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民俗漫话】 哭灵棚(戴俊平)

     听到东头又有人家在送老殡,从前一天晚上一直到第二天中午,都在哭灵棚。这让我想起小时候,村子里每有老人去世,出殡的前一天晚上就要去烧纸。父亲不在家时,就要由我这个“长子”前往。说起来,磕头、作揖我都会,就是最后要捏着鼻子假哭几声,我总感到难为情,表演不来。每次都是跟着大人们的屁股后面滥竽充数。

    后来读作家巴人的书,其中有写“哭”的一段也挺有意思:“有友人死了父亲,觉得非常悲痛,然而哭不出。在父亲的灵前,看亲族皆放声大哭,于是觉得为人子的自己,也非一哭不可,然而偏哭不出。

越哭不出,越觉责任重大,应该哭;终于欲仿效别人哭声,进而欣赏别人的哭声,忘掉了自己的悲痛。”

    这段写的很真实,父母去世,谁人不悲痛。悲痛也不一定就能哭得出来。即使你哭得出来,痛哭一场就是了。但我们送殡往往要好几天,亲友们前来吊丧,儿女们都要陪着一起哭,真的就不太容易了。巴人接着又写道:“中国民族,是个好哭的民族。妻死其夫则哭之:抑扬顿挫,务使音韵悠然。母死其子则哭之:长短合度,务使听者神往。但男子则大都嚎啕或暗泣。此风使然,千百年而未或更改。”

    像作家说的“此风使然,千百年而未或更改。”此话已过去半个多世纪。延续了千百年许许多多的旧习俗,在近些年的改革大潮中,不改变的已经很少了,比如这“哭”的形式就有所变化。你看,在整个葬礼期间,儿女哭不出来,也不要紧。亲友们来吊丧,哭不出来也不要紧。一切需要的哭,全由“哭专家”来承包,目前的行情好像是50元一次吧。大家管“哭专家”叫做“哭灵棚”的。哭家那或嚎啕大哭、或婉转悲壮的男女高音,再配上乐器伴奏,再加上扩音器的效果,终于变成了蒙骗死者的真正表演。真更显得比从前隆重多了,也热闹多了。

    写至此,忽然又记起魏文帝曹丕为他的诗人好友王粲主持葬礼,因为曹丕用了很特殊的形式,所以让人记忆深刻。据说诗人王粲生前很喜欢听驴叫,也常常喜欢学驴叫。当曹丕提议前来吊唁的客官们也学学驴叫的时候,就博得了大家一致的同意。结果,在灵堂内外就出现了一片的驴叫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山村葬礼上的哭灵人,日挣200元
【哭灵一上人】贯休
驴叫
遍地驴鸣(散文)
羊白:夏日摇滚
孩童时的那些事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