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买老白茶时,忽略这三点就直接下手,那等着吃大亏吧!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什么样的老白茶值得买?

这个话题,本周不知道第几次出镜。瞧,这秋冬季节温度是一路降降降,但老白茶的热度却是一路升升升。

关于老白茶选购,也不知道说了几次。十个手指头,翻来覆去已经不够使用。

每每遇到同类话题,总是忍不住提醒茶友查看往期文章。然,茶友抱怨:“你更新的文章太多了!懒得翻,再说一说呗。”

简单回顾之前的文章内容,一款值得买的老白茶,它至少具备三个特点。

1.外观颜色自然,有黄片,颜色错落有致,富有层次感。

2.香气舒服,陈香、药香突出,没有明显的霉味、酸味。

3.茶汤顺滑,饱满,甘醇,细腻,不苦不涩,也没有异味。

这种白茶,可以列入选购范围。

从正向出发说该如何选购,有时候标准太宽,主观性太强,仍有茶友会踏入一些老白茶的误区。

其实买茶,我们可以采用逆向思维,比如,当你遇到一下这三种老白茶,看都不用看,转头就走吧。

《2》

第一种:价格便宜

某日,茶友说:“那XX家最近搞活动,五年老白茶,只要169元哎。”

这这这……还真是便宜的价格。

秉承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原则,毒舌的李麻花再次上线,表达自己的看法:“169元,这么便宜。不过按照经验来看,多数是品质不好的茶。”

茶友听完,一笑了之:“我很赞同你的看法,但我就是想买。”

why?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可不是明智的选择。

“它便宜啊,169元而已,买来喝一喝,万一人品爆发,茶不错呢?”

言尽于此,无言以对。

正是因为这种侥幸的心理,才有了屡禁不止的做旧白茶,才有了一篇篇“要如何判断老白茶真伪”的文章。

根据以往经验,能够卖出如此低价的老白茶,品质是要细细推敲的。

甚至于,有的所谓三年、五年老白茶,还卖出过32元这样的白菜价。

可,这种茶,真的好吗?

答案是:价格是真便宜,但茶是真不好。(一茶友喝过低价老白茶的原话。)

价值决定价格,这是个老掉牙的规律,但这些规律,却很好用。

比如那些号称老白茶,却只要几十元的老白茶,属于批量生产,有些似流水线作业。

常言道:物以稀为贵。

同理,东西多了,就不值钱了。

低价,说明需要大量的茶叶。而这些茶叶,是无法从高山产出。

原因也很简单,高山,本身种植面积就有限,不似平地茶园,绵延不绝,产量极高。

且高山地区气温低,茶树生长速度要比平地慢。兴许平地茶已经采摘了两茬,高山茶才开始第一类采摘。

低产,高品质,才有了高山老白茶的价格高。

老白茶,属于消耗品,喝完就没了。那些低价的老白茶,不仅价格低,产量还大得惊人。某店里卖的五年老白茶,居然有五千饼库存。

懂行的人都知道,这种存量,过于反常,不排除有做旧的嫌疑。

综合列位茶友的买茶经历来看,那些打着低价旗号售卖的老白茶,大家还是仔细斟酌,别着急着买。

《3》

第二种:颜色反常

买老白茶,少不了要用到“望闻问切”,一个步骤都不能少。

在买茶时,也会特别交代茶友们要看颜色。

聪明的茶友也会从小陈茶事的文章里汲取经验,比如有一点非常好用——判断老白茶年份是否做旧,可以看它有没有黄片(即黄色的蜡片)。

看是否有黄片买茶的原理:自然陈化的老白茶,因黄片的腊质层丰富,被氧化的速度非常缓慢,即便五年、七年,依旧能保持黄绿色。而做旧的白茶,经过渥堆、高温烤干等残暴方式,让老白茶的叶片被氧化,失去了光泽,再也不会呈现为黄绿色。

茶友供图

于是乎,茶友们照着有黄片的标准买茶。

可,还是买到了做旧茶!这是为什么?难道村姑陈分享的方法不管用了?

