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用奉献诠释人生——记戴庄镇共产党员、马庄煤矿退休干部宋么存(张可春)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

   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

                                    ---题记

邳州市戴庄镇宋山陇村老党员宋么存,是徐州马庄煤矿一名退休干部。他一生中做了很多好事,也多次遇到过意外的灾难和车祸,轻的被超速车辆碰得头破血流,重的被拉柴车辆撞进沟里,为了救人,右肩削骨被压断三节,身上还有多处骨折……可是,每一次都福大命大,没经过怎么住院治疗,都很快神奇般地痊愈和康复。如今,70多岁的人了,依然红光满面,健步如飞,精神抖擞,什么农活都能干。有人说:“仁者寿,老宋坚持十几年如一日,为养老院和社会做好事,这叫好人有好报。”还有人说:“阳气盛,老宋的父亲和两个哥哥打过日本鬼子,是抗日英雄,有上帝和先烈保佑。”老宋却说:“这一辈子酸甜苦辣都吃过,但无论遇到顺境和逆境,父亲的教诲永记心上,两个哥哥英勇杀敌的场景永远不忘,宋家的家国情怀一直在我的血脉里流淌……”

父子抗日铸就红色家风

1938年春天,以台庄大战和禹王山阻击战为标志的徐州会战,是抗战初期中国军队与日军正面对抗的焦点之一,是势在必行的一场决定民族前途和命运的重大战役。一时间,与台儿庄一河之隔的邳北大地战火弥漫,邳州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仇敌忾,前仆后继,英勇反抗。戴庄乡宋山陇村的宋贤才,自报奋勇参加了邳县青年抗日救国团,他所在的1000人担架队,冒着敌人的炮火,直奔台儿庄前线,在运河两岸日夜不停地抢救中国军队的伤病员。战火中的宋贤才左臂扎着红布条冲锋在前,和乡亲们一起一面救伤员,一面为前线送水送饭,还把自己家里的房子腾出来,安置逃难的百姓。一天,三名日军在戴庄村遇到一名妇女,正要上前挑衅侮辱时,正被宋贤才等救国团员发现,他们义愤填膺,没等那三名日军反应过来,宋贤才手持铁锹就砍了过去,其中一个鬼子被当场砸死,另外两个看情况不妙,狼狈逃窜。等炮楼里的日军赶来报复的时候,宋贤才和队员们早已跑得无影无踪。后来,青年抗日救国团积极响应上级党组织号召,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武装,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宋贤才把自家制造并用来保家护院的36只长枪,全部捐献出来,支援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在他的带动下,乡亲们有钱出钱,有人出人全力支持抗日前线。

宋贤才

1943年,已是八路军连长的宋贤才,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把刚刚年满18岁的长子宋栓存带到他所在的部队里,成为一名八路军战士。从此,父子并肩作战,冲杀在抗击日寇的最前线。一次,在攻打铁佛寺日伪军的战斗中,被称为“神枪手”的宋贤才勇猛顽强,举枪射击枪枪毙敌,宋栓存紧跟其后舞刀冲杀,战士们个个勇猛前冲。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激烈战斗,致使240名伪军当了俘虏,日伪七区区长张胜华逃之夭夭,铁佛寺18个日伪据点被全部端掉,铁佛寺成为中共苏皖特委驻地。

宋贤才的二儿子宋两存16岁的时候,受父亲和大哥的影响,参加了当地民兵队伍,跟随父亲、大哥做支前工作。一次,在日本鬼子扫荡的时候,宋两存帮助父亲转运部队所需公粮,宋两存牵着毛驴走在前面,车过西泇河的时候,因为日本鬼子放枪,毛驴受到惊吓,连跳带蹦,一袋粮食从车上滚落到河里。16岁的宋两存深知粮食的重要,不顾一切跳进河里打捞粮食袋,被日军远距离开枪射击负伤。随后,宋两存被民兵游击队救起,因伤势过重,三天之后不幸壮烈牺牲。

1945年3月,宋贤才所在的邳县县大队配合鲁南五团先后攻克了大良壁、小岗子、百栏三个据点,生俘伪军110人,缴获轻重机枪各1挺,手炮1枚门,长短枪109支,战马5匹。在攻克四户、岔河、城山等战斗中,都缴获了伪军大量的枪支弹药,并建立了邳五区,宋贤才任指导员。6月,邳县县大队在双庙村突然遭到日伪军的包围袭击,宋贤才在突围中中弹负伤。

