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4种茶,都很适合用玻璃壶冲泡,又方便又好喝,别错过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之前分享过一个办公室下午茶的泡茶技巧——用大壶泡茶!

选一个容量稍微大一些的玻璃壶,将其洗干净。

材质通透的玻璃壶,用鱼鳞布仔细擦一遍后。

通体看着亮闪闪的,特别有成就感。

紧接着,往壶内注入少量热水。

拿起茶壶,轻轻摇晃,让热水遍布玻璃壶内壁。

这个过程,算是简化版的烫壶温杯。

温杯之后,投入适量干茶。

紧接着,注入八分满左右的沸水,静置数分钟。

没过多久,就能泡出满满一大壶茶水。

工作日午后,短暂休息时,用玻璃壶泡出一壶热茶后,和同事们一起分享。

这种泡法不仅简单,还很实用。

多人喝茶的场合下,这种分享式的泡法,值得借鉴。

这天从网上看到一个提问——什么茶适合用玻璃壶泡?

看到这个问题的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各种办公茶和口粮茶。

但仔细区分下来,以下这4种选项,都具备参考价值。

《2》

一、观赏性高的花草茶。

玻璃壶,通透可视。

往里泡上观赏性高的茶叶,在泡茶等待间歇,看着壶内的茶叶或沉或浮,是极好的放松。

之前有朋友给我们送了一份冻干的玫瑰花冠。

完整的一朵花,放进热水里慢慢浸泡。

干枯的花瓣重新吸水后,缓缓展开。

好似一朵花的复活,绽放在水中央。

闻着香甜的天然玫瑰香气,尝入口中,滋味甜丝丝的。

花香浓郁,又香又清甜,如果不想喝没味道的白开水时,用玻璃壶泡上诸如玫瑰、菊花、荷叶、金银花之类的花草茶,也是不错的。

不过,玫瑰花茶的严格定义,不算是真正的茶叶。

参考《茶叶分类》给出的定义,茶叶的官方概念如下:

“以茶青鲜叶为原料,采用特定工艺加工的,不含有任何添加物的,供人们饮用或是食用的产品。”

茶青鲜叶的来源,是各式茶树品种。

不同茶叶之间,采摘标准各不相同。

从只取单芽,到一芽一叶与一芽二叶,再到小开面三、四叶不等。

不管怎么说,它们都是属于山茶科、山茶属的茶树芽叶。

然而,菊花、玫瑰、茉莉、栀子、荷叶、桂花等,它们并非山茶科所属。

泡一壶玫瑰花茶,里面不具备任何与茶叶相关的特征性成分。

比如,茶多酚、咖啡碱、茶氨酸等。

这样一来,决定花草茶普遍不容易泡苦。

用大壶浸泡,倒也适宜。

以玫瑰花为例,哪怕浸泡时间长一些,将味道闷浓一点,也不用担心泡出来的汤水会被闷苦。

因为在天然的玫瑰干花内部,压根就不含有苦茶碱。

《3》

二、口粮级绿茶。

玻璃壶和玻璃杯,它们的材质相同。

泡茶时都具备材质透明、通透纯洁、透明可视的优点。

只不过在冲泡绿茶时,大多数是用玻璃杯。

玻璃壶的使用频率,不是那么高。

原因是,玻璃杯的容量相对更小,不必担心过分稀释茶味。

冲泡名优绿茶时,用玻璃杯泡更适宜。

比如,纯正的龙井绿茶(5大产区里出来的龙井),不是乌牛早冒充的那种。

比如,洞庭碧螺春,卷曲成螺的干茶,能在热水里缓缓舒展身姿。

又比如,各式毛尖、毛峰等原料细嫩的绿茶。

种类繁多的绿茶,普遍注重“鲜味”。

以龙井茶的冲泡为例,前两年在梅坞喝茶时,当地的茶农就是往玻璃杯里放入一小撮干茶后,注水八分满。

先投茶,后注水, 简单两下,就能泡出一杯清香盈盈,带有鲜明板栗香、花香风味的茶汤,喝入口特别爽口。

改成容量稍大些的玻璃壶冲泡,若是投茶量没有跟上,茶味会被严重稀释,茶汤的清鲜本味会受到影响。

再说,大壶泡茶,聚香效果差。

容量过大,茶香难以聚集。

绿茶的诸多清香、兰香、火香等独特香气风味,容易快速飘散。

喝茶品尝,还是玻璃杯泡更好。

若是坚持用玻璃壶来泡绿茶,折中来看,选价位中等、性价比高的口粮绿茶,更为合适!

