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生存与伪装的五大维度-《道.德.仁.义.礼》

上篇大概讲了儒家的一些真相,今天耗费一天的时间具体讲讲生存与伪装的五大维度-道.德.仁.义.礼,这一篇2万字,也没法标红加粗了,按道理可以拆解成十几篇,甚至几十篇,但是拆碎了就失去完整结构了,所以放在一篇,能不能发出来看缘分了。

此篇所追求的结果,就是看完之后,再抬头观瞧外界与人,结构上基本就是透明的了!

分上下两篇:

上篇是《生存》,讲的是外界生存环境的结构,此时“道德仁义礼”就是集体交互的五个形态维度—相当于“象限”;

下篇是《伪装》,讲的是个体在外界生存结构中如何找到“寄生”,这时候“道德仁义礼”就变成“五种生存伪装的技术维度”—相当于“坐标”。

文章标题很难起,但还是归到道德经系列吧,因为是从老子“道德仁义礼”的框架讲起。但老子的东西很干,相当于“基础公式”,要解读公式就要找“例题”,整篇文章相当于“用”。所以文章内容其实是以《素书》和《阴符经》为主要内容,是从道家谋略角度来讲述,但是无论如何讲述,最终还是要回到道德经的系统之中。

所以看本文会觉得涉及道德经的篇幅很少,觉得不是道德经系列而乱起名字,这里提前说明一下。

盲人摸象

在正文之前,先铺垫个东西:盲人摸象!非常有必要。

在思想交流与获取的过程中,刺激人如何思考要远远比直接给内容里要得多!

人如果会思考,即可无师自通;不会思考,1万个老师教授1万本书,最后也教不出什么所以然。三眼讲东西思路比较奇葩,显得冰冷赤裸不近人情,有一些小伙伴难以接受,比如“伪装”二字会颠覆很多人对于人性的美好想象。能不能温柔的讲?能!但是事倍功半,且无聊没意义也没意思。逻辑是这样的:

事物的存在犹如一头大象,谁也不可能把“整个大象”一步说到位,来个360°无死角立体呈现,人只要思想一动必有“占位”,也就是角度,相当于“摸象”的起始点。而阐述过程要通过比喻来代入,这在古代叫“象比”。

大家喜欢一个人的思想,本质上是喜欢此人“摸象方法”(思路),想得到的是“大象最终立体成像”(思想结构)。结构一得,思路即可扔掉,也就不记得象比内容了。

什么是书呆子呢?就是把“思路”当成“最终结构”。书呆子拼的是“背下多少思路”,或者“读了多少本书”,用量级来衡量结果,量变能不能引发质变呢?或许能,但是一定很久很久。

比如书呆子看庄子,衡量自己是否“学到了”,就是有没有把庄子笔下的各种神话故事背下来,以及背后一个个碎片小道理(三眼统称死逻辑),谁背得多的,谁就学得好,这就叫呆!

呆的眼中只有“好”,而没有“透”,越是想要背诵,越是得不到“大象的立体成像”。所以人的悟是有悖于思维惯性的。

再讲摸象温柔的摸法,相当于从大象屁股开始摸:哎哟,好像马屁殷啊,这么大!为啥温柔呢?因为马屁股人人都摸过,再摸大象会有个“已知”,从人们习惯性事物与角度去阐述,不会引发恐慌。

冰冷的摸法,相当于从象鼻子象牙开始摸:哎哟,什么玩意这么长,好可怕!为啥冰冷呢?因为象牙象鼻子对人们来说是“未知”,未知就会惶恐不安。

少读书,就是少去琢磨自己已经习惯的东西,人读书都是从“兴趣”开始的:多思考,就是要学会从未知入手,相对应的就是身心都感觉不舒服,因为离开了习性的温床。

人如不能悖逆自身,那是很难有所提升的!

所以是从屁股开始摸,还是从象鼻子开始摸,更容易、更快速的摸到整体“象形”呢?肯定是后者。特色与恐惧才会帮助人们更有效的摸象,这个方法简称“颠覆三观”。

比如本文要讲道德仁义礼,老学究们讲法就温柔,大体形式都是“要做好人好事呀”,就是妈妈对孩子讲“你要好好学习才会更好”的感觉,孩子是绝对不会听进去的!道德讲成品德好,仁义讲成友爱、包容等,礼字讲成有礼貌懂规范,这都属于从象屁股开始摸,迎合众人的固有逻辑习性,摸的结果大象屁股就很像马屁,众人很开心,嗯…这种讲法就是“拍马屁”!

