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阳明的家庭关系理念

作者:蔡维民    

王阳明的“齐家”思想,仍然是以“良知”为本,强调“知行合一”。他强调“养身、养心、养志”的孝亲观念:对伴侣关怀备至、忠贞不二的婚姻关系,谦和忍让的手足相处,强调立志并顺从特质的亲子关系,对于现今日渐淡薄的家庭关系,值得我们深思。

夫妻关系:恩义在先 忠贞不二

中国社会传统的婚姻一般都是经父母长辈安排的“嫁娶婚姻”,双方的结合是以传宗接代为核心目的。更具体而言,就是在一种“男主外,女主内”的分工合作下,以取悦父母和生儿育女为主要职责的结合关系。王阳明的婚姻亦是如此。不过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却是王阳明的“逃婚记”。

成化二十年(1484年),江西布政司参议诸让到北京临时担任会试考试官,他顺道拜访了同乡王华,相中了当时13岁的王守成(王阳明),两人便定下了儿女的婚约。五年后的弘治二年(1489),18岁的王守仁应岳父邀请,到南昌参议府邸去完婚。但是在新婚之夜,王守仁却撇下新娘子诸氏,信步游逛陌生的南昌城,他走进铁柱宫,和道士谈论养生,直到第二天早晨他才想起自己的婚姻大事。

虽然王阳明并不是真的逃婚,但是他对婚姻好像确实不太上心。

事实上,逃婚只反映了王阳明当时年轻放浪不羁的性情。而对于婚姻观念,王阳明的做法与当时的社会价值确实有所不同。王阳明与诸氏婚后始终没有孩子,按照传统中国社会传宗接代的婚姻目的,许多人都会娶妾以传香火,特别是像王阳明这种官宦世家。但是王阳明却一直未纳妾,并在他44岁时过继表弟的儿子接续香火,取名王正宪;十年后的嘉靖四年元月,王阳明54岁时诸氏去世,他为夫人守丧一年后再娶一位张氏夫人为续弦,当年十一月生了一个儿子,取名正聪。王阳明对不孕妻子的不离不弃,在当时的男权社会非常少见。明人沉德符撰写的《万历野获编》记载,王阳明是典型的“妻管严”:“如吾浙王文成之立功仗节,九死不回,而独严事夫人,唯诺恐后。”

身处于明代,王阳明必然受到传统中国价值观的影响,夫妻之间除了情更重要的就是“恩义”。“情”必须要建立在婚姻的基础上,这样才是有序、稳固、合情合理的;恩义在先,缘分在先,礼在先,情欲放在最后。

我们很少在王阳明的著作中提到夫妻之情爱,但是在原配诸氏过世之前,王阳明宁愿过继子嗣都未纳妾,他确实是用身体力行表达了夫妻之恩义与爱情。

这让我想到春秋时代晏婴不弃老妻的故事,晏婴宁愿拒绝齐景公赐婚年轻貌美的公主,也对糟糠之妻不离不弃:“人以少姣事人者,以他年老恶,可相托也。臣妻虽老且丑,然向已受其托矣,安忍倍之?”(《晏子春秋》)

手足之情:亲之爱之 谦和忍让

在王阳明的著作中,他直接提到手足亲情的文字并不多,但是我们仍可通过《象祠记》和《家书》的字里行间,一窥其对手足亲情的重视。

王阳明手书《象祠记》局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书写本幅时,王阳明只三十七岁,以草书书写,草法娴熟,笔力奔放昂扬,使转顿挫皆极有法度,字形变化多端,线条遒劲多姿,是王阳明传世草书的精品。

正德三年,王阳明应贵州宣慰使彝族土司安贵荣之请,为“象祠”作记。象祠是为纪念舜的同父异母弟弟象而修建的祠堂。王阳明以象祠之渊源,抒发了其风俗教化的道理。其中有一段文字是这样的:

“盖舜爱象之深而虑之详,所以扶持辅导之者之周也。不然,周公之圣,而管、蔡不免焉。斯可以见象之既化于舜,故能任贤使能而安于其位,泽加于其民,既死而人怀之也。”(《象祠记》)

意思是舜把顽劣的弟弟象封到有庳国,还派了一些监管的官员管理有庳国的事务,这样在象朝贡时,两兄弟就可以经常见面。舜把顽劣的弟弟感化了,作为兄长的舜爱其弟,即使弟弟数次三番想寻机杀死舜,舜仍然一心帮助、感化弟弟,帮助象改恶从善。

事实上,王阳明的说法应是来自《孟子·万章》:“仁人之于弟也,不藏怒焉,不宿怨焉,亲爱之而已矣。亲之,欲其贵也;爱之,欲其富也。封之有庳,富贵之也。身为天子,弟为匹夫,可谓亲爱之乎?”