《4》

三、办公茶、口粮茶、招待茶。

茶圈里,口粮茶这个概念,很多人都有所耳闻。

但对于办公茶、招待茶等,不少茶客对其并不了解。

其实,办公茶、口粮茶、招待茶等。

它们都并非具体的某一种茶,而是一类茶的统称。

对于这3类茶,可以从“顾名思义”角度理解。

办公茶,适合上班族在日常办公期间泡的茶;

口粮茶,价位相对亲民,是许多人都能喝得起的茶叶;

招待茶,招待普通客户时,提供的免费茶水,价格以中低端为主。

这三类茶,它们都具备这样的共性。

即,价格不贵,冲泡简单,泡茶方式没有过多讲究。

泡茶时,用大茶缸、大茶壶泡,也无妨。

按功夫茶的泡茶,用盖碗或者小容量的紫砂壶、陶瓷壶逐道冲泡。

将茶水倒入公道杯后,再分入茶杯,请客人品尝。

若是来访客人不多,倒还可行。

但访客人数多,日常办公招待比较频繁,盖碗泡茶容易招呼不过来。

连续冲泡,连续分茶,稍不留神,就会忙到手忙脚乱。

应对这种多人喝茶的场合,还是用大壶泡好一壶茶后,每人分得一大杯,喝茶更实在。

不过,这种大壶泡出来的普通办公招待茶,往往只是略带茶味。

本质只是对公招待期间,提供解渴润喉的茶水,谈不上多好喝。

《5》

四、碎茶包。

今天一早就在网上看到这样的提问。

“为什么中国人不像外国人那样喜欢喝袋泡茶?”

显然,这是个开放式提问。

按个人看法,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国情不同。

外国人喝茶,大多追求简便。

撕开袋泡茶的包装,随便什么杯子,随便什么水温,都能泡出一大杯茶水。

类似速溶咖啡的冲泡,很是省事,压根用不着任何技巧。

而国内喝茶,但凡有条件、有闲暇,还是冲泡原叶茶为主。

速溶茶、袋泡茶等,很难打入中高端的茶叶市场。

不过在喝茶时,袋泡茶的冲泡简便优势,还是可以借鉴的。

之前在网上,买了不少植物纤维制成的茶包袋。

然后,平日撬老茶饼剩下的茶叶碎末,总算能派上用场。

将这些碎茶渣末放入茶包后,绑紧袋口,收拾归纳起来。

平时闲暇时,这些碎茶包大有妙用。

用玻璃壶泡、煮茶、放入杯子里随便泡……

泡法五花八门,简单又省事。

用玻璃壶泡碎茶包,存在这样的明显优势,收拾起来更省事。

泡茶喝完后,扔掉茶包,就可开始清洗。

不必担心泡开的茶叶,将玻璃壶的内壁沾得到处都是!

《6》

小雪刚过,天气萧瑟。

冬天喝茶时,用大壶泡出来的茶水建议尽早喝。

不然放置时间太长,热茶彻底凉透。

茶汤再次入口,饮茶体验就变了样。

为了喝好茶,喝多少,泡多少,现场及时饮用,才不会浪费!

玻璃壶泡茶,最大优势是简单便捷。

但缺点也很明显,不利于细腻茶味层次的展现。

考虑到这点,相对名贵的茶叶,不适合随便用玻璃壶闷泡。

比如,有机银针/荒野银针/抛荒银针系列、桐木高山金骏眉、牛栏坑肉桂、慧苑老丛水仙、老班章古树……

上述点名提到的茶叶,还是按照老规矩,用白瓷盖碗冲泡更好。

逐次冲泡,逐道细品。

泡出来的茶汤,风味才会更美好!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重阳赏菊
“咳嗽”最怕这碗茶,比吃药更安心!清肺止咳,化痰解燥,每天一碗,滋养容颜气色好~
2023年立春之日去南京老门东看灯(1)
摄影:美丽中国村寨(4)
摄影:游敦煌莫高窟(2)
摄影:美丽中国村寨(15)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