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基本面变好,股价为什么不涨?

今天的盘面,没什么好说的。涨幅超过5%的公司,只有110家,大多还是垃圾股。那么,今天就说些干货,讨论一个困扰很多投资者的问题:基本面越来越好,股价为什么不涨呢?


比如挖掘机数据,月月新高,标的估值也是个位数。比起上一波工程机械大牛市,现金流等数据,不知道健康了多少倍,但三一重工和柳工的股价,就跟被人绑住了腿一样。


这种情况,常被称为是,股价与基本面的背离。尤其在周期、制造业等与宏观经济密切相关的行业。这种背离,多到让我们习以为常,以为市场就是这样完全不可理喻。事实上,如果掌握了这种背离背后的逻辑关系,对于我们做好投资,会有非常大的帮助。


大家平时所见的分析文章,多是从利好、利空,从这种微观数据的变化,去探讨基本面的变化。但很少有文章,去谈基本面到股价的映射过程。我前面讲过,基本面到股价的映射,有时候是正面,有时候是负面,有时候看起来就跟没有关系一样。


其实也很好理解,如果有利好,股价就上涨,基本面跟股价是完全正面的映射关系。那基金经理就失业了,因为行业研究员对基本面的把握,肯定是超过基金经理的。


到此,大家就能明白,自己平时对股价的分析,为什么经常不得要领,问题有时候并非出在利好利空的跟踪、基本面分析上,而是错在了,没有正确理解基本面和股价的映射关系。对微观数据的跟踪,大多只触及了个股基本面,而并未触及股价。


换句话说,投资中,对基本面到股价的映射过程的理解,很多时候直接体现你的段位。如果能理解今天的文章内容,参加国内大多数券商研究所的面试。讲出你对基本面和股价关系的理解,你会吓着面试人的。因为他们,往往也是不得要领、浅尝辄止的那群人。当然,这里并非是,关于股票盈利能力的讨论,而是就研究方法的进阶而言,此刻所讲述的,是更高的一个层级。


这里,我们以地产行业为例。因为地产作为周期之母,对大量的行业、宏观经济都有着直接的影响。


我们去看历史,会发现,地产股表现好的阶段。往往是在这么两种情况:1.销售转负,政策由紧到松,地产股容易有大机会,例如12、14年;2.调控影响下,地产销售下滑但未持续告负、经济初现颓势,地产股作为价值股有小机会,例如现在。而在地产销售数据一片火爆,街头巷尾都在讨论房市的时候,往往是地产股走势最惨的时候。


乍一看,这与我们过去讲的,完全不同。平时都在说,投资要选高景气度的行业,为什么地产股的投资,却完全相反呢。这其中最惨的,就是房价暴涨的11年,万科市盈率跌到接近5倍。


而背后的原因,就在于地产景气度上行时,往往引来媒体的一片口诛笔伐,而调控之手,虽是尾随而至。从而,使得地产股的走势,和行业景气度之间,出现了明显的错位。其中的逻辑关系,我在早前的《地产行业框架研究》中,也有过清晰的论述。


地产行业,走势与景气度的错位,也给我们讲述了,地产公司的基本面到股价的映射,并未是正面的。而研究中,我们通常将地产和银行,归入大金融、价值股的行列。地产股,与地产产业链个股的走势关系,也不一致。下面,利用白电、厨电与地产行业的关系,做进一步阐述。


现阶段,地产销售刚刚转负,但调控却是有史以来最严格的。即便如此,近期,地产龙头的走势,却一点儿也不弱。这背后,就是投资者纷纷预期,受困于经济超预期下滑,调控不会更严峻了。这也是我前面写到,如有回调,要关注地产和银行的底仓价值的原因。


前面也讲到过,今年地产开工和竣工数据,大幅背离。简单说,就是开工持续高增长,竣工却是持续下滑的。这背后,就是现金流压力下,房企希望尽快开工、完成销售,从而缓解现金流压力。


而一旦达到被允许销售的程度,施工进度就开始大幅减慢。可以想象的是,大量企业出于现金流和毛利润的压力,几年后,“精装变毛坯、交房即维权“的情况,将变得更多。


而竣工的负增长,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厨电和白电的销售增速下滑。因为只有期房交付,才会装修,才有厨电的购买需求。而白电因为有消费升级、渗透率提升的逻辑,所以销售的下滑时点,晚于厨电;销售的下滑幅度,也常小于厨电


以地产行业为观测点,从宏观出发,我们就能得出结论,对家电股需要谨慎,而它们销量的上行期,需要等2020年去了。当六月,我第一次发空调终端销售大幅下滑时,就不能买美的和格力了。至于厨电的投资,今年三月之后,就需要高度谨慎了。