宋贤才伤愈后回到部队,又参加了解放战争,战争结束后转业回到老家,1988年病逝,享年84岁。抗日战争胜利后,宋贤才的大儿子宋栓存随部队被改编为华东野战军三纵八师二十二团一营,1948年在山东淄博的卧虎山战斗中不幸壮烈牺牲,后被追认为烈士。宋贤才和儿子宋栓存、宋两存父子三人,用鲜血和生命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贡献,也铸就了为国奉献的红色家风。

继承遗志愿从平凡做起

宋么存是宋贤才的四儿子,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幼小的心灵里早已种下红色的种子。年龄慢慢长大,他心底里为国奉献的愿望也渐渐长大。

宋么存10岁那年,刚上完小学四年级,由于家里贫困辍学在家,但追求的梦想没有变。现在全国解放了,扛不了枪,可以扛着铁锹跟着父亲上山栽树去,一定要把被战火洗劫的光秃秃的山冈,变成绿树成荫的花果山。他和父亲一起亲手栽下了山上的第一棵树,然后,就有了第二棵、第三棵……在他们父子的带领下,全村人也都拿起铁锹,像当年打仗那样,起早睡晚,大搞植树造林,绿化荒山,经过全村人的十年努力,青岗山变成了名副其实的绿水青山。

1972年,25岁的宋么存,被招工来到徐马庄煤矿,当了一名挖煤工。他不怕苦,不怕累,一心想着多挖煤,多生产,支援国家建设。由于他工作积极,成绩突出,不久就被调到矿区党委办公室任办事员。

说是办事员,其实就是勤杂工,矿里杂事繁多,小到打水扫地、分发报刊,大到待人购物,样样不可少,样样都重要。宋么存不怕跑腿,不怕麻烦,起早睡晚,毫无怨言,样样都完成得很好,而且一干就是10年,十年的“先进个人”,十年的“优秀共产党员”。

2002年,矿党委任命宋么存为供销科科长,同时负责马庄、柳泉两个矿的物资采购工作。在一些人眼里看到的是“油水”,在他眼里看到的是“责任”和“信任”,工作更加勤奋和自律。小到笔墨纸张,大到几十万、几百万、上千万的设备,都由他经手购买或销售。但每一笔账都弄得一清二白,从未从中占国家一分钱便宜,就连退休前他经手的一万元欠款,也费尽周折给公司要了回来,才毫无遗憾地清白离任。

人们还记得,1985年全国煤炭行业不景气,矿上挖出的煤卖不出,工人的工资遇到困难。宋么存经过一番调研,向矿领导提出建议,在煤炭质量和销售队伍上下功夫,引起矿领导的重视。在他的带动下,整个矿的生产、销售工作出现新局面。

善行义举弘扬奉献精神

宋么存常想,为国奉献,为人民服务,这是老父亲和两个哥哥留下来的精神遗产,无论社会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个传家宝不能丢。2006年7月,宋么存带着每月758元的养老金,退休回家。闲下来的他并不感到失落,反倒认为这正是圆梦的好时候。他首先想到镇里养老院那些孤寡老人,需要有人关爱和照顾。于是,他和老伴商量,决定从退休金里每月拿出100元来,积攒到春节和八月十五两个节,专门用来给老人买东西。其实,每个节都要花去1000多元,两个节将近3000元。宋么存说:“我的养老金每年都在增加,在老人们身上多花点是应该的。”据统计,15年下来,宋么存共给养老院捐赠金5万元。

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消息传来,宋么存连老伴都没商量,把家里仅存的37000多元现金全部捐给了灾区,弄的家里好多天没有钱花,直到他的女儿从县城回来,发现囊中羞涩的父亲,这才知道家里的钱让他全捐献出去了。老伴知道后责怪地说:“你老宋做好事,我什么时候反对过?别忘了你那37000元捐款里还有我走东街串西街卖馒头、卖糖葫芦的钱呢!”老宋不好意思地赔不是说:“我就知道老伴不会反对,才这样做的。”

毛主席说:“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老宋关注的不仅仅是养老院的老人,村里五保户老人和孤儿是他资助的重点对象,只要他知道这些人家里遇到了困难,他都去及时帮助。

