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呕吐症治医案【487期】



今日练习

张某,女,26岁。


在乘长途汽车    回家途中,靠窗倚睡而受风,回家后,突然感到左侧面部肌肉拘紧,口眼向左侧歪斜。脉浮,舌苔白润。


处方:____。


服药二剂,汗出邪去而愈。

答案下期公布


上期答案:调胃承气汤加当归

注:答案非唯一,仅供参考


上一期:下利的临床治疗【486期】


上期原医案

万某某,女,23岁。


因长期低热,胸痛咳嗽而入本院肺科,诊断:肺结核,经临床治疗病情好转。


但于五天前始出现呕吐,逐渐加重,一日数次,食入即吐,食水难进,经用西药镇静、止吐等均无效,而要求中医诊治。


1984年4月28日诊察,证见:精神不振,消瘦乏力,面色潮红,发热,不思饮食,频发呕恶,食入即吐。自述从呕吐始,至今六七日大便未解,查舌质红,苔微黄而腻,脉弦细数。


此为久病体虚,内热伤阴,中焦热结,腑气不通,胃气不降,浊气上逆所致。


治宜通腑降逆,投方调胃承气汤加当归:

大黄10克(后下),芒硝10克(冲服),甘草15克,当归15克,一剂,水煎频服,每次少量。


患者于睡前服完,服药间未见呕吐,一夜较安,次日清晨,解较稀软便一次,自觉胃脘舒适,身热亦退,口干微渴,早饭进稀饭半碗,饮水少量,此后一直未再呕吐。(王常勇医案) 


按语


本案呕吐缘于腑气不通,胃气上逆,“六腑以通为用”,故采用通下之法,所谓“病在上而取之下”也。


又虑患者久病阴虚之体,虽有中焦津亏热结,犹不可大下,故以调胃承气汤加当归,补阴养血扶正,润肠缓下去邪。


嘱其少量频服,以利胃气恢复,循序渐进,从而达到热随下而除,气随通而降,逆停呕止之效果。

学习经典

《伤寒论》第70条: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


《伤寒论》第105条:伤寒十三日,过经,谵语者,以有热也,当以汤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当硬,而反下利,脉调和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脉当微厥,今反和者,此为内实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伤寒论》第207条:阳明病,不吐,不下,心烦者,可与调胃承气汤。


《伤寒论》第248条: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伤寒论》第249条:伤寒吐后,腹胀满者,与调胃承气汤和之则愈。

各家论述

《医方考》:大黄苦寒,可以荡实;芒消咸寒,可以润燥;甘草甘平,可以和中,此药行,则胃中调而里气承顺,故曰调胃承气。


《医宗金鉴》:本方有调和承顺胃气之义,非若大、小专攻下也。《经》曰:热淫于内,治以咸寒,火淫于内治以苦寒,君大黄之苦寒,臣芒消之咸寒,二味并举,攻热泻火之力备矣。更佐甘草之缓,调停于大黄、芒消之间,又少少温服之,使其力不峻则不能速下而和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排石汤〗治肾结石有效率100%
摄影:山茶花开在春风里(6)
陽宅大全 十卷.(明)週繼撰.清光緒二年(1876)刻本(3)
摄影:2023年北京见闻【16】
刚刚噩耗传来:中国绝密巨星陨落!
悲伤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