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咏钧诗里的钧瓷历程
  • 咏钧诗里的钧瓷历程

  • 钧瓷之美,如若天空既有澄明空澈的底蕴,也勇于追寻万紫千红

     追寻钧瓷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探寻古迹,从中发现被时光掩藏的秘密;可以稽考文献,追溯钧瓷层累的生长;也可以把玩实物,遥想当年泥火后的涅磐。我则希望与大家分享几首古诗,倾听前人与钧瓷的对语。

      一
    目前能看到的最早的咏钧诗,大概应是高士奇所作《酬苍林宋均窑瓶歌》。
    高士奇(1645—1704年),著名学者,著有《左传纪事本末》,参与编纂《全唐诗》、《康熙字典》等典籍,曾为康熙帝讲书释疑,深得信任。
    诗僧常岫(字苍林)赠送宋钧窑(清人多称为均窑)瓷瓶,高士奇以诗酬答,学识渊博的他品评各大名窑,将一首应酬诗写成了陶瓷审美史。
        古来窑器崇朴质。瓦罂土缶无奇特。
        越窑传自李唐开,青瓷共宝柴皇式。
        雅具偏从赵宋多,锦边自定嫌芒棘。
        勒使新窑建汝州,熊熊玛瑙流光泽。
        渡江邵局袭故京,澄泥范土何轻明。
        烧成惟献至尊用,郑重特以官窑名。
        处州二章巧更过,生一新兴百圾破。
        一器争酬数十缗,阿弟龙泉名并播。
        近来纤美说宣城,丽彩寒芒照四坐。
        宝碗鸡缸盘积红,市中论价称奇货。
        僧寮偶见双耳瓶,黛色浓淡光泠泠。
        异哉均州旧时造,几经兵燹犹完形。
        ……
    作者在自注中对诗意作了进一步阐说。唐时越窑“夺得千峰秘色来”,开辟了陶瓷史上的新境界。后周柴窑“色如天,声如磬”,追寻雨过天青的明朗,后人寻得柴窑碎片,就列为珍赏。北宋时认为定窑瓷锋芒太露,在汝州建窑烧制青瓷,并以玛瑙配釉。南宋依旧设置官窑烧制各大名瓷,臣民不得使用,凸显孤高。此后,章姓两兄弟的哥窑、龙泉窑兴起,二者皆呈铁色,哥窑多断纹,被称为“百圾破”。明清以来审美风尚大变,追求纤美绚丽,精致的祭红宝烧碗和珠砂盘,价格甚至在宋窑之上。
    历数陶瓷审美的变化,作者又把目光转向僧舍偶见的钧窑瓶。此物色调沉稳,应是北宋钧官窑作品,历经兵劫犹保存完好,十分难得。友人见他识货,慷慨相赠。高士奇携归书斋,插花遣兴。一代名物,遂有所归。
      二
    乾隆皇帝到处吟诗题字,一生诗作四万多首,风雅惊人。他题刻在传世宋钧上的诗句,为钧瓷文化增色许多,钧瓷应该感谢他的勤快。
    乾隆御题的钧瓷中,一件天青釉笠式碗有着传奇的经历:民国初年流出故宫后,几经转手;日本一商会收购后,参加过东京世界古美术参展会;二战时在纽约被清库拍卖,引发了仿制乾隆御题瓷的热潮;2014年5月,在北京保利拍卖会上以1242万的价格成交。
      这件瓷碗造型规整,口足施以护胎酱釉,通体以青润为主调,开片细密,遍布黑色片点。碗底刻有乾隆御制诗句。
      青器欣存北宋传,
      阅年八百尚完全,
      围匡底用以铜锁,
      口足原看似铁坚。
      摩抚天成岂茅蔑,
      规矩月样镇团圆。
      柴瓷罕见兹称古,
      望古因之意皋然。
      ——乾隆《题均窑碗》
    这首诗见于乾隆诗集。乾隆自注道,“古窑器多有以铜锁口足者,图其坚也。此碗独无而完全,实可珍也”。