当然,市场经济在发展,行业不会简单的重复。这次行业进入低谷,空调、白酒等行业的龙头,都不会再向渠道大规模压货了。即便行业增速出现调整,但行业的发展,依然是良性的,基本面和业绩,不至于出现崩溃式的下滑。


虽然说,美的和格力,都堪称伟大,此刻依然可以进行中长期的布局。但6月至今,20%多的跌幅,不参与当然更好了。至于厨电,3月之后,就更惨了。当然,如果微观跟踪做得密切的话,空调较高的库存情况,也是前期值得谨慎的原因之一。


有研究者,按照宏观经济、中观行业、微观企业的方式,推导出一个结论:地产政策由偏松到偏紧,买厨电,因为地产销售的好转,会带来半年后厨电需求的爆发;地产政策由偏紧到偏松,政策预期改善,买地产。因为厨电公司,容易在地产周期下行时,业绩和估值承压,比如今年。但地产股的投资逻辑,本质上是逆景气周期的。


讲到这里。估计大家更绕了,下面我先给出结论,然后进行案例分析,直至结束本文。


结论如下:我们经常看到,基本面大幅好转,股价却不怎么涨,甚至是下跌的。这是因为,微观数据虽然好,可以找到大量企业基本面好转的信号,但从宏观上讲,找不到支撑行业向上的逻辑。这,就带来了,常见的股价和基本面的背离。


而这些,恰巧是,多数人研究中容易忽略的。我们总是单纯的认为,公司基本面变好了,股价就应该上涨。而掌握这些,才是赚取“看得懂的钱”的第一步。在今年,京东方A、万华化学等的大跌和萎靡,都可以从这里找到答案。


下来,分享两个关于映射的案例。虽然说的都是周期股,但与中游制造业相比,只是程度的不同而已。


在2010年,经济持续向上,煤炭等行业景气度不断向好,但当年,煤炭股等,却差不多跌了一整年。背后的原因,也可以说成是,大家预期未来经济很差,而且谁都不知道未来的经济下滑,有多严重,所以都不愿意给估值,更不愿意去买入。


就跟此刻,大家不愿意买周期股、地产产业链、汽车产业链,也是一个道理。但上述案例,本质上,就是微观数据与宏观逻辑,出现了背离;继而,引发了基本面和股价的背离。


在17年中,我们看到了周期股的暴涨,但基本面的变化,早在16年就已发生,企业盈利那时就已经反转了,但股价的上涨,却迟到了一年。对于上涨,可以用方大炭素引发的赚钱效应,以及类似的标志性事件,来解释。但对于迟到这么久,总不能解释成,是在等一个方大炭素吧。


而这一切,其实都是因为,宏观推演,不能提供板块向上的逻辑。所以,微观数据告诉我们的,以及我们所跟踪的,永远都是基本面的变化,而非一个关于股价的结论。基本面到股价的映射,之所以时正时负,原因就在于,是否获得了宏观逻辑的支撑。


因为宏观,永远是前瞻的,可以给我们,提供推导和预判的体系。但宏观的问题在于,它永远都是一套逻辑推演,不一定是事实,更不会告诉我们,微观的拐点在哪里。


比如,17年,关于“新周期”的大讨论中,就有人生动的总结到:

任泽平的逻辑错了,但结论对了;

刘煜辉的逻辑对了,但结论错了;

姜超的逻辑和结论,都错了。


但宏观研究,之所以重要,就在于,它给了我们方向,我们可以从逻辑上,对行业进行推导和预判。而借助微观数据的验证,证实或证伪的过程,就是我们的投资过程。换句话说,要使基本面到股价的映射为正,好的行业和标的,既要符合宏观的逻辑预判,又要符合微观的数据验证(基本面的变化)。


在我刚开始写公众号的时候,我总是在说,一个好公司,上涨一定要有逻辑。所表达的,跟今天很类似,但也有区别,因为逻辑,并不都是宏观预判,有时候,也可以是好听的故事。


至于是什么故事,它属于另一套体系。而以上内容,也是我下一期小密圈的一部分。但重要的是,这个逻辑,一定要有。否则,就会出现,基本面向左,股价向右的情况。


至于说,所有的逻辑,都是有周期约束的,脱离了时间周期谈逻辑,本身就有问题。关于这个话题,我们下次有机会,再聊。


我是城哥,在这里,有故事有观点,有逻辑有深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说个好方向!
地产行业投资的核心逻辑
爱上淡定: 跟我学逻辑(二):基本面之周期股业绩的遮羞布 问: 能否针对新韭菜,给一个基本面分析的套路... - 雪球
做期货宏观看政策,微观看行业基本面!
投资体系的分析系统
打首板,如何提高确定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