回家自谋生路。李德福的哥哥已退居二线,他自然被列在富余人员之中。

       下岗五年后,李德福下石膏矿搬了两年石头。

        膏矿关闭后他远走江南,在城市各个角落捡垃圾。

        十年后,他老婆得不治之症走了,他带着俩个儿子艰难度日。

        俗话说:“门前放根讨饭棍,亲戚故友不上门。”德福此刻方有所悟,当年那些酒桌饭局上的朋友,那些跟屁虫不见了,人走茶凉这句话,在他身上得到了诠释。

         接近花甲之年,在外闯荡了大半辈子的李德福,又重新回到生他养他的小村子,种起了责任田。李德福依旧穿着那身退色的中山装,不过少了当年那份庄重。他经常到河边责任田里转转,他对眼前所有的乡野风光看上去都那么熟悉亲切,就像两只手上的皮肤。西泇河依旧在潺潺流淌,细密的波纹揉搓着水中的阳光,地里的玉米依旧散发新鲜芳香。

       李德福打量着五彩斑阑的田野,情意缱绻,长长叹口气,他似乎更眷恋这块土地。这才是他最好的归宿,他的余生不会再“改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同学高元亮、李德福、曲敬言、林永光,你们还好吗? | 潘云强
李德福画
乡村纪事:忠厚老实的大哥,因为这件事,到死都没闭上眼睛
邱德福:老同学(小小说)
物资紧缺时(散文)
文乡情怀 | 我的记忆,我的老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