拍马屁能否助人摸清“整体象”呢?或许,但路途是很遥远的!可能要500年。

离经叛道才是修行的快车道!

而且,以温柔的摸法去看世界,世界大概率最后变得很冰冷;而冰冷看世界,世界最后是很温暖的!

总结两点:

1、不要硬背大象器官,要感受象形。

2、要悖逆自己。

《上篇:生存的进化》

通德经第三十八章:

故失道而后德;

失德而后仁;

失仁而后义;

失义而后礼。

社会怎么来的?

我们讲社会都是狭义的,单指代人类社会,研究的元素是人+生态环境。从广义的社会概念更能了解人的社会,广义的社会简而言之,就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生命的集合。

最初地球的生命形态是分散的无数个单细胞,就像下图中无数分散的原点:

在竞争环境的推动下,单细胞逐渐集合成多细胞群。

这里要说一下什么是环境:环境就是竞争,竞争就是环境。为何会有环境呢?因为每个生命体想要存活下去,必然要通过吞噬周围的能量来延续自身,这种互为角逐产生了循环往复的动态竞争,通过你吃我、我吃你,让能量不断传导和延续,所有竞争集合在一起,就是环境。

当能量的传导更加直接、紧密,在形式上就是单细胞逐渐凑在一起,形成群落,但这时候还没有形成多细胞动物,因为这时候的群落是“无组织无纪律”的,如下图:

怎么才能产生多细胞动物呢?要“有组织有纪律”才行,组织和纪律需要通过分工与分配来完成,只有这样“散兵游勇”才能“紧密团结在一起”。

分工协作,个体的协作产生了集体行为。这使得弱小的“单细胞”集合在一起变成强大掠食者,(多细胞动物),从而更有利于吞噬周围能量。分配,就是当掠者吞噬更多的能量,需要在组成其的个体单细胞之间传导和分配,让每一个单细胞都活下去,从而让其集合(掠食者)存续下去。

无论单细胞形态还是多细胞形态,存在的目的只有一个:恒久存续。

这也是三眼解读道德经的核心起始点。

为了恒久存续,仅仅依靠无数单细胞自发性的集合是很初级的,因为一是在整体分工与分配上没有效率,二是很容易“解体”分裂。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多细胞动物进化出了“大脑”,去统筹指挥分工与分配。自此个体单细胞无意识自发性集合,进化出了“群体的意识”,从掠食者这个完整角度看,即为多细胞的“独立意识”。如下图:

好了,把“单细胞”换成人,道理等同,对于社会来说,人之个体相当于单细胞,而一方社会相当于

一个多细胞“强大掠食者”。

每一个人都要寄生于组织下,组织有大有小,但其构成逻辑一样。

都需要有主脑、心腹、耳目、爪牙(自古作为谋略基本框架),这是最基本的组织结构,这是一个最基本的“领导班子”,由一个独立意识主导(主脑),加上心、耳、目、爪来实现整体组织的分工协调运作。

东方叫谋略,西方叫管理,本质一样,都是为了形成组织并生存延续。

那么好了,作为生物个体,最优的生存方式是什么?成为主脑! 次级的生存方式,按照距离主脑的距离依次排列。两个单细胞组成一个多细胞,也会有主脑和依附之分,譬如家庭;复杂组织亦是如此,那么,成为主脑的最核心能力是什么?

答:同一性!

无论是东方谋略,还是西方的管理,最核要就是如何做到“同一性”!

如果说这世界有财富,那么终极的财富形式,就是有多少个个体生物依附于你的“同一性”,无论是搞宗教的、搞政治的、还是搞文化思想的、搞商业的,各行各业,不同维度的竞争,都围绕

“同一性”。

所以中国古人提出个词“大同”,作为终极使命,大同就是全世界无所不同!思考一下这个理想有多大吧,这个词代表着中华文化的站位高度。

但是大同后面还有个字:梦,合起来是大同梦。

不加梦字,那是儒家;加了梦字,那就是道家。因为在道家看来,这纯粹是做梦而已,不可能实现!道家看社会是没有希望的,发展尽头只有灭亡,只有“倒过来”发展才能得救。

这个观念非常之重要。

观念的始发点决定了后续万千的顺带逻辑,决定了一个家派、一个人的思想结构,简称“三观”!

