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开复:投入生活必须是做自己
2013-11-25 15:58:08 来源: 福布斯中文网(上海)有113人参与
分享到
幸福感来源于生活投入,这种投入并非盲目,它需要听从内心真正的激情。“投入生活必须是做自己。”正如李开复选择从微软到谷歌再到创新工场,归根到底,是心之所向。
1/11
豌豆荚:李开复创新工场首个曝光投资项目,“豌豆实验室”是创新工场首批孵化项目之一, 现已经成为国内 Android 手机用户安装应用的主要来源。
|  
分享到
网易财经  |
查看图集  |
相关图集:盘点李开复创新工场这些年的大手笔
古希腊哲人对“幸福”的定义是eudaemonia,即幸福并非单纯的快乐,而是理性、积极的生活投入。幸福在此,是一种对人生投入的积极态度,是一时的成功或失败所无法左右的。
所谓的"投入",是企业家运筹帷幄,实现内心的激情;是画家拿起彩笔,勾勒内心的美景;音乐家拨动琴弦,展现内心的旋律;作家奋笔疾书,书写内心的故事。
他们的价值就流淌在投入的瞬间里,他们的幸福在于对生活的专注投入、浑然忘我的体验。根据笔者在剑桥大学的研究,投入生活在十个构建幸福的要素里,是最重要的前三项之一。
笔者身边就有一位从未停止对人生积极投入的企业家。无论顺流逆流,他对工作与生活的投入在他从微软谷歌,再到创立创新工场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取得非凡成就的同时,他运用自己的影响力将这种生活态度播种到千万青年学子的心里,他的第一本著作书名正是《做最好的自己》。
作为《福布斯》2013年全球最具影响力50大商业思想家之一,创新工场CEO 李开复,或许是许多人心中的传奇。
记得与李开复探讨幸福,是在2011年的达沃斯论坛。当时李开复曾这样诠释他的幸福:“我最快乐的时光就是从无到有,全心全意的投入做一个事业出来。”
创造属于自己的事业,在李开复来说,无关名利成败,就像他放弃法学投入计算机,放弃微软的高薪投入谷歌,放弃谷歌的高管职位投入创新工场,都只是选择通过对生活或事业的投入来获取幸福感。
《幸福的假设》一书的作者Jonathan Haidt曾说:“我愈发确定心理学家的结论,幸福必然来自对于人生的投入,而不是与之脱离,包括对自己的投入,对工作的投入,对人际关系的投入,成为比你更大的事业的一部分。”
李开复的投入,让他在人生的每个阶段获得真实的幸福。心理学研究认为,对生活的投入之所以能带来幸福感,原因在于其对心理资本的建构。只有全身心地投入到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上,才会更专注于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并且脱离消极情绪。而一般官感上的快乐也只会让人得到心理满足,投入的快乐却能让人得到心理成长,源于投入的幸福不单是满足,更是积极的成长。
幸福感来源于生活投入,这种投入并非盲目,它需要听从内心真正的激情。“投入生活必须是做自己。”正如李开复选择从微软到谷歌再到创新工场,归根到底,是心之所向。
“幸福的理解有千万种,每人的诠释都不同,但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可以做自己。相信自己,跟随自己的心灵和直觉,不要盲从信条,不要盲目攀比,投入自己真正热爱的生活,你就会是最幸福的。”李开复强调。
在多次采访中,他提醒中国青年学子去寻找自己真正的激情并为之投入。
笔者以为,这种听从内心激情的投入,正是心理学提出的“心流”最高效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们完全专注于一件事,浑然忘我、心无旁骛,全然忘却周遭其他事物和时间的存在,整个身心都发挥到极致。
在身心合一、专注投入的情况下,不论做什么事都会价值百倍,生活本身也会成为目标所在。当你掌握那些美妙的心流时刻,让生命与志趣融合无间,就能收获更美好的人生体验。
生活投入不仅是精神层面的,它还需要一股势如破竹的执行力。现实生活中,常有人一方面知道要惜时如金,为梦想奋斗,另一方面又希望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的产出,或者以“总有一天”说服自己推迟行动。
李开复把这种“推迟投入”看作是一种现代的病症——幸福延迟综合症。“大家都听过,我们应该充分的利用每一天的时间,但大多数人都是得过且过,勉强度日。尽管我们都知道,应该充分投入生活,并且大多数人也希望能做到这一点,但是仅仅有美好的愿望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最终需要付诸实际行动。”只有在任务的难度与能力相匹配的行动中,“心流”体验才会发生,这需要人们认清并专注发展自己的能力与优势,选择合适的挑战并执行。
李开复的生活投入除了助他实现幸福人生,也是他取得事业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来看,要想实现事业成功必须克服“倦怠”,创造“投入感”正是解决“倦怠”的最佳方案。
“倦怠”由加州大学教授Christina Maslach和著名临床心理学家Herbert J.F Reudenberger提出,指的是个人们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研究表明,这种工作重压未必源于过大的工作量,或者过长的工作时间,更有可能源于“无力感”、“无方向感”等消极情绪。哈佛学者Shawn Achor在《快乐竞争力》中提到,从“倦怠”到“投入”能使我们的表现平均提高31%。
李开复的影响力,通过生活的投入无限放大,引导着越来越多人走向幸福。
在笔者看来,他的投入已超越个人而成为一种对世界未来的投入。正如富兰克林·罗斯福所说:“我们不可能总为我们的青年创造美好未来,但我们能够为未来塑造我们的青年一代。”李开复保持着儒雅的笑容,孜孜不倦地劝导青年学子们投入生活:找到自己的激情所在,并付之于行动。不知不觉中,世界已然因他而不同。
今日的李开复,虽罹患淋巴癌,仍然不减他的生活投入与激情。在本月出席华人企业领袖远见高峰会时,他甚至打趣道:“有人问我,生病了怎么还去演讲?因为化疗多做几次会掉头发,我要在今天有美好的容貌时,让大家再看我一次。”让我们在为他撼动人心的生活激情所感动的同时,亦为他送上早日康复的祝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师幸福感心得体会5篇
你何时才能对生活真正满意?
做一个幸福的智慧型教师
幸福感来自两方面
今日嗅评:不赚钱的心灵导师不是好房东......
李开复:要做史上第一创新教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