No,No,No,问题就出在:这个黄片,是做旧时人为加进去的,和整个茶饼格格不入,十分反常。

如图的这饼茶,颜色黑,无生气,它就是典型的一饼做旧茶,但这饼茶面上带的突兀的一片黄片,却很可恶,会混淆视听,让我们误以为它是正常老白茶。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过真的老白茶饼,便会发现:这些真饼,它们的黄片,与饼身的整体颜色,是相当协调的。

无论饼身是什么颜色,这些颜色随着岁月的推移,被空气中的氧分子氧化,失去了新茶时候的鲜亮感,变得暗沉。

同样,黄片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被氧化,变得黯淡。不再是新茶时期那种鲜亮的,嫩嫩的黄。且这个黄色,会与整个茶饼自然衔接,并不抢眼,也不突兀。

但做旧时人为加入的黄片,与饼身的整体颜色之间,缺乏衔接,就像在一堆黑人里,站着一位白皮肤的人,显得极为突兀。

故而,我们买老白茶时,要注重黄片与茶饼整体颜色的协调性。也要明确一点:有黄片,是判断一款茶是否是真正老白茶的一个标志,但它却不是唯一的标志。我们还要综合老白茶的香气与滋味,从而进一步判断。

观察老白茶的颜色,还要加上一条:看汤色。

汤色,也会暴露一款老白茶年份是否正宗,工艺、保存是否到位。

毫无疑问,一款优质、保存到位的老白茶,它的茶汤是清澈透亮的,没有浑浊感。通过光,还能看到白毫上下沉浮,似小精灵一般活泼。

若是一款茶,浑浊似泥石流,那它存在各方面的问题。比如,加工时卫生条件糟糕,混进了不少的杂质,从而变得浑浊。又或者是保存时,受潮、发霉,冲泡后也会出现浑浊感。

我们观察茶汤,不仅仅是看清澈度这么简单,还要注意茶汤的颜色变化。

自然陈化的老白茶,汤色是有层次变化的。(以下颜色,均指五秒快出水状态下)

第一冲:牙色或者是深颜色

第二冲:浅赤金色

第三冲:赤金色

第四冲:浅橙黄色

第五冲:橙黄色

一直到第九冲左右,汤色介乎橙黄色和浅黄色之间。

要是做旧的白茶,它从第一冲开始,就会呈现为砖红色。在老白茶中,只有疯狂坐杯或者是煮茶后,才会后砖红色出现。

砖红色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渥堆、高温烤干等方式,破坏了茶叶中的色素,致使汤色变红。

这种情况,是相当不正常的!

从汤色,也可以初步判断老白茶的品质。

《4》

第三种:味道怪异

在挑选老白茶时,还不能忽视滋味的重要性。

比如,正宗的老白茶里,是不会出现仓味。甚至于老白茶出现仓味,表明它已经彻底失去了饮用价值,可以直接丢弃。

曾有位普洱茶爱好者说:“老白茶,就应该和普洱茶一样,有仓味。没有仓味的老白茶,不是好白茶。”

这种爱屋及乌的心理,未免太过霸道!

仓味,是普洱茶在保存过程中的产物,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自然而然会有仓味出现。

但老白茶,却万万不该有。

老白茶保存,是要保持绝对的干燥,湿度最好控制在40%-45%之间,温度在25-30℃以内,要是超过此标准,容易变质。

而仓味,就是老白茶变质的一种表现。

so,有些喝茶的理论,无法原样复制,照本宣科往往会让白茶选购陷入僵局,甚至买了品质不好的茶。

老白茶,除了不能出现仓味之外,也不该有酸梅味、巧克力味等。这两种气味的存在,是白茶没保存好的铁证!

正常品质的老白茶,它是香气,给人一种干燥、清爽、明朗的柑橘,常见的有:陈香、药香、花香、枣香(寿眉饼)、粽叶香等。

遇到自己拿捏不准,或者是让你产生反感的气味,还是多揣摩一二,别着急着买茶。

茶,闻着舒服,喝着顺口,才值得买。

《5》

如果您在买茶过程中,属于比较纠结的一类,套用优质白茶的选购标准,总买不到符合心意的茶,那不妨用排除法买茶。

删繁就简三秋书,买茶也是如此,删去那些你不确定的茶,即可。

第一步:淘汰白菜价的老白茶。

第二步:舍弃外观颜色黑,一泡就成红色的茶。

第三步:再排除味道刺鼻、怪异的老茶。

最后剩下的,是合格老白茶。

我们再从这些进入合格线的老白茶,挑选最符合自己心意的茶,就能顺利完成老白茶选购。

瞧,是不是很简单呢。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村姑陈(lanxiaoping1988)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美丽的铁线莲
美丽的红色郁金香(花卉摄影)
鱼的垂钓与放养
摄影:畅游内蒙文化古迹与昭君博物院(7)
春采蛤蟆草
摄影:美丽中国村寨(14)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