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股市分析:雪榕生物菌类龙头!

这两日看了雪榕16年年报、17年半年报和机构相关研报,对雪榕有了初步的了解。请各位大虾指教。

逻辑概括:农业产业化 凭借2016年上市募集和非公开发行资金,规划化 低成本产能,将逐步取代落后散户和中小企业产能。

雪榕行业市占率第一,2016年营收规模接近二三四名的总和,无可争议的龙头。目前主要产品为金针菇,近期产能爆发性扩张也是为金针菇服务。

1.关键数字:440 1000

2016年末,公司食用菌日产能达到440吨,其中金针菇日产能394吨,位居全国之首;真姬菇26吨,香菇20吨。随着募投工厂的陆续投产,公司2017年末日产能将达到约1000吨。

2.多出来的产能能否被消化?

金针菇产业工厂化率2016年在50%左右,国外发达水平都在95%左右,仍有提升有空间。同时,2013年-2016年, 公司金针菇每公斤平均售价分别为7.52 元、6.66 元、6.40 元、5.72 元,14-16 年单位成本分别为4.68 元、4.18 元、3.86 元。(至于原因,可阅读公司年报核心竞争力部分)对比16 年同期金针菇农贸市场批发均价7.16元/公斤,工厂化金针菇较传统种植方式单位和产能落后的中小企业,面积成本优势明显。 另外,由于金针菇工厂化进入门槛低,12年到16年,工业化率快速提升,泥沙俱下,临时上马的工厂面对雪榕的低成本优质产能时是没有多少竞争力的,必定逐步退出。(上半年年金针菇价格向上已显示供需平衡拐点来临,金针菇行业长周期属性弱,只有行业特有的季节性波动)

根据最近看的《定位理论》,现学现卖:在这样比较稳定的传统行业,占据第一的日子会过的越来越好。在差距如此大的情况下,其他玩家只能争第二了。

3.公司长远空间

1)饮食结构和消费升级

2015年,国内每人食用菌日均消费量约 70 克,与营养学家建议的 250 克仍有较大差距。可以预计在科学饮食、健康消费的趋势下,我国食用菌行业未来发展空间仍然十分广阔。

2)多品种策略

现公司利润来源大部分来自金针菇,真姬菇、香菇处于探索阶段(香菇业务还未正面影响,2016年亏损6000万)。行业内金针菇品种工厂化率是一直独秀的,菌类整体工厂化率2014年只有6.04%(摘自公司年报,公司数据更新有点慢),而未来除了个别菌类难以工厂化外,工厂化率应该会走向90%。

所以从投资的角度来讲,公司明年4亿利润是确定性比较高的,2015年金针菇300万产能,利润1.2亿。2018年1000万+产能,对应4亿利润,没有太大问题。此块对应25倍估值,仅仅单靠金针菇,就可以支撑100亿市值。而未来,随着香菇和真姬菇业务的突破,市值天花板必将大幅提高。

3)上下游并购

公司注重资本市场(刚上市就融资上马项目),而菇类业务未来可以成为现金奶牛。经营现金流量净额/营业收入比例在32%左右。未来,随着规模增加,收购上下游企业不是问题,上游降低成本,下游增加产品附加值,这在公司未来规划中是有提及的。

4)增加直销比例

公司直销比例(去除分销商,直接销售给超市,大型饮食集团)只有5%,而这部分随着公司品牌影响力增加,占取人们心智,肯定会增加。

4. 股价

公司最近公告将会有员工股权激励,而8月底,公司董事长杨总大手笔增持1.76%股份,均价22.07元。一方面显示公司重视员工,与员工分享成长。一方面显示杨总对公司发展的自信和注重市值管理。

总结: 最近我看牧原股份士气如虹,我的逻辑理解,公司所处行业空间巨大,无论是从资源配置效率还是环保,农业产业化(以温氏股份公司+农户的模式工业化程度不彻底)趋势势不可挡。公司在猪肉价格下滑周期,逆势成长,甩开竞争者一大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雪榕生物食用菌日产能提升至1200吨 金针菇价格上涨前三季度净利增97%
【雪榕生物(300511)】工艺渠道稳城墙,菌菇翘楚迎金秋
成长股研究之11:持续高成长的工厂化农业龙头,8年业绩翻6倍
天广中茂食用菌板块净利下滑 高毛利下业绩不佳引质疑
雪榕生物:国内最会种蘑菇的公司,收现率良好但现金流仍不乐观 | 独立评级
复盘金针菇,再看雪榕生物(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