儒家也是师承道家,认不认同道家呢? 认同! 但是儒家“明知不可为而为也”,因为追求大同这个标杆虽然难以实现,但是追标杆的过程会让人类社会一直维系下去,维持在一个“差不多”的状态,不至于“人互食”。

好了,这时候读者们最想知道的“道德仁义礼”五种生存形态该登场了,但是等等,还没铺垫完…再铺垫个啥东西呢?就是再深抠一下为何道家觉得发展没希望,这就要钻进每一个“个体细胞”去仔细研究!无比重要!

人,是个“箭头”

个体细胞(人),是有漏洞的!集体是由个体构成的,个体的真实形态决定了集体的存在,个体的漏洞从根本上决定了集体(强大掠食者)不可能恒久存续。

人的漏洞是什么?

是主动接受标准!

如果把一个人用最简单的形式画出来,由三个东西构成:

1、吃:必须要吞噬外界能量获得自身存续;

2、两性:个体延续的本能推动;

3、主动接受标准:找组织、学纪律,通过“同一性”而参与集体(强大掉食者),从而获得更优的生存延续。

前两者是肉体层面,后者是意识层面,其实完全没必要这么划分,对于绝大多数众生来说,身体与意识是一体的,这三个东西都是被动的,用西方心理学的词套用,都是本能,或者潜意识。

吃与两性是被动的,很好理解,学习和思考(主动接受标准)也是被动的就很难理解了。

其实道理很简单,你以为能主宰自身的意志,并起了个名叫“自我”,其实这个自我是很被动的,根本就没有自我,或者讲,所谓自我也是由外界的一个个“人造标准”培植出来的,这根本就不属于你。

一个人的所思、所学、所想,形式上表现在对正确与错误的判断,对于是非、善恶等站位,这都是外界“培植”出来的,就像“阴与阳”。

而阴与阳是此消彼长,相生克,不断变换的。比如一个人从小的是非善恶观,随着成长一定是变换的,甚至与长大成人后完全不一样。所以你真的有“自我”吗?

人的意识如同吃饭和两性,都是“哪有好处就奔哪去”,这根本谈不上“自主”,人活着与单细胞“散兵游勇”是一个逻辑,时刻在被动地寻找组织,融入“同一性”而寄生”。

能够拥有“独立意志”的人比大熊猫都稀少!所以能当“主脑”的就稀少。

那么好了,为何道家对社会发展没希望,“强大掠食者”不可能恒久存续呢?

因为个体的人都按照本能活着:求利(某种吞噬结果)。

最根本的利是生存延续,为了获取更优势的生存延续,出现了集体(强大掠食者),而集体的存在是因为“同一性”,同一性即为造标准。

为了各自生存,人造标准是极其混乱不堪的!

何为标准?

三眼用最简单通俗话来表述:我要吃掉你,但我能力有限,那么我就要找理由集合他人,一起

“办大事”吃掉你,这个理由就是标准。

所以为何一直讲少读书多思考,因为我们所看到的思想、思维、价值观、道德观等等,只不过是一个“吃掉他人的理由”。

越是沉浸于读书,代表在努力寻找“理由”;你以为你是温顺的,其实你是邪恶的,只是在温室环境中展现不出来而已。只有多思考,多悟,才能跳出来这个循环圈。

而你能“办大事”吃掉别人,别人也会“办大事”吃掉你,世间标准混乱不堪,极其多。

所以庄子讲“圣人不死,大盗不止”,为何? 因为“圣人”们都是大盗(某一掠食者的主脑)的帮凶,为其提供源源不断的“理由”。拼的是谁的理由攻击性更强,也就是更能做到“同一性”。

所以这时候我们再去看人,近距离放大观瞧前文配图的“小圆点”(人个体),小圆点变成下图的模样:

人就像是个不停旋转的矢量箭头(选择指向性),用虚线,意思是人没有明确的“自我”,自我是随着箭头指向(观念方向)随时发生变化的。

这个箭头必须要有个方向,不然就会“淡化”,也就是迷茫无措,空虚无助。正如世界只剩下一朵花,它可以继续存活,而世界只剩下一个人,他会崩溃。

吃、两性与意识上的主动接受选择,让这个箭头不停旋转,寻找同一性而找到组织和纪律(集体),从而获取生存延续。

这时候从高空俯瞰人群,前文第一幅配图,此时呈现出这个样子:

<礼>

人必须要找到组织和纪律,不然每一个“箭头”就是一颗“雷”。

西方有句名言:没有规则,人就是动物。

那么好了,动物变人的最直接的方法是什么呢?