邻居宋洪波的妻子得病,他听说后,立即让老伴送去钱,帮助救治。村里的宋迎才和90多岁的老母亲都是残疾人,不但生活困难,连户口都让村里给弄丢了。没有户口,就连替他们办个低保什么的都办不到。于是宋么存放下家里的事,从村委会到给到镇政府,又从镇政府跑到派出所,来回跑了两年多,终于把户口给跑下来了。2004年宋迎才有病,没有人管,宋么存知道后,就主动脚蹬三轮车,把宋迎才送到台儿庄医院治疗,并帮助支付了医疗费。宋迎才治好病出院,宋么存又去台儿庄医院把他接回来,然后又送进养老院。

宋么存慰问养老院老人

亲朋好友看到宋保存这样为非亲非故的人出钱又出力,感到不理解,埋怨说:“有这些钱,不如给我们花了。”宋么存说:“如果你们遇到困难,提出来,我照样去帮助。我是扶危济困,帮助弱势群体,不是挥霍,更不是为了炫耀,因为我本身收入就不高。”

困群众的疾苦他关心,集体的事他更放在心上。宋么存除任镇山林防火员任务外,还义务挑起了村里的“信访调解员”、“卫生监督员”,样样工作干得都很出色。镇上每年新兵入伍时,每个新兵都有宋么存赠送的礼物。2011年村委会按照上级要求,要把村里的土路修成水泥路,垫路基需要400立方土。当宋么存得知村里取土遇到困难时,就主动提出用他家山上自留地的土。村领导说:“现在村里开支困难,拿不出钱来付这些土钱。”宋么存爽快地说:“村里修路是为大家做好事,我坚决支持,一分钱不要,你们只管拉。”当一条条平整的水泥路呈现在村民们面前的时候,村民们高兴,宋么存比别人更高兴。

2010年,宋么存被评为邳州市“巾帼文明平安和谐之星”;2011年,他的家庭被评为“徐州市平安家庭示范户”;2013年10月被评为戴庄镇“道德摸范”;2016年被推选为“最美邳州人”;2017、2018连续两年被评为戴庄镇“优秀共产党员”;从2017年起,连续四年在人民大会堂出席“中华优秀奉献者”大会,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坚守初心定让党徽闪光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一下子改变了生活节奏,打破了春节祥和欢乐的气氛,以超乎人们想象的速度和规模爆发和蔓延。宋么存马上意识到这是一场非同小可的人民战争,作为一名老党员,关键时刻一定要挺身而出,坚决响应党中央号召,要不折不扣地落实镇党委关于疫情防控的统一部署,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带好头,做榜样。

戴庄镇皂树村(包括宋山陇村)位于镇中心,是疫情防控的重要关口。在设置检查站时,遇到缺物质缺人手的实际困难。73岁的老党员宋么存听说后,第一时间向村委会报到,并坚定地表示:“我是共产党员,我先上。”他看到村里资金紧张,他主动和老伴商量,到街上买来电暖气、消毒液和口罩,捐助给检查站。人手紧张,他主动要求把自己列入村组值班人员名单,他像钉子一样天天坚守在检查站,一丝不苟地排查外来人口和返乡务工人员,耐心地给村民们宣传疫情防控知识,苦口婆心地劝说大家少扎堆,少串门,勤洗手,带口罩。他说:“这些小事情,事关大行动。”

他看到村干部连续值班,个个累得很疲惫,很辛苦,就主动提出值夜班。正月时节,春寒料峭,村干部看到他年龄大,怕天冷受寒,想婉言拒绝,但宋么存却态度坚决:“我身体好,能挺住。疫情防控,人命关天,宁愿自己挨冻,也绝不放过一个漏洞。我们一定要坚持到最后胜利。”

村民们看到,从大年初四(1月28日)上岗,到3月8日疫情开始缓解,这40多个日日夜夜里,总有一位戴着红党微、红袖章和蓝口罩的老人,神情庄重地站在村口的寒风中.....

村民们从心底里佩服地说:“宋么存这个党员,够格。”

镇领导看望载誉归来的宋么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87岁的退休干部非得住进养老院,提起三个孩子,老汉痛哭流涕!
【金小说】夏 野丨立碑记
【这里有个特殊的养老院】
昔日里优秀军人 今日是致富排头兵
《半生喜乐,一世明华》——记泓芝驿镇西翟底村老共产党员张明华(下)
【今日苏氏】7月9日:为你速递各地苏氏风采!快来点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