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家事春秋:竖碑(王以太)

       竖碑,是人们对历史上的人物或事件的追思和怀念。 人民英雄纪念碑是国家对鸦片战争以来为国损躯的革命志士的纪念;淮海战役纪念碑是对参加淮海战役为革命牺牲了的烈士们的纪念。国家如此,民间也这样,这是中华民族不忘历史的优良传统,西安碑林就说明了这一点。但更广泛的是广大民间的纪念碑,有地方的、有家族的、更有大量个人的。在公墓、在陵园、在山坡、在田间随处可见。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富裕了,对逝去的亲人、先辈总想报答一生的恩情和关爱,于是竖碑之风兴起,有的亲人逝去多年,也不忘恩情,勒石刻碑,以示怀念。我未能免俗,也想为逝去多年的父母亲竖一墓碑,以报深恩。

       机会来了,2000年是个千僖年,大吉大利。我便不失时机的在一次家庭聚会上提了出来,得到了全家共识,于是决定在2000年清明节时给父母竖碑,以沾沾千僖年的喜气和吉利。那时我刚退入二线,有的是时间和精力。经多处考察比较,最后选定了运河渡口南涯的一处刻碑处,匠人一老一少,透着一股儒雅气,他们手艺娴熟,碑工精细,技艺精湛。我去的多了,也熟悉了,互相信任,他们邦我选定了一块上好的青石碑材,碑型和我大哥牺牲时政府给竖的碑型相同。在碑文的撰写上,我却费了一番思考,除正常传统的父、子、孙等辈的排序外,又增加了传统没有的父母、女儿、孙女等辈的排序,既照顾了全面,也体现了男女平等,更显得家族人丁兴旺。在碑文的具体内容上,我又陷入了沉思,父母是普通的农民,既无轰轰烈烈的事迹,也没有什么惊世传奇,但他们一生所持有的不怕艰难困苦、勤劳拼搏的精神,善良宽厚、诚肯待人的品格是应该大书特书的。

      父母一生的活动范围没有超出过20公里,更没到过徐州这样的大城市,八义集、土山、单集在他们的眼里已是很大很远的大地方了。他们在这巴掌大的地方几十年如一日的栖息、生活,风里来,雨里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年年岁岁如此、月月日日这样,凭着他们的辛勤劳动,一家人的生活还算殷实。他们心地善良,自己好、也想着别人好,互相帮助,携手向前。我大伯去世早,其大儿子牺牲,二儿子尚未成年,父亲便把大伯父家的耕种收割全包了下来,又手把手教会年幼的侄子耕种技术,直到侄子能自立才放手。同时也经常邦助家无牺畜、劳动力缺乏的亲邻耕种土地,度过难关。自我大哥牺牲后,父母亲受到了极大的打击,地痞流氓看家中殷实,也欲寻衅滋事讹人,父亲老实巴交,家无势力,只好忍让了事,受尽了旧社会的压迫。

       父亲的一生耕了多少地、耙了多少田谁也说不清,但他对牲口却特别爱护,夏天里喂的全是青饲料、精饲料;冬天为给牲口养膘,把麦草细细的铡碎,放在石槽里与磨好的豆沫子搅拌均匀,牛驴吃的特别香,也上膘快。父亲更懂牲畜,牲畜也听他使唤,耕地时哪个牛的缰绳抝腿了,他用鞭杆轻轻碰下牛腿,嘴里喝一声“蹄子!”这牛会立即抬腿,父亲顺势就把缰绳调了过来。再犟的牛驴在他面前也得老老实实,因为他手中还有三鞭的绝招。一俱牲口耕地时,对个别顽皮奸滑的牛或驴,他手一举,一鞭打去,在鞭梢与牲口的头背接近时,再猛一挽手,“叭”的一声炸响,牲口会立即惊醒,扬头用力向前奔去,这叫点鞭,是警告的意思。若是那个黄牛就是不用力,父亲便举手一鞭照着牛屁股打过去,嘴里还要骂上一句:“我叫你懒!”老牛便躬着腰向前窜去,这是实打,叫拖鞭。在耕地中牲口困乏的时候,父亲便一边嘴里打着劳动号子,一边扬起手中的鞭子“叭叭”炸响两声,牲口便会抖起精神,扬着头向前奔去,这叫花鞭,不实打,只是调解沉闷的气氛,叫牛驴打起精神。还有一种晃鞭,不打,只是举在手中晃一下,口里吆喝一声:”大黄”!这是在吓虎大黄牛,叫它老实点。在实际操作时,千变万化,须酌情而定。其时打鞭也是与打号子相配合的,如耕地号子,打场号子,下湖和收工号子,浑厚舒缓的号子、响亮清脆的鞭声,组合成一曲天衣无缝的交响乐,谱写出动听逸人的乐章,在蓝天大地的应衬下,绘画出一幅偿心悦目的耕牛图。

