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香气杂、味道苦、易烫手,闷泡茶叶的4点危害,你踩了哪个坑?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这两年,圈内流行这样的喝茶方法——用焖烧壶“焖”老白茶!

焖烧壶这个名字,乍一听很洋气。

实则却是个老物件,在过去,几乎家家户户都有。

从本质上看,算是升级版的暖水壶。

只不过,保温内胆从玻璃换成了金属。

并且,外壳还换上了更时髦的装扮罢了。

从喝茶经历看,不建议用焖烧壶泡老白茶。

原因很简单,内质丰沛的好茶放入壶内,加满沸水后拧上盖闷泡。

一闷就是一、两个钟头过去了。

最后再打开,倒出一大杯饮用,且不说茶味被闷浓。

喝茶时,茶汤的爽口、甘香、鲜醇口感也大为逊色。

秋冬季喝老白茶,与其用焖烧壶,还是坚持用盖碗逐次冲泡更好。

不过,盖碗泡白茶,冲泡规律大致相同。

即,好茶别随便闷着喝。

看过了这4点关于闷泡的危害,一切的答案将不言而喻。

《2》

一、包庇劣质茶

原料品质好、制茶加工到位的优质好茶, 茶味丰沛。

泡茶时,干茶遇水刹那间,大量茶味会浸出。

哪怕只有短短几秒,也能泡出浓淡适中的甘醇茶味。

茶味物质积攒充足,家底厚实的优质老白茶。

从不存在快出水泡茶,茶味会寡淡不堪的顾虑。

用盖碗冲泡时,大可选择“秒出”,注入沸水后,立即倒出茶汤,片刻都不需要犹豫。

反观那些主张“不闷没味道”、“闷久一点更有味道”的茶叶,十有八九是心虚。

之前在网上买素材茶回来测评,就遇到过这样的例子。

有一款“老白茶”(经鉴定是做旧的,加上了双引号),实物打开后很糟糕,梗叶粗糙,茶梗特别长。

尝试着泡了几冲,果不其然,连续用沸水快出水泡茶,泡出来的茶汤是浅黄色,茶味喝起来既涩口,又寡淡,丝毫没有饱满立体感。

随后,特意增加了浸泡时间。

闷了半分钟后再倒出茶汤,汤色明显加深,茶味变得浓苦,营造出一种“假厚度”的错觉,不至于寡淡乏味。

遇到这样的茶,若你在泡茶时习惯了“逢茶必闷”,极有可能在无意间放跑了一款劣质问题茶!

《3》

二、导致泡茶烫手

很多茶客想不明白,有时候用盖碗泡茶很烫手,为啥还会和闷泡扯上关系?

这与散热规律有关。

当你往盖碗内注满沸水后,水位线停留在接近碗沿的位置。

此时,快速合上盖。

用三指握碗法拿起盖碗,迅速倾倒茶汤,并不会感到烫手。

因为大拇指和中指握在两侧碗沿上,食指摁着盖子凸起处,固定合盖开口角度。

此时,往外撇出去的碗沿,像一座安全岛。

距离滚烫的碗身内壁,还有一定距离,短时间内自然不会让你感到烫手。

然而,若是采用闷泡,情况立刻直转而下。

注入沸水后,闷泡时间一长,沸水的热量就会迅速往外蔓延。

到最终,热量波及两侧碗沿,只是时间问题。

当你坐杯闷泡时,不论用什么法子去倒出茶汤,都会感到很烫手

手指头一被烫到,还会影响泡茶动作的利落程度。

导致用盖碗冲出一道茶汤时,动作磕磕绊绊,很不流利。

从这层角度看,为了防止盖碗泡茶烫手。

除了要选对实用顺手的盖碗,还得离闷泡敬而远之为好!