答:加之边界! 也就是“礼”。

礼不是礼貌,礼涵盖了一切人造的法定制度与规则,它给了人们有形的边界,箭头可以“乱窜”,但是不能超出一个个“格子边界”。

《素书》:礼者,人之所履,夙兴夜寐,以成人伦之序。

这里插一句,看书一定要看道家,因为足够赤裸(为何赤裸后文会讲),要是看其他家派全都是带“包装”的,包装到极致会把礼(以及各种思想)洗成“上帝的旨意”一般,洗礼嘛。

道家讲东西非常简单,从不长篇大论,因为事物抠到根就那么点事而已。

履,行动的轨迹。礼,人之所履,也就是把人的行为轨迹都给画出“框框”。

所以自古有云“无规矩不成方圆”。

往小了说就是“没规矩人就不是人,而是动物”,往大了说就是“立规矩是办大事的先决基础”。

那么好了,接地气举个例子,相当于大哥带小弟,小弟都是被威逼的,这队伍肯定没有效率啊!

那怎么办呢?怎么加强“掠食”效率呢?

<义>

这时候就要淡化“格子”,而强化“箭头指向”。也就是“义”,如下图:

《素书》:义者,人之所宜,赏善罚恶,以立功立事。

大白话翻译:让掠食者内部单细胞的每个“箭头”都指向一处,并通过赏罚来加固方向的一致性。

箭头一致相当于“上了高速路”,赏与罚就像是“高速路两侧的围栏”。

以此来强化掠食者的掠食效率(立功事)。

宜,所安也,也就是让人感到“对路子”。这个字在甲骨文是会意字,一块板子立起来挂上两块肉,代表祭祀。在古代社会,集体出门掠食之前先搞一波祭祀,借着神灵的口吻,让众人上下一条心。嗯…这个方法一直到今天也不过时,人嘛虽然历经万年,改造破坏自然的能力加强了,但是人的本体并没有变化呀,还是那个“迷茫箭头”。

所以任何掠食者(组织)成立的第一步一定是洗脑,没这个如何能做到“箭头一致”呢?

只要箭头方向成型了,相当于激活了掠食者的“灵魂”,剩下的事就好办了,自发性非常强,根本不用操心管理....

那么好了,“义”这套方法看起来很美好对吧?但它也很难让掠食者恒久存续,为何呢?

因为“义”会让掠食者本身内部产生分裂,分裂的最主要因素就是制造出了“精英阶层”。

我们总讲“阴阳相生”,相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有个“生化”的过程。

我们再回到前文第三张配图:

当掠食者分配掠食能量时,一定按照从主脑到肉身的排列依次分配,心腹、耳目、爪牙等由于在分工协作中发挥了“带头”作用,以此站上二三级的分配环节,成为“精英”。

这时候对于主脑来说,如何加固整体利益与精英利益的均衡存在(加固“同一性”),成为了谋略与管理的主要内容。

而无论如何想办法管理,最终只有一个路径,就是继续在更大范围吞噬周围能量,以此来满足精英阶层的利欲推动。

如果外界的能量不够了,或者是吞噬能力衰弱了,精英群体率先开启了“不认同”。

同时在掠食者内部的分配上,精英群体就要蚕食其他肉身部分,吸吮其他“底层环节”的能量,而这种破坏掠食者整体利益的“自杀”行为,即是必然的,又是被主脑极度排斥的,这又强化了精英群体的“不认同”性。

所以自古讲谋略,首要目标就是压制与管控精英阶层对于掠食者整体利益方向的不认同,当外界能量不够用时,这种谋略管控更加被需要。

但是一旦“加强管理、强化措施、深入监督、深入执行”,这必然带来高昂成本,花费掠食者的枯竭的能量,又进一步恶化“利益分配”,使得管控“不认同”更加困难,甚至“不认同覆盖面”更广。

所以历朝历代几乎没有一次针对精英层的改革是成功的,成功的方式都是通过发动“底层器官”,替换与消灭掉“近头部器官”。虽然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行为会暂缓“自杀”行为,使得掠食者生命延续,但等待着的是下一个“精英周期”。

