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自甘堕落的武夷岩茶

《1》

以前,聊过茶农自我包装、自建品牌的话题。

从茶农家里流出的散茶,处于无名无姓的状态,被茶商们包装后,则光鲜亮丽且有名有姓。

茶农们,长年累月看着自己费尽心力做的茶,用较低的价格,被有能力有资本的茶商收走。

经过一番包装后,上架销售,凭着过硬的茶叶品质和上档次的外包装,在茶圈里占据一席之地。

最终,茶商们名利双收。

这种状态,就像苦心成就的画作,却署以他人之名;又如同辛苦养育栽培的孩子,却认他人做父。

换了谁都心有不甘。

经过漫长的量变到质变,茶农们,动心了。

他们想,茶商直供终端,利润这样高,为什么我不可以直供终端?

于是,这些变心了的茶农们,开始行动起来。

用多年积攒下来的资金,找广告公司设计包装,定品牌名称,打造爆款商品,呼啦啦,把自己家的产品,一股脑儿地,上架销售了。

还贴心地印了产品手册,把所有产品介绍都写得清楚明白,方便消费选购。

一时间,十户茶农倒有八户半开始直供终端。

茶圈的直销模式,沸沸扬扬,利润如雪片飞向茶农的口袋。

《2》

然而,时至今日,直供终端已经不再是武夷山茶农的人生目标了。

他们有了更加疯狂的举动。

直播卖茶。

为何疯狂?

一块钱一泡岩茶,疯狂吗?

十几盒茶包括牛肉马肉打包还不如白菜价,疯狂吗

各式各样的获奖茶捆绑贩卖只需要个礼盒钱,疯狂吗?

无论是有声望地位的岩茶界专家,还是勤恳本分的做茶人,都在直播卖茶。

什么茶很少很珍贵,只分来半斤卖,且捶胸顿足地说“基本是白送,贵在分享”......

结果这半斤卖了大半年,一场直播分几个时段穿插着卖,一次半斤,无限循环......

茶农不拼制茶技艺了,不拼茶山管理的经验智慧了,开始拼吆喝,拼吹牛、拼价格的无底线,拼谁家的茶叶价更廉。

当初说的三坑两涧如何稀缺,说的一泡经典好茶如何难寻,说的红袍加身的地位如何尊贵,还有拥有百年树龄的老丛、镌刻武夷岩土DNA的四大名丛、如鬼斧神工般自然拼配的奇种......它们所赋予武夷山赋予武夷茶农的至高荣耀,就这样被粗暴地践踏了。

每次别人跟我说,岩茶凭什么这么贵?

我回他们,人家就是有贵的资本。

单一个“岩骨花香”就能秒杀众多其他茶区的茶叶。

相比与全国80%的绿茶产区,乌龙茶产区少得可怜。

而在全国为数不多的几款乌龙茶里,无论是生长环境,还是品种特色,亦或是制作工艺,当属武夷岩茶为上。

好的东西自然价格不菲。

在商家们的卖力推广和专家们的极力普及之下,茶客们日渐接受了有着“乞丐外形,皇帝身价”的岩茶,并且萌生了喜爱追捧的心思。

哪怕是比别的茶类要贵,也能舍得花些钱买点金贵的岩茶犒赏自己,或与友人分享。

然而今天,武夷茶人的逐利风潮,将众人花了十来年时间构建起来的武夷岩茶金字招牌,如雪山崩塌一般,摧枯拉朽,断壁残垣。

《3》

最近几次去武夷山,找人喝茶,找不到。

认识的好些个茶农,大半夜了还泡在直播间里。

据说有些人气旺的直播间,无数茶农上赶着进去卖茶,人一多了,就需要取号排队,有的茶农排一晚上排到12点过后才能轮到。

早两三个月前,我打电话问茶农,轻火岩茶焙出来没?

茶农一直推时间,说忙着直播,茶叶放一放再焙。

当下,岩茶的新茶季进入焙火的高峰期。

还记得去年此时,想去武夷山都不太好意思,怕叨扰到他们做茶。

想着他们要熬夜焙茶,大汗淋漓,对身体是有损的,白天得让他们抓紧空余的时间养精神。

而今年,他们却把焙茶这件头等大事丢在一旁,熬夜混直播间去。

人的精力有限,经不起如此分散。

我明显能感觉有几个茶农朋友的一道火岩茶比往年要晚了许多,甚至还有人连一道火都还没焙。

这是一个多米诺骨牌效应。

当茶农迷上直播卖茶,做茶精力明显分散,茶叶品质下滑,则价格越卖越低,岩茶身份掉价,茶客产生不信任感,则市场越发低迷......

最终,茶商放弃这行转投他行,武夷岩茶失了人心、断了人气!

《4》

我们在谈论一个优秀的人,会称赞其“德才兼备”!

但是德与才,哪个更重要些?

北宋文学家司马光认为,德是才的本体,才是德的资用。

譬如钢铁本身很坚硬,但是如果没有经过改造,就很难成为尖锐的武器。“德”正是钢铁的本体,“才”是让其成为利器的用途。

德如果胜于才就称为君子,君子用他的才做善事;才如果优于德,则称为小人,小人用他的才做恶事。

有高尚品德的人才能驾驭他的智慧才干做有益于大众的事情,反之,则是祸害。

武夷岩茶,拥有深厚的底蕴和丰富的内质,可谓是“才”,它们需要有德之人的佑护滋养才能充分发挥其优势和魅力。

无德之人只会想着眼前之利,把武夷岩茶该有的矜持、身价、荣耀通通摒弃一旁,最终将会是毁灭性的山崩地裂,海啸漫天。

疯狂的最后便是疯魔。

不希望看到这一天,但有预感,距离这一天,并不远了。

看完这篇文章
您或许还对这些内容感兴趣 #
点击下面文字即可阅读

2023年,小陈茶事“白茶春茶笔记”
第18篇:春茶季的时候,不建议淘茶客们去茶山寻茶
第17篇:听说今天天气好,帮我收一批茶青随便做做就行
第16篇:清明白牡丹为什么有那么多铁杆粉丝?
第15篇:
2023清明白牡丹,生在了一个温柔的北风天
第14篇:银针,米针,中期针,尾期针,你都分清了吗?
第13篇:甲的生是鲜味,乙的生是青味
第12篇:没有工艺,何谈等级
第11篇:
今年春茶季,福鼎最大的变化
第10篇:下雨天,茶农都在做什么?
第9篇:从数十年难遇的春茶季冰雹,看未来茶叶品质
第8篇:春茶季的漫射光
第7篇:狂风暴雨电闪雷鸣之后,太姥山下冰雹了
第6篇:制茶师的肤色
第5篇:今年白毫银针茶季的特点:时间长,日均产量低
第4篇:气温断崖式下跌,白毫银针突遇倒春寒
第3篇:天气对今年的白毫银针品质有影响吗?
第2篇:大批的某音博主进驻茶山
第1篇:【2023白茶春茶季开篇】第一天丰收,第二天腰斩
……

……
喜欢文章就点个赞
作者  | 村姑陈
作者  | 村姑陈(微信cunguchen202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茶农、到茶商,到精英,角色更迭的背后,是一群小人物的奋斗史
从武夷岩茶、白茶、红茶,到普洱茶,是教授懂茶,还是茶农懂茶?
史上最全的牛肉档案
我是武夷山人,我从小喝武夷岩茶长大,难道我还不懂武夷岩茶吗
瞭望丨动辄数万乃至一二十万1斤,天价岩茶背后的层层乱象……
武夷山御茶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