《4》

三、将茶味泡浓

用盖碗泡茶喝,有着这样的黄金茶水比例。

不同茶叶之间,搭配规律如下。

以标准容量110毫升的白瓷盖碗泡茶为例。

冲泡白茶,不论新白茶、老白茶、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投茶量一概5克。

冲泡红茶,正山小种、金骏眉、烟小种、老丛红茶、九曲红梅、坦洋工夫等,投茶5克足矣。

冲泡武夷岩茶时,默认放到8克,更能展现出正岩好茶的岩骨花香风采。

这些形形色色的茶水比例下,冲泡时间也有相应讲究。

总体原则是,在茶味没有被泡淡前,不需要闷泡。

前5-6冲,注入沸水后,迅速合盖出汤即可。

一手拿着烧水壶,往下注水。

另一手拿着盖子,轻靠在盖碗旁,时刻准备着。

等注水动作结束,另一手的动作立马跟着衔接,迅速合盖出汤。

哪怕快速“秒出”,品质过硬的好茶,照样能泡出香清甘活、鲜香醇爽、有香有水有韵味的美妙茶汤。

快速冲泡多次,茶味逐渐消耗, 泡出来的茶汤略显变淡时,再适当坐杯。

真正的好茶,从来不急于一开场就闷着喝!

不然直接闷出来的苦茶浓汤,含有较多茶多酚、咖啡碱。

饮入口,又苦又涩,并不好喝。

长期喝多了这样的浓重茶汤,还对健康无益。

肠胃不好的人,更是得慎喝浓茶。

不论从哪个角度看,都不建议将茶叶闷浓了再去喝!

《5》

四、损耗茶香

曾经有茶友提问。

盖碗泡茶时,如果担心茶味被闷浓泡苦,可不可以减少投茶量啊?

比如,投茶量减半。

盖碗泡白茶时,只放2-3克干茶。

这么少的投茶量,就算闷泡时间长一些,茶味也不会泡苦吧?

再不然,面对一杯泡浓成重口味的茶汤,喝茶时还可以加水稀释呀?

对于这种做法,不知道大家怎么看。

的确,加水稀释能解决茶味太浓的问题。

这样一来,一泡茶的风味就变了,口感滋味下降。

固执于闷泡式泡茶,除了会将茶味泡浓外 ,还会影响茶香。

合盖闷泡时,盖碗内会聚集大量水汽,水汽不断上涌,茶香不断上扬。

两者混合在一起,倒出茶汤后,再去揭盖闻香。

盖上闻到的香气,清晰程度不高。

喝茶时,茶汤当中的落水香一早大量飘散,变得七零八落。

通俗来说,即喝起来没有那么香。

为了喝到又香又好喝的茶汤,还是别尝试闷泡为好。

《6》

之前在直播间热议过,喝茶时,哪一泡的味道最好?

很多人搬出的看法是,三冲四冲是精华。

当然,也有人偏爱头道茶汤的清甜柔滑滋味。

青菜萝卜,各有所好。

甚至,还有人觉得泡淡的尾水,细品起来格外耐人寻味。余香犹在,清清爽爽,喝茶过后喉间特别甘爽。

可见,一泡茶的风味层次,值得慢慢细品。

细水长流,青山不改,更能欣赏美妙风景。

若是大步流星,走马观花式看风景,情况则刚好相反。

类似将好茶闷着喝,闷泡之后,一泡茶的冲泡次数会大量减少。

原先能泡十来冲的茶汤,一次性浓缩成三、四冲浓茶,滋味就快速下降。

这种走马观花式的囫囵喝茶,体验感并不好。

极端闷泡法,是对好茶的浪费与辜负。

盖碗泡好茶,浸泡规律上离不开先快出水,最后再适当坐杯闷泡。

“先快后慢”,更能欣赏一泡好茶的真风采!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红艳艳的圣诞花一品红(摄影音画)
五香酱牛肉配方及详细加工制作方法
缤纷泡桐(摄影音画)
摄影:从摄影师的角度审美(369)
摄影:从摄影师的角度审美(393)
摄影:朱砂梅的晚期花型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