越是靠“义礼”取天下的,就越是需要谋士(西方叫管理学大师),参见美帝大流氓,就是因为其走的就是“无尽吞噬”路线,如果不够吃,精英层总是制造新问题。

这条路走下去是没有光明的。无论如何思考管理妙招,而最后每一种制度都会被精英层“不要脸”式的把持利用,每当不要脸到极致,就会引发掠食者内部的不断“阵痛”与内耗。

所以“城墙一定是从内部攻破的”,每一个大哥的灭亡,都是由于内斗所致。

那么好了,“强大掠食者”有没有更高维的恒久存续方法呢?有!

<仁>

这时候回到前文讲述的人的“三要素”。

1、吃:必须要吞噬外界能量获得自身存续;

2、两性:个体延续的本能推动;

3、主动接受标准:找组织、学纪律,通过“同一性”而参与集体(强大掠食者),从而获得更优的生存延续。

在第3点上可以开启高维谋略了,在“标准”上做功夫!由此进入更高维度,在这里中华“文化”与西方的“哲学”形成了终极对抗!

首先解释一下文化与哲学,完全俩维度:

文化是由心而发的,玩的是人心。

哲学是由脑而发的,玩的是逻辑。

操控的“元素”是完全不一样的。

玩文化的,才能在“义”字的维度上提出“仁”。仁没有准确逻辑,玩的是心。如果非要给仁下个定义,按照本篇逻辑:仁有两个层面,一是在反向上尽量不要损害他人利益;二是在正向上要主动帮助他人的利益实现(更精细的逻辑可以去翻看儒家经典,本篇讲框架敲不完)。

那么好了,回到前文“人的箭头”,再看看上面这句话,完全违背逻辑啊!前文讲,无论是肉身层面的吃、两性,还是意识层面的“自我”,都是一种被动行为,遵从“哪有好处奔哪去”。

这就是中华思想的高明之处:高明在于对“利”字维度的延伸。

按照西方丛林法则,必定生哲学,也就是脑子转圈圈,会将人的利益算计到骨头渣子,将事物之间的“作用力”精密测量,随之衍生出了经济学、社会学等等,这些东西都建立在“人完全是自利”的基础上,相当于默认了“人是个机器”,再通过哲学逻辑算法,而派生出的一门门学科。

所以西方文化的着力点必然在于个人物质利益(把精神利益也等同于物质一样去计算),相对应的必产生极强的个人主义,必然推动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占为主体。比如我们看老美的影视剧、文学、新闻评论等等,无所不在的个人主义思潮。

而中华文化从本源根子上,就已经把作为人的“利”字(某种吞噬结果),提升到了更高的精神修为,在经历残酷的生存竞争后,对于“义”与“礼”早已完成了数次“残酷试验”,从而导出了人存在的基础是“H鞋”。

从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一直到后世的“天人合一”,从佛家的因果轮回到渡人就是渡己,中华思想对于社会(掠食者)的存在形态,从根本上认为是“混元一体”的,在现如今有个词叫“H鞋”。

所以从“仁”开始,谋略与管理的关键,是从“人本利益”的维度入手,通过给予个体更高维度的利益标准,而减少和修复掠食者内部的“自杀内耗”行为。

所以中华自古有词“教化”,而西方只有教,没有化。文化这个东西是由心的,与脑子逻辑没半点关系。

此时东西方有两个根本区分:虽然都是为了个体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同一性”,但东西方走了两个维度的路线。

西方:管理与制度(机器人玩逻辑);

东方:H鞋与认同(灵魂玩心)。

两个加一起,你懂的....这真的是高水平!

在这两种不同路线,“教育”出来的人区分也很明显,在个体上,前者的成功标准是“阶层与成就”,后者的成功标准是“中庸”。

这时候读者就会有疑问了:不可能人人都“中庸”啊,而且时下“阶层逆袭”渴望好像更多,这种路线靠谱吗?

回答:管理者任何方法的目标都不可能是“极致”,而是“做到节省成本”。

在机器人玩逻辑的路线下,管理的路径就是必须要有“强逻辑说服”,通过利益逻辑的分析与计算来达成“同一性”。比如:我们做到了什么,即可更多的吞噬谁谁谁,之后我们有了更多的掠夺分配,即可分配给谁谁谁,开心不开心?开心了就选我!