    “黛质冰纹润如玉”,这是乾隆品评钧瓷的尺度,与高士奇所咏“黛色浓淡光泠泠”相近。黛,青黑也。
    清代以来,多有钧窑与柴窑一脉相传的观点。如清人陈浏认为:“钧窑有紫、青两种,青者俗谓之月白,实渊源于柴周之雨过天青。”
    或许可以说,钧瓷的主基调一直是青色,追求天空般的明静含蓄,由雨后的晴空直至月夜的澄明。钧窑生产过程中产生了绚丽窑变,形成了又一特色。在审美风尚改型的明清时期,逐步得到人们认同。
    求新求变,这是艺术的本能,也是钧窑的使命。1988年,台北故宫博物院将收存的宋代官窑器(北宋官窑、南宋修内司窑和南宋郊坛下窑)100余件向公众展出。其中,有件乾隆御题南宋修内司官窑浅青椭圆砚。
      赵宋均窑制砚台,
      面平去釉有池隈,
      老坑佳品应难得,
      别裁澄泥用作陪。
      ——乾隆《题均窑砚》
    “瓷釉不生墨,去釉则与澄泥无异,可磨墨矣。”很长一个时期,人们认为钧瓷特点在釉色,而胎质不细,有碍雅赏。南宋官窑钧瓷砚以澄泥制胎,是一大创新。
    如何在风格上体现时代特质,又如何在品质上经得起时光洗礼?古代工匠与时俱进的智慧、精益求精的作风,或许对当代钧瓷有所启示。
      三
    晚清禹州知州黄璟文集中,收录有两首有关钧瓷的诗。
      昨访空同墓,今登神垕山。
      同游偿夙愿,为政有余闲。
      既雨深耕后,三峰一水间。
      林峦似图画,可惜近尘寰。
      本是钧州地,钧陶胜汝窑。
      手民安旧业,眼福饱今朝。
      难得青天色,无妨劫火烧。
      加餐劝努力,鼎鼐有人调。
      ——黄璟《和张观察神垕观窑》
    黄璟是知名书画家,一生宦游南北,曾创办主持北洋烟草公司。对于禹州,他有着特殊的情感——汉代颍川郡(治所在阳翟,即禹州)太守黄霸是他的先祖。
    黄璟在禹州做了不少好事,对于神垕的钧瓷业也有所关注。通过他的诗句,我们可以看到,当时钧瓷仍以天青为上品,并且超越了汝窑的影响。 “鼎鼐有人调”,指的是钧瓷艺人正在为一名官员烧造九鼎。能烧制成套的大件儿,证实了神垕钧窑的实力。
      雨后何所事?约游神垕山。
      好风迎面至,佳日值身闲。
      有志林泉去,无缘丘壑间。
      此行偿夙愿,神垕若通寰。
      雨过天青处,云开自古窑。
      残红搜片片,冷艳仿朝朝。
      不愧钧州制,何殊柴氏烧?
      大功成不日,鼎鼐万年调。
      ——张景伦《神垕观窑》
    “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当时,钧瓷已成海内外收藏热宠。雨后的钧窑遗址上,人们争相拣拾古瓷残片。陪同黄璟的张景伦作诗纪录了这一情景。
    他写得很清楚,人们捡的瓷片既红又艳,尽管他对“雨过天青”念念不忘。
    钧瓷之美,如若天空。既有澄明空澈的底蕴,也勇于追寻万紫千红。始终不忘对天空的向往,这就是钧瓷的魅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官瓷、汝瓷、钧瓷:北宋的河南三大名瓷与《知否》三姐妹
    存世作品65件,随便拍卖就上亿,让乾隆盖章的汝瓷,贵在哪里?
    德国惊现第89件传世汝窑
    博物馆顶级文物鉴赏 价值连成不容错过!
    宋官窑青瓷葵口盘
    北京东正2013春季艺术品拍卖会拍品鉴赏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