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乡村故事:邻村剃头匠袁广锐(作者 李玉华)

我的家是甘山村,往西二里路是白山村,白山村有位剃头匠叫袁广锐,他的剃头手艺不怎么高,但在我们年少的时候,剃头都离不开他。
那个时候,他开始是挑着挑子,一头是自己土造的折叠式坐椅。一头是用费旧的铁桶改造成的火炉子。逢集的时候,他天刚亮就挑着挑子,来到集镇上,来到他被指定的摊位。开始等候客户。随便在周围找来一点柴禾,生火。有时柴禾潮湿,他就用一把破扇子扇着。说是浓烟滾滚,有点夸张,反正十米八米内,呛的人咳嗽连天,不算怨枉他。不过,过往的人也不生气,更没有骂娘的。都是这样,他一方面为了自己的营生,一方面也方便了周围,进不起理发铺的乡里乡亲。那时理发价钱很低,只五分钱。包括理发,成年人还要光脸,程序也不少。要是遇到老年人,那才是考验剃头匠手艺高低的时候。老年人满脸皱纹,光脸很费事。只见老袁把光脸刀在折叠靠椅上悬挂的,厚厚布条上连擦了几下。左手大拇指和食指在老人脸上轻轻舒开皱纹,轻轻的刮着,光一下,还要用手在摸一下,凭手感就知道光到什么成度。
那时我村,有一位我称呼他三外姥的人,他对剃头匠光脸就比较有研究,他说老袁的手艺一般般,比起他说的那一位剃头匠,还要差点火候。他说他经常找那个剃头匠剃头。那个人手艺才算高。别人光脸,第二天一摸脸就能感觉胡须喳长出来,挡手的感觉,而他佩服的那个剃头匠,就没有感觉。
不过我们村的老少爷们大多没这么多讲究。他们说把长毛剃了,就利索了,头上不生虱子,洗头方便就好。当时,我只有十几岁,那时剃头就是四个简单头型:五十岁以上,剃光头,青年们留大平头,少年留小平头,儿童留锅铲头。很少有留分头的。那时洗头没有肥皂,更没有洗头膏,只见老袁拿出一块凝固在一起的碱块子,在头上轻擦着,凉凉的感觉,不过它很掉灰的,一看洗头盆里的水,黑黑的,能当墨汁用。
老袁先在集镇上做剃头生意,到了下午还不能直接回家,要沿着回家的路上,再遛几个村庄,虽然给一个人剃头,价格只是五分钱,但一天下来,也能挣上个块儿八角的。相比在生产队挣工分吃饭,还是要强些,所以他每月都要拿出一两元交给生产队,生产队再给他记工分,也和大家一样,分到生产队的粮食。什么上九流,中九流,下九流的。挣到钱,一家人老老少少吃饱穿暖才是实惠的。旧时候,传统说法:说剃头的,俢脚的,搓背的,江湖卖艺的,讨饭赶喜的等,属于下九流。其实不管在哪会,这些行业收入都是不低的。正如人们常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怕你职业低微,就怕你学艺不精。
我就知道当时我们村里几乎家家,都很穷,多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穿的衣服老大穿小了老二穿,缝缝补补给老三。买布要布票,一家人一年到头添新衣服的很少。有时两三个月不剃头,个个头发长得象刺毛賊私的。赶巧老袁来了,碰巧我们放学了,或星期天在家,就让他给剃了。这时,父母亲翻箱倒柜找零钱,有时连五分钱也凑不齐,老袁就说,没钱就别找了,给一个鸡蛋也行,于是母亲,就来到鸡窝里拿出还热乎乎的鸡蛋给他。
到了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老百姓的生活日渐好起来了。生产队也比以往富裕点了。这时我们生产队推出一条恵民好政策,就是全队的人,剃头不要个人拿钱了,年终由生产队统一给老袁结算。起初一年可能是一百元吧。这个好政策一直持续到大包干以后好多年。我们家三代人,老袁都给剃过头。父亲,我,还有我的儿子。记得我儿子第一次剃头的时候。就是老袁给剃的,他说,孩子头一次剃头,是喜事,我不能收钱。你们给我买两包喜烟就行,烟孬好无所谓的,这是老规矩。我们如是做了。
一晃二三十年过去了,这些年,我大多都在外面漂泊,在家的时间很少,好长时间没见到老袁了。不过他给我们剃头的情景,还时常在脑海里浮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为什么说“打铁还需自身硬”,看完才明白
传承老手艺的剃头匠
【西散原创】黄培书作品丨剃头闲话
剃头
桥底下的剃头匠
漫话旧京~剃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