这种路线必须将内部矛盾不断转嫁到外部上,一是转嫁到大自然母亲身上吸奶,也就是通过科技破坏自然取得能量;另一种是转嫁到其他掠食者身上来取能量。而这些又需要精英去牵头推动,最后用物质利益满足与缓和人与人的关系,以维系暂时的生命存续。总而言之,就是用更庞大的成本来推动掠食者生存延续,成本越来越大,直到崩溃!

嗯…换言之,教育出来的群体什么样,群体就用什么反噬你;这与个体人的漏洞道理一样,成也漏洞败也漏洞,结果都是自己一手造成的。

东方谋略玩的是“高度认同”,一是做好普世“文化形态”,二是适度打击精英主义,绝不可能放任精英阶层自流。所以特色路线不打击资本,但一定打击资本家!

但是任何掠食者能够有效率的分工协调,所依赖的正是精英阶层,对于这个矛盾的解决只有一个路径,就是仁治(人亡政息)。所以东方掠食者形态换了主脑,那是头等大事,而西方掠食者主脑换不换都无所谓,影响不了“机器逻辑”本身。

《素书》:仁者,人之所亲,有慈惠恻隐之心,以遂其生成。

孟子讲“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大家总以为这是在讲官话,表面去看孟子像个慈爱老头,感叹人性的美好云云.....

实际上呢,是在极力挖掘人的“根子”,找寻如何将人们所追求的“利”字进行提维度(通过更高维的利而驱使集体协同),在更高的维度“以利带认同”,打破“义礼”产生的问题,并且节省管理成本。

挖掘“根子”可不能虚头巴脑的,“挖错了”去应用到管理上后果不堪设想…中华文化能立得住,是经受了“极端残酷实验”的....

仁者,人之所亲。对于“亲”字的把握,就遁入精密实操层开始搞认同。从家庭开始,夫妻、父子、父母,再到社会同事、君臣,再到朋友之交等等,一套精密复杂的“认同逻辑”,这里就不多敲了。

<德>

好了,聊到这很多小伙伴已经憋不住了:三眼,你讲的这也太“正统”了,这也不像你啊!

峰回路转,聊到此处送给大家五个字:

以上皆谬误!

然后可以快乐的开启道家思想了!

为何是谬误呢?笨寻思,从古到今几干年,安稳时代能占到5%都不错了,90%都是乱世。如果这些

“圣人”与西方“哲人”有那么一丁点用处,现实也不至于啪啪打脸。

道家思想怎么认为呢?

乱,才是正常的!

老子: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又讲: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大白话:社会发展是失道过程,只能越来越乱!各种智慧、仁爱逻辑、孝顺、忠信啊等等,因为乱,它们才会出现,而且以后会出现的越来越多,越来越频繁!

所以为何自古乱世之下,道家子弟就出来一展身手,因为观念里乱子是常态,天天玩的道法术都是以乱为基本面的!让他们非常“务实”的搞管理,玩“节省成本”和“做高度认同”,道家子弟懒得搭理,认为是无用功,一个人对于没有结果的事情,那必将失去兴趣。

所以儒家玩修炼打怪升级,最后是“成仁成圣”;道家的修炼是“成德成仙”,关起门悟道,出门抚平乱世。儒道在实践上完全两个维度。

为何自古历朝历代都有道家在背后呢,嗯…因为天天乱....

老子讲东西虽然干货,但还是比较委婉的,但是道家实践派就很赤裸了:

《阴符经》:

天生天杀,道之理也。

天地,万物之盗; 万物,人之盗; 人,万物之盗。

三盗既宜,三才既安!

人有漏洞,或者讲人就是漏洞,生死这个东西都是漏洞自己一手造成的,天生天杀!

这才是大道的真理!