      父亲的一生没什么爱好,唯一的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吸烟,一杆老烟袋,寸步不离身,蹲下去,端在手里滋滋的吸着,站起来便别在腰间,或搭在肩上。烟袋很好看,灰白的烟袋嘴,橘黄色的烟袋杆,黄铜色的烟袋锅,青布缝制的烟包用一根短线绳拴在烟袋杆上,包里装着黄色的碎烟叶。烟叶也是自已种的,春天在地边种上一块,秋天长成变黄了,父亲便砍下来,剥下一个个蒲扇大的叶子,一把把扎好掛在墙上晒干,用时就把叶子搓碎装进烟包,随时使用又不花钱。点火更带有原史气息,早先前是用火刀火石,手拿火刀斜对着火石边,猛力擦碰火石,溅出点点火星落到火纸闷子上,纸闷子便慢慢燃烧起来,用嘴轻轻一吹,火就旺了,甚至能燃起火苗来,再拿来点上烟锅里的烟。后来有了火柴就省事了,再后来有了打火机,连火柴也不用了,更淘汰了火刀火石这样的原始取火工具。我小时候看着好玩有趣,曾偷偷的用父亲的烟袋,学着父亲的样子吸烟,装上烟,点好火,吸了几口,呛的直咳嗽,眼冒金花,天旋地转,憋了好长时间才缓过气来。从此我再也没吸过烟,就是以后的洋烟也没兴趣。

      母亲去世后,父亲沉默着,只知干活挣工分,勉为其难的支撑着一个大家庭,我上运师时,他带着耕地时拾的烂山芋,磨成糊子烙成的煎饼,送到学校,我吃的喷香,像点心似的舍不得吃。我当兵后他仍不放心,又和大姐一起来到部队看望,始才放心回去。后来父亲慢慢变老了,走路蹒跚,行事不便,但仍要强的自立火食,不愿麻烦儿女,就是在弭留之际,我闻讯赶到家中,在堂屋门口,我用汤匙喂了点水,他慢慢吞嚥着,看了我一眼,想说什么却终究没有说出来,就慢慢的闭上了眼睛。我悲从心出的痛哭起来,忽然又强忍悲哀止住哭声,唯恐惊动了住村干部,他们要求火化怎么办?于是只好忍痛默哀,全家也只好把悲伤藏在心里,于第二天夜里偷偷安葬了。后来才知道,其实当天村干部及住村干部都知道此事,只是无人提起,干部们也装作没看见了事,当然我们也不想为难他们。

      对于父亲去世没能办葬礼,我们一直耿耿于怀,劳碌一生连最起码的哀荣也没得到,岂不是大遗憾!所以后来我提出给父母竖碑时,全家都表示支持,并且要求把碑竖好。所以在碑文的撰写上又费了不少考量,怎奈碑短恩长,难以书尽,”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一块碑的容量是远远不够的,还是从简吧,最后只是概括的写了几句话:“纪念父母一生辛勤劳动,节俭持家,诚恳待人,遇事忍让,教子有方。”碑面的四周回文花边内,上书“永怀亲恩”四个大字,下面便是传统的碑文了。

         2000年清明节前举行了立碑仪式,全家后代子孙在德高望重的明文叔的司仪下磕头行礼致哀,碑上披了红子,墓旁喜炮长鸣,参加者皆自已家人和近亲属,简洁而隆重。十七年后的2017年的清明节前,为了避免年年扫墓时踏坏别人的庄稼,又把父母亲的土墓、大哥二哥的土墓,同时砌成青石墙水泥顶的石墓,至此,终于了却了心中的愿望。父亲母亲,大哥二哥九泉之下安息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古今江湖事,尽付酒馆中
父亲的旱烟袋
牲口拉犁时代,耕地就是这样的
打火石——农民的烟具之一
《七十年的经历与变迁》连载​之六:我的童年回忆
父亲和他的旱烟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