不藏怒,不宿怨,亲之爱之而已,这就是王阳明认为的理想的手足关系。

传统中国社会往往是大家族制度,亲人手足之间,由于亲密熟悉,有时更容易口无遮拦而造成隔阂。王阳明写信给弟子黄绾,劝诫他与另一位弟子黄诚甫的相处之道:“凡人言语正到快意时,便截然能忍默得;意气正到发扬时,便翕然能收敛得;愤怒嗜欲正到腾沸时,便廓然能消化得。” 黄绾与黄诚甫同朝为官,虽是同窗却亲如兄弟,王阳明尚且劝诫他们在相处上相互宽容和忍让,何况家中手足。(《与黄宗贤书(丁亥)》)

除此之外,王阳明在给其儿子的折扇中,也谆谆教诲去傲从谦之理:“今人病痛,大段只是傲。千罪百恶,皆从傲上来。……为弟而傲,必不能悌;……象之不仁,丹朱之不肖,皆只是一‘傲’字。”“‘傲’之反为‘谦’”,‘谦’字便是对症之药。非但是外貌卑逊,须是中心恭敬,撙节退让,常见自己不是,真能虚己受人……汝曹勉之敬之,其毋若伯鲁之简哉!”(《与宪儿扇》)手足之间谦和忍让,便是家庭和睦之道。

在王阳明看来,即使是没有血缘关系的邻居,由于他们是除了亲人外离我们最近的人群,所以我们也要对亲邻以仁厚相待。

王阳明在治理南赣期间,推行《南赣乡约》凡一十六款,一开篇便说明:“自今凡尔同约之民,皆宜孝尔父母,敬尔兄长,教训尔子孙,和顺尔乡里,死丧相助,患难相恤,善相劝勉,恶相告戒,息讼罢争,务为良善之民,共成仁厚之俗。”开启了当地以道德教化实现乡村治理的先河。在《姚江王氏族箴·厚亲邻》中王阳明也如此说:“亲以共休戚,邻以助守望,皆人生应有之事。……居家之道,不可无穷亲眷往来,不可无正经人交易。一言以蔽之,莫如存厚。”

成为父母

在前一期专栏文章中探讨王阳明的孝顺之道时,我提到中国人的“孝顺”是一种深入内在的生存基础,而真正的孝道是“去人欲,存天理”之孝,是超越利害计较的态度及其表现。“孝道”不应该是某种固定行为标淮,而是情感的双向交流、包容与互动。“亲子关系”也一样,我爱自己的孩子,那就不应该是以“我以为”作为标淮,而是应该“换位思考”,不断地分享沟通,形成最佳的“爱的模式”以及期待的回报。

家庭教育中的“立志” “观近世人家子弟之不能大有成就,皆由父兄之所以教之者陋,而望之者浅!”王阳明认为,子女们一生的成就大小,与家长的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在孩子小的时候,需要家长引导孩子树立起远大的志向,这也是为孩子确立一个成长的方向。

王阳明认为,立志成为圣人,就会成为圣人;立志成为贤人,就会成为贤人。立志是君子之道,立不立志,很大程度上也是君子与小人之别。“夫学,莫先于立志。夫志者,气之帅也,人之命也,木之根也,水之源也。……君子之学,无时无处而不以立志为事。”(《示弟立志说》)

那该立什么志呢?“尔辈须以仁礼存心,以孝弟为本,以圣贤自期。务在光前裕后,斯可矣。”(《示四侄正思等》)王阳明认为,以仁礼存心,以孝顺父母、友爱兄弟为根本,努力学习圣贤,为前人争光,为后人造福。勤学是必要的,但是为何要读书勤学呢?目的是“以圣贤自期”。我们都知道王阳明少年时代就立志成为圣贤,此后终生矢志不渝、奋斗不已,最后成为了圣人。

在被后人们称为“王阳明家训”的《示宪儿》中王阳明这样说:“以忠孝仁礼清俭督训子弟,而不以举业仕进督训子弟。”王阳明强调用忠、孝、仁、礼、清、俭这些美德督促子女奋发上进,而不是以当官走仕途作为教育子女的目的。

家庭教育中的“顺应本性” 在《训蒙大意》中,王阳明强调人格培养是教育的第一要务,他认为儿童的心灵总是向着一切美好的东西敞开的,必须循循善诱,调动儿童的积极性,解放天性,顺势而教,让受教者拥有幸福。“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譬之时雨春风,沾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既然是依其特质,顺势而教,这就意味着教育并不一定需要固定框架,而是要立定教育目标,因材施教。王阳明认为,每个人的学习模式不同,知识的接受方式也不同,因此最好的教育方式应该是顺应本性。

“书不成,精一艺。可养身,方成器。”(《示宪儿》)即使不是读书做学问的料,只要身傍一技,也是好的。

家庭教育中的知行合一 经常有人这样说“我是在当了父亲之后才学着怎样当父亲的。”许多准父母在真正成为父母之前,会阅读许多“育儿指南”。但是事实上只有真正当了父母之后,才能从实际操作中了解父母的辛苦——“成为父母”本身便是一种“知行合一”的过程。王阳明深知人最大的问题不是不知,而是“惰性”。他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因此,在家庭教育方面,亦知亦行,知行合一,才能真正成为让子女引以为豪的父母。

如何“知行合一”?学习是一种试错的过程,因此就是要让孩子多动脑、多动手,在不断的尝试过程中,当错误反应逐渐减少,学习随之就会有成效。家长要引导孩子手脑并用、勤于实践、乐于探究,从而获得各种实践体验。 “如人走路一般,走得一段方认得一段,走到歧路时,有疑便问,问了又走,方渐能到得欲到之处。”(《传习录》)不仅如此,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认知更需要在实践中养成,特别是家长的以身示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弟子规原文与解说
知行合一王阳明
带你一起穿越500年前,感悟阳明心学的智慧!
圣贤是如何教育子女的_最简单的高明
父母的自我成长之知行合一
教教孩子有好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