万事万物(代指一切生命体,包括虚无的天地自然)之间因为漏洞纠缠在一起,交互关系就是“盗”,所以修道就是修盗。

这个盗字古人解释起来不如现代语境方便,但意思都一样,古人是认为天地、人、万物之间是互相“盗取精华”的,现代语境讲类似于“能量的转移与守恒”。

道体一运行,天地、人、万物之间就开始互相“盗取”,为啥呢,因为有漏洞啊!当能量守恒了,也就是三盗既宜,三才(天地人)才能获得暂时的安稳,等待迎接下一个混乱周期。

修道的关键是要研究“盗机”,也就是事物变化的关键点。往下敲没完没了,道家谋略从宏观到微观以后慢慢聊,这里单拿出“三盗”是为啥呢?是为了引出“德”。

《素书》:德者,人之所得,使万物各得其所欲。

素书这段与阴符经讲的“三盗”是一个意思,但是不如阴符经赤裸,都是玩均衡。

德的维度要远超于仁,完全不在一个维度。

仁所在维度,还是玩“扶正”,是一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义”与“礼”产生了大问题,实在没有办法了,为了“节省成本并减少消耗”而弄出来的方法。

如果每个人的心地根本上都是“善”的,那么通过“仁”或许有希望走到大同那一步,但是人的内心就像前文的“箭头”,善恶是阴阳两端,不停的变换,所以“仁”这种方法不是大道!

道家子弟的思维早已超越善恶的维度了,无所谓善恶,祖师爷老子开篇就讲了啊: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

人就是个箭头在那旋转找“归宿”,它必然要吃喝拉撒,必然要吞噬能量获得存续,那就让它一直吞噬好了!

但是吞噬可以,不能瞎吞噬,不能搞破坏,不能不节制,得有方法做到“周期性吞噬均衡”,谁能做到,谁就能“成德”。

这里有必要说一下,这个均衡可不仅仅是利益均衡,要知道利益永远无法均衡,是超越利益层面的一种“综合性均衡”,“成德”所玩的均衡如果敲文字,得敲n篇,而且一辈子慢慢悟,常悟常新,敲也敲不完。

其中是道家的整体三观,阴符经讲“天人合发,万变定基。”这个“合”就是“综合性均衡因素”。

如果还是感知不深,可以拿中医与西医来举例子:

西医相当于玩利益均衡,这块组织坏死,其中有细菌作祟,好吧,注射一下杀死它。别的地方组织也坏死了,实在不行切了它!相当于逐一平衡“坏死组织”所产生的利益不均。

中医一看牙疼了,思考了一下,你这是肾有毛病啊,病人很不开心,那还能给肾来个注射或者切了?都不是,而是得先吃点汤药,弄一弄脾,这样协调一下气…如果病人是个老外,此时逻辑上是极度崩溃的!

中医的综合调养,就是这个“合发”,而不是仅仅只关注牙疼本身的利益性。

那么好了,想要玩“综合均衡”,想要“成德”,怎么办呢?要悟道!

这就到了道的层面。

<道>

《素书》:道者,人之所蹈,使万物不知其所由。

还是用人这个载体来讲,人的一切情感、心识,以及所见的一切假相,都是道体运行的结果。也就是前文那个“迷茫箭头”只要一动,道体就运行了。

但是这个道体谁也说不出来,只能意会,这个意可不是佛家那个第六识(意识),佛家那个词指代的是脑子逻辑转圈圈,这里的意是指“感悟”。

找一个比较适当的比喻,很像是一种“肌肉记忆”,所谓悟道不仅是懂理论,而是要训练这种肌肉记忆,或者拿西方的词来套,训练直觉。如打篮球的手感!

正如靠理论当上王者,想必下场会很惨,能保持王者地位,靠的是直觉。

将一个强者和弱者一起扔到未知领地,在这里失去了固有的生存经验,固有逻辑己经失去了作用,但强者存活的概率还是要比弱者高得多,是因为强者的“肌肉记忆”更接近道体运行,遇到问题

“感悟能力”就起效了。

两个一尘不染的小孩,一起学习某种知识,所获得的结果完全不一样,这是天性中的“肌肉记忆”在起效。

佛道都讲修行,修是修理论,通过理论不断爬维来接近道体;行是通过实践来增强“肌肉记忆”,这里的实践不是逻辑转圈圈,而是要用心。

心带着脑子向前行驶,比如在遇到困境、迷茫、甚至生命威胁之时,往往心的效率更强。

那么好了,以上是在集体角度看道德仁义礼,这东西如何在个体生存上应用呢?

《下篇:伪装的进化》下次再写吧,写这个很耗精力,也不知道能不能发出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追踪掠食者
掠食者
一个不讲理,无理论,无理论家的民族
《周易》哲学 博大精深 -
为啥有不少科学家认为:章鱼是寒武纪时期降临地球的外星生物?
完全不可能的奇迹!科学家仅用一年时间,重现生命